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以“三个聚焦”筑牢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屏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0:43 1

摘要:乌兰县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效能,因地制宜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将法治力量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实际成效。

SUMMER TEACHING

乌兰县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效能,因地制宜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将法治力量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实际成效。

司法亮剑守护生态资源

聚焦融合履职与野生动物保护,严守“生态底线”。乌兰县检察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融合履职与野生动物保护,严守“生态底线”。在办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中,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始终做到“三个延伸”,实现案件高质效办理。案情显示,被告人更某某先后伙同诺某某、李某非法猎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马鹿共8只。经专业鉴定,其行为造成的野生动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及鉴定费用共计14万元。由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引发的公益损害往往具有不可逆性,难以直接修复,亦无法单纯以金钱衡量,检察机关在办案中突出“诉前程序优先”,通过充分沟通、部门协作、释法说理等多元化方式,推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在开庭前全部落实。被告人主动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并在“正义网”公开赔礼道歉。针对案件反映出的野生动物保护监管漏洞,乌兰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和行政检察建议,延伸监督触角,推动系统治理。本案通过“刑事打击+民事追责+行政履职”一体化办案机制,实现了惩治犯罪与公益保护的双重目标,以案促治,强化行政监管效能。

法治屏障保护自然生灵

聚焦道路安全与野生动物保护,构筑“司法安全网”。乌兰县是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区域。乌兰县检察院始终坚持“公益之诉、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职能定位,通过座谈磋商、公开听证、机制共建等途径不断加强同行政机关的横向协作,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共治”。针对一起野生黄羊遭遇“路杀”案件,检察机关与行政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就宣传教育、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安全隐患等焦点充分沟通,召开听证会,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通过本案的办理,督促行政机关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完善并增设野生动物保护标识,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提升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以个案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科技赋能推动智慧治理

聚焦农业生产与野生动物保护,撑起“法治保护伞”。以“办理一案”撬动“治理一片”为目标,乌兰县检察院聚焦鸟类保护与农业生产,针对发现的农户误将捕鸟网当防鸟网架设的问题,迅速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程序。通过现场勘察、询问种植农户,利用无人机航拍锁定目标,卫星遥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数据采集,精准固定证据,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检察人员现场解救红尾水鸲、麻雀等鸟类。同时,组织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保护合力,向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制发预防性检察建议,以“预防为主、监督为辅”的工作理念为导向,直指“源头治理”。据此案件的办理与乌兰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共同签署《预防性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在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共同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初中生积极开展沉浸式“研学普法”,兼顾生态保护与民事保障,推动“护鸟”与“护农”双赢。

SUMMER TEACHING

(2025年第743)

来源:青海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