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相约敦煌】聚焦2025敦煌论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0:11 1

摘要:敦煌,不仅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厚重底蕴,更蕴含着多元文化交融的深厚内涵。2025敦煌论坛,精心设置了5个分论坛11个议题研讨交流活动,邀请数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议题设置更加聚焦国际文化交流,研讨成果更加聚焦达成共识。

心聚敦煌 大道同行

——聚焦2025敦煌论坛

敦煌,不仅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厚重底蕴,更蕴含着多元文化交融的深厚内涵。2025敦煌论坛,精心设置了5个分论坛11个议题研讨交流活动,邀请数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议题设置更加聚焦国际文化交流,研讨成果更加聚焦达成共识。

以敦煌石窟和藏经洞出土文物为主要内容的敦煌文化,长久以来吸引着国内外学者深耕探索、薪火相传。随着敦煌学研究的蓬勃发展,逐渐体现出多学科融合、全球化协作、数字化驱动、大众化共享的新发展特点。

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的圆满举办,再次印证了敦煌学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学问,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学术与公众、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

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敦煌学专家,和国内文物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开展研讨交流,共同为“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在国际青年文明互鉴对话会上,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代表和中方各界青年齐聚一堂,以“文明互鉴聚合力,青春同行筑未来”为主题,在沟通中增进彼此了解,让不同文明的火种在对话中点亮。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青年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议题各抒己见。在青年对话环节,来自中国、文莱、柬埔寨、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和各领域青年代表,围绕“青年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明交流对话”“传统文化如何破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分论坛,文学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千年敦煌的厚重底蕴与当代文学艺术的创新活力。

9月21日,在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敦煌IP的文学艺术多元呈现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欧阳友权发表《网络文学叙事与敦煌IP的多元呈现》演讲,知名网络作家蒋胜男以《网络文学与敦煌》为题分享,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张勇阐述《文化不分国界,信仰是人类共通的语言》等。

思想碰撞带来的是丰硕的合作成果:甘肃省作协与中国网络作家村达成《敦煌IP共建战略协议》,携手银幕文学启动《敦煌AIGC系列文化历史短剧开发》,并与咪咕数媒达成合作协议。

另一边,敦煌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其多样的艺术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体现了不同文明在精神信仰、艺术生活上的相互影响。

敦煌舞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论坛吸引了众多舞蹈表演艺术家、学者、文艺爱好者,共同探讨敦煌舞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播。

作为中国古代乐舞的“活化石”,敦煌舞为今天秉持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提供了无尽的宝藏和经典范例。

围绕“创作生产”与“现代传播”两大核心,丝绸之路影视剧创作生产与现代传播研讨会如期而至,引聚业内嘉宾大咖共话影视剧创作与传播。

“丝绸之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广电视听内容创作生产提供了丰厚沃土。”“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广电视听内容制作水平与传播效能……”研讨会期间,嘉宾通过主题演讲和研讨对话的形式,围绕数字时代影视内容创作、技术赋能、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创意产业作为传统与创新的融合领域,借数字技术、文化旅游等形式为文化遗产注入活力,搭建起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9月22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围绕“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旅游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交流了发展经验,进一步促进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知识共享、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经验互学互鉴。

因文明相约、为未来齐聚。本次知识共享论坛正是连接“保护”与“创意”的关键纽带。面对全球性挑战,唯有打破壁垒、共享经验、共创模式,汇聚全球智慧,才能让文化遗产有效传承、在创意中焕发光彩。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分论坛围绕“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智库媒体对话与民心相通”等议题开展研讨交流,聚焦“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经贸投资、绿色发展等领域达成共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持续活力。

大道同行,和合共生。站在千年丝路的历史坐标上,方能深切感受到,敦煌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宝藏,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深度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发展共识;广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人文基础;创新推动敦煌文化弘扬传播,增强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贡献中国智慧,是此次敦煌论坛形成的重要成果。

今日之敦煌,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架起连接古今中外的文化桥梁,让千年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酒泉融媒综合)

责任编辑:赵瑾

来源:云上酒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