脊髓损伤≠人生终点,科学康复助力重启生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0:55 2

摘要:2025年4月5日上午8点左右,62岁的戴先生因被车碰撞,致腰背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被送至附近医院就诊。在该院予以手术治疗,后行综合康复治疗。但治疗后,戴先生仍觉腰背部酸胀乏力,右下肢乏力活动受限、感觉障碍,仅能在辅助下短距离移动。为求进一步治疗,他被家人

2025年4月5日上午8点左右,62岁的戴先生因被车碰撞,致腰背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被送至附近医院就诊。在该院予以手术治疗,后行综合康复治疗。但治疗后,戴先生仍觉腰背部酸胀乏力,右下肢乏力活动受限、感觉障碍,仅能在辅助下短距离移动。为求进一步治疗,他被家人用轮椅推至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

入院时影像

门诊医生结合病史与影像结果,诊断为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不完全性截瘫),将其收治入院。

戴先生入院时

针对戴先生的情况,康复团队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经过半个月治疗,戴先生独立行走能力恢复,无需辅助器具,可自主步行,生活完全自理:独立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右下肢肌力及感觉功能显著改善

治疗半个月后

医生解答

脊髓损伤(SCI)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中,颈段损伤引起四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称为四肢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双下肢瘫痪,称为截瘫。

脊髓如同人体内的“信息高速公路”,连接大脑与全身,当脊髓因损伤中断,出现损伤水平及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障碍,最终影响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参与能力。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约25-50万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6-30岁青年男性居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挑战。

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

1.神经干刺激疗法 (显著促进神经功能重建)

该疗法通过精准电脉冲刺激下肢主要神经干(如坐骨神经、股神经),产生双重效应。

(1)神经激活与传导增强:直接兴奋受损神经通路,改善神经信号传导效率,唤醒“休眠”运动神经元,加速神经功能重塑。

(2)神经-肌肉功能联动:同步诱发目标肌肉收缩,有效对抗失神经性肌萎缩,显著提升肌力及肢体控制能力。

应用:针对患者右下肢乏力及感觉障碍,精准刺激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分支,显著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为行走能力重建奠定基础。

神经干刺激疗法

2.中医特色治疗 (协同增效,改善内环境)

穴位注射:选取足三里、环跳、阳陵泉等强健筋骨要穴,注射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兼具穴位刺激与药物直达病所的双重功效,有效促进神经修复。

中药熏洗:应用活血化瘀(如当归、红花)、温经通络(如桂枝、艾叶)中药煎剂熏蒸腰骶及下肢,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肿胀及肌肉痉挛,为功能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3.现代康复治疗 (功能重塑与生活能力重建)

运动疗法:阶段性进行肌力训练(渐进抗阻)、平衡协调训练、步态矫正训练,结合减重步行系统,科学重建行走模式。

物理因子治疗:应用中频脉冲电疗、红外线照射等,进一步消炎消肿、缓解疼痛。

作业疗法:针对性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如穿衣、如厕、转移等,确保生活自理能力实质性恢复。

来源:家庭医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