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深圳有气象预警历史以来,继2016年“妮妲”、2017“天鸽”、“2018”山竹和2023“苏拉”后,深圳发布的第五个台风红色预警。
深圳市气象台2025年9月23日18时将全市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
这是深圳有气象预警历史以来,继2016年“妮妲”、2017“天鸽”、“2018”山竹和2023“苏拉”后,深圳发布的第五个台风红色预警。
记者从深圳气象台获悉,24日上午较大可能以超强台风级在我市南侧100-200公里近海掠过。24日是风雨最强时段,致灾风险极高。
此前,据气象部门分析,超强台风“桦加沙”具有极端性,强度极强且破坏性极大,当前路径和强度预报显示其破坏力堪比2018年的“山竹”台风。
气象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提前做好巨灾防御准备,严格落实各项防范台风措施。市三防指挥部强调,除抢险人员和民生保障人员外,其他人员请勿随意外出,务必做到“人不出门、车不上路”。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将受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将持续。
防御措施:
进入台风特别紧急防御状态,避险场所开放,居民确保留在安全场所;
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停课,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或者在安全情况下回家,学校妥善安置在校(含校车上、寄宿)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安排学生离校回家,具体按照教育部门指引执行;
用人单位(特殊行业除外)适时停工,并为滞留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风场所;
机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经营管理单位按照行业规定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
港口和水上设施、船舶经营管理单位全面落实防台风预案,采取有效防台风措施,随时准备采取应急行动;
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保持戒备,以防强风突然再袭。
来源 深圳天气
聚焦重要点位
工业路与龙华大道交会处排水抢险车严阵以待
工业路上,排水抢险车辆严阵以待。
随着台风预警信号的升级,全市上下迅速进入临战状态。记者9月23日17时探访了工业路壹城中心段、工业路与龙华大道交会路口等多个易涝点,实地了解防风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在壹城购物中心、深圳地铁建设工地,一幅严阵以待、众志成城的防台风画卷已然展开。
全面停工
大型设备安全落地
往日机器轰鸣、焊花飞溅的繁忙工地,此刻已按防台风应急预案要求全面停止施工。最为显眼的高空“巨擘”——数台高大的塔式起重机,巨大的起重臂已不再高悬空中,而是被安全地降下,平稳地安置在预先设定的地面上。
项目安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强风天气下,高空设备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收到台风预警后第一时间就将所有塔吊塔臂降下并固定,确保其重心降至最低,有效规避倾覆风险。”
此外,工地上的建材、脚手架等也已进行了加固或转移至安全区域,消除了可能被风刮起的“飞行物”隐患。
排水布防
内涝应对准备就绪
工地大门口,一台印有“排水抢险”字样的黄色排水车严阵以待,蓄势待发。
现场负责人表示:“我们提前勘察了工地及周边区域的排水管网情况。这些排水车和设备将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强降雨导致积水,可立即投入强排作业,全力保障工地基坑和周边道路不出现严重内涝。” 同时,工地内部的排水沟渠也已彻底清淤疏通,各类排水泵站运行正常,形成了“内外结合”的排水保障网络。
加固门户
构筑现场物理屏障
门窗是防风的关键环节。在工业路壹城中心段,沿街的商店大门紧闭,玻璃窗用胶带粘成一个个“米”字,增强玻璃抗台风张力。
壹方城C区,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用方木固定大门。只见大门内侧和外侧均用厚重的方木进行了加固,如同给大门加上了一道坚实的“门闩”,这些木条又被粗壮的铁线层层缠绕、牢牢锁死,确保即使面对猛烈冲击也难以松动。
不仅大门,商场一楼每一块玻璃上,都被人用宽胶带贴上了醒目的“米”字形。“可别小看这些胶带,”一家正在粘贴胶带的店主说:“它们能增加玻璃的整体性和韧性,即使玻璃在风压下发颤,也能有效防止其破碎时碎片四溅,减少次生伤害。”
与此同时,在沿街店门口,一排排沙包整齐码放起来,沙包后面还顶着一个个结实的塑料格挡,多重保险构筑起抵御风力的坚固屏障。
风雨欲来,考验的是平时的准备和临战的决心。从高空设备的安全归位,到排水力量的严阵以待,再到每一扇门窗的细致加固,工业路与龙华大道交会处的易涝点,正以充分的准备、扎实的措施,筑牢城市运行的安全防线,誓将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吴雪平 陈欣/文 蔡维泽/图
全区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暂停服务
昨日,记者从区卫健局获悉,9月23日14时起至24日,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含社康机构)普通门诊将全部暂停服务。
记者留意到,昨日上午,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相继发布普通门诊停诊公告和温馨提示。三家医院停诊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周二)14:00至9月24日(周三)全天。停诊范围包括全院普通门诊、专科门诊、社康中心(站)及其他非紧急医疗服务。不过,龙华区人民医院、龙华区中心医院、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急诊服务、住院服务照常开展。急危重症患者可在需要时拨打3家医院的应急电话,如下:龙华区人民医院(13530774630)、龙华区中心医院(0755-81701864)、龙华区妇幼保健院(0755-29823623)。
此外,三家医院的住院部、手术室及其他住院服务均会正常运行。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
龙华公园绿道全部闭园
当前,深圳全市进入台风防御状态,为防范强对流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保障市民游客生命财产安全,龙华区66个公园、绿道等全部闭园,累计疏散游客4244人。
据了解,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在公园入口张贴公告、在“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发布闭园通知等多种方式,引导市民在台风期间避免外出。具体对外开放时间将以市、区三防指挥部应急响应等级调整而定。
龙华城管部门提醒,闭园期间,请勿以任何理由进入已关闭的公园、绿道。严禁在此期间进行登山、徒步、骑行、露营、观景、拍摄等户外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丁小梅 通讯员 戴佩 彭文琬
龙华部分文体场所关闭
昨日记者获悉,龙华区部分文体场所临时关闭,具体恢复开放时间视天气情况和相关部门指示另行通知。
据悉,龙华文体中心、简上体育综合体、九龙山体育公园、民治体育公园、版画基地、观澜版画艺术博物馆、龙华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文体场所已临时关闭。
其中版画基地、观澜版画艺术博物馆将于9月23日至9月24日临时闭园、闭馆,9月25日的开闭馆情况另行通知;自9月22日21时起,龙华图书馆(含一楼24小时自助图书馆)、龙华图书馆民治街道分馆临时闭馆,全区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机暂停使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将于9月23、24日临时闭馆2天。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六街道严密布防 筑牢坚固防线
观湖街道
提前部署抢修队伍及应急物资
观湖街道大和社区工作人员清理易坠杂物。
根据上级关于做好本次台风防御工作的最新指示与部署,连日来,观湖街道扎实高效做好各项防御应对准备,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筑起防台风的坚固防线,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为确保台风防御预警宣传信息全覆盖无死角,观湖街道激活“线上+线下”立体化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全力确保台风最新动态精准投送。
同时,全面清点补充应急物资储备,对现有关键防汛防涝物资进行彻底盘点和维护保养,确保各类物资数量充足、性能完好可靠,根据预案要求将部分物资提前预置到关键风险点位。
辖区17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已全部开放,均有专人管理。此外,民政、城管部门密切协作,重点保障养老院、医院等特殊场所安全,全面完成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转移与安置工作。
街道共安排值班备勤人员850余人,持续加强应急值守。积极协调供水、供电、供气及通信等民生保障单位,提前部署专业抢修队伍和应急物资设备,确保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一旦发生故障,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并迅速恢复基本民生供应。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文 记者 陈建华/图
民治街道
抢险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
民治街道上芬社区工作人员巡查边坡。
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民治街道迅速行动,对街道台风防御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细化。
抢在台风来临前开展隐患排查,民治街道巡查辖区危险边坡、易涝点、河道挡墙、在建工地、危房旧屋、流浪人员、户外广告招牌等重点防御部位,织力量对易涝点周边的雨水箅子进行了清理疏通,累计完成1166处;对易倒伏树木进行了加固修剪。
鉴于可能有大风大雨,民治街道联合龙排民治站提前部署防汛抢险队伍及设备物资,安排应急人员96人、抢险车辆18辆,配备三防泵车1台、“龙吸水”泵车2台、抽水泵5台、发电机5台及雨衣、雨鞋、排涝筒等一批防汛物资,并对抢险人员进行了设备操作培训;开展隐患排查,累计排查重点区域雨水管道45公里,清疏管道1.3公里,清淤雨水口256座,重点保障星丰路等易涝点排水畅通。针对民治辖区8个积水风险点和6个巡查点,每个点落实2人值守,其中民治大道万众城点位配备三防泵车随时应急抽排。
同时,全街道23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均已开放,储备了速食、饮用水、折叠床、被子、衣服等救灾物资。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王雪敏/文 记者 蔡维泽/图
龙华街道
确保抢险物资设备随调随到
连日来,龙华街道上下闻“风”而动、严阵以待,从转移安置到隐患排查,从物资保障到巡查值守,一张在风雨中的“安全防护网”迅速铺开。
据悉,龙华街道共储备82种5万余件抢险救灾物资设备,现已在台风来临前完成清点、调试、补充工作,确保随用随有、随调随到。全街道16支抢险救援队伍共计427余名抢险人员已处于临战备勤状态,确保以最及时的响应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华联社区及时联合消防队处置枯木倾倒向居民楼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玉翠社区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备齐食品、饮用水及各类生活必需品,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有效;三联社区开展三防巡查工作,重点对辖区危险边坡、挡墙、河道桥洞、易积水点进行巡查,并提醒居民做好台风防御工作;龙园社区则提前协调辖区工地停工事项,组织工人有序转移至避难点;向联社区进行逐一走访、电话摸排辖区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人员。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陈欣 通讯员 孔维伟 刘利
大浪街道
全域排查确保“隐患零遗漏”
为全力做好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的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街道迅速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机制,以“快、准、实”的硬核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全面部署“桦加沙”台风防御工作,密切关注雨情风情发展动态,全面排查各类隐患,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应急力量随时待命。
紧紧抓住台风来临前的关键窗口期,街道以“隐患零遗漏”为目标推进全域排查:在建工地中,深基坑、高边坡以及塔式起重机等重点部位均落实防护措施,人员已有序撤离;重点对危险边坡、老旧屋村及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检查;水务领域加强辖区水库安全情况排查,提前放空库容,同步巡查河道畅通情况,并对辖区内易堵塞排水孔的雨水箅子等排水设施进行清淤作业;组织专业队伍对街道主次干道、公园绿地等重点区域的树木进行全面排查,修剪枯枝、加固易倒伏树木;城管部门排查户外广告,并拆除违规广告,全方位阻断风险点。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肖君 陈虹
福城街道
“车巡+步巡”排查户外广告牌
福城街道专项巡查公益广告招牌。
按照三防应急响应要求及街道指示,9月23日起,福城街道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街道班子成员全时保持在岗在位,在23日上午完成防台风工作再部署会议后,立即分头下沉至各自挂点社区,深入一线统筹督导防台风各项工作,现场协调解决社区在防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户外设施整治方面,福城街道多部门联动排查。9月22日至23日,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宣传)以“车巡+步巡”方式排查100余个公益广告牌,对结构松动、线路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台账并督促整改;执法一中队排查400余处户外广告点位及门店遮阳伞、雨棚,坚持 “即查即改”,累计督促300余家商户整改,拆除破损招牌10余处。
重点群体关怀上,福城街道分层分类推进防护。社会事务办组建10个巡查小组,对119家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排查,同步传递台风动态与避险知识。对计生特殊家庭启动“一对一”服务,重点询问食品药品储备,叮嘱患病老人提前备药;对接寄宿学校,掌握留宿学生情况,要求校方安排老师全程陪同、备足应急物资。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郭嘉 李斯妍 陈文峰 孙灵芝/文 记者 陈建华/图
观澜街道
逐一上门走访特殊群体
台风预警发布后,观澜街道第一时间召开防御工作部署会,要求各部门、各社区从严从实落实防御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确保“预案到位、措施到位、排险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防御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观澜街道第一时间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
一方面全面排查隐患。各社区对老旧房屋、低洼易涝点、危险边坡、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特别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各社区工作人员逐一上门走访,了解需求并协助转移。
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动员。该街道通过社区微信群、公告栏、手持喇叭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居民发布台风动态和防范指南,提醒居民做好防范措施,减少外出。
同时,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各社区提前储备沙袋、抽水泵、救生衣等防汛物资,并全面检查维护。避难场所全面开放,配备充足应急救援物资,确保转移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吴春华 通讯员 陈智勇
编辑 汪文成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