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被指“受虐”,全网心疼,训导员含泪解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5:31 1

摘要:考虑到泰山地势复杂,两位视障人士完全依赖导盲犬引路,王营营担心雨衣会导致芬迪分心,增加行进风险。当时雨势逐渐减弱,她计划用吸水毛巾为芬迪擦拭身体,晚上使用宠物睡袋保暖。

王营营今年37岁,从小被诊断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经过多次治疗眼睛状况未见好转,

目前几乎处于全盲状态。她在北京一家按摩店担任按摩技师,日常工作围绕按摩床展开。

2023年7月,她从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接回了5岁的拉布拉多犬芬迪,这只导盲犬成为她日常生活和出行的重要伙伴。

芬迪经过专业训练,能够准确执行导盲指令,帮助王营营避开障碍物,识别台阶和路口变化。

导盲犬的工作强度较大,每天需要保持高度专注,因此基地对导盲犬的日常护理和健康监测有明确规范。

最初爬泰山的计划由按摩店四位同事共同制定,包括两位视力正常的同事和两位视障人士。

由于两位视力正常的同事临时无法成行,最终由王营营和另一位视障男同事结伴前往。

他们于9月14日下班后乘坐卧铺前往泰安,15日早上7点左右抵达当地。在宾馆短暂休整后,下午5点开始登山。

王营营特意准备了40多斤重的登山包,里面装有野餐垫、充气垫、睡袋等个人用品,以及芬迪的专用睡袋、免洗液、折叠水盆、吸水毛巾、零食和肉干。

登山包外还捆扎了一块防潮垫供芬迪休息使用。此前5月,王营营曾带芬迪在北京农学院进行体检,确认健康状况良好后才决定带它外出。

登山当天遇到降雨,王营营穿着橙色雨衣,但未给芬迪穿戴防护装备。她解释称芬迪平时对雨衣表现出明显不适,穿上后会拒绝如厕,影响工作状态。

考虑到泰山地势复杂,两位视障人士完全依赖导盲犬引路,王营营担心雨衣会导致芬迪分心,增加行进风险。当时雨势逐渐减弱,她计划用吸水毛巾为芬迪擦拭身体,晚上使用宠物睡袋保暖。

王营营胸前的手机支架被部分网友误认为直播设备,实际用于导航和识别周围环境。她强调账号未达到平台直播等级要求,平台记录也可证实当天没有直播行为。

关于饮水问题,王营营携带了专用折叠水盆和矿泉水,每隔一小时为芬迪补水一次。由于导盲鞍需要摘除后才能饮水,芬迪的饮水时间与主人休息时间并不完全同步。

她表示一开始倒满一盆水但芬迪只饮用少量,后来改为少量多次的喂水方式。折叠水盆始终放在登山包最上层便于取用,可能未被旁观者注意到完整的喂水过程。基地培训要求导盲犬饮水必须保持规律,王营营坚称全程按规范操作,没有忽视芬迪的水分补给需求。

在登山过程中,一张照片显示王营营疑似用盲杖击打芬迪。她还原现场情况称,当时芬迪头部偏离行进方向,在人流密集的台阶处可能分心。按照基地培训规范,她口头发出"NO"的指令,同时应配合左手拉导盲鞍、右手向前挥的肢体动作。

由于右手持登山杖,不慎碰到芬迪身体。王营营承认操作不够规范,但强调绝非故意虐待,目的是让导盲犬保持工作专注。视障人士在陌生陡峭地形中平衡能力受限,加上沉重背包,对导盲犬的依赖程度更高,任何分心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登山结束后,王营营于9月18日带芬迪到宠物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生拍摄了髋关节X光片,检测心脏和血压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数据正常。

她观察到芬迪返京后仍保持活跃状态,如常参与拔河游戏,证明体力恢复良好。关于犬只是否适合高强度运动的疑问,王营营表示基地培训时仅提示避免让导盲犬频繁跳跃,未明确禁止爬山或攀爬台阶。

她认为适度户外活动有益于导盲犬身心健康,但承诺今后会更加注意运动强度和休息频率。

2008年王营营首次萌生申请导盲犬的想法,2012年获得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的申领资格,但因生活条件限制主动放弃。

2020年看到同学成功领养导盲犬后,她再次提交申请并于2023年6月接到通知。为迎接芬迪,她辞去医院工作,前往基地完成为期40天的专项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导盲犬日常护理、指令操作和默契培养。基地根据她的身高、体重、步幅等参数,匹配了体型合适的拉布拉多犬芬迪。导盲犬申请者通常需要经过严格评估,包括生活环境、出行需求和经济能力等方面。

日常生活中,芬迪多数时间陪伴王营营在按摩店工作,保持安静状态。每月三天假期里,他们会前往北戴河、圆明园等户外场所活动,此前还一起攀登过八达岭长城和香山。王营营认为导盲犬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共同体验生活的伙伴。她通过社交平台与其他视障人士分享带导盲犬外出的经历,形成互助交流的社群。这种户外活动对视障人士而言具有突破生活局限的意义,也是导盲犬丰富生活环境的方式。

来源:笑料百宝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