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风王”!华富街道严阵以待,筑牢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安全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8:27 1

摘要: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自生成起两天之内完成“四连跳”,迅速增强为超强台风,成为今年全球“风王”。这个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的“巨无霸”于24日在广东阳江至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给华南沿海带来严重威胁。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自生成起两天之内完成“四连跳”,迅速增强为超强台风,成为今年全球“风王”。这个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的“巨无霸”于24日在广东阳江至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给华南沿海带来严重威胁。

面对严峻的防台风形势,华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全方位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筑牢防风防汛的“铜墙铁壁”。
全面排查隐患,筑牢防风安全屏障
华富街道提前部署、迅速行动,组织社区、物业、应急等多方力量,对建筑工地、老旧房屋、低洼易涝点、户外广告牌、高空悬挂物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隐患排查。累计修剪树木628棵、加固319棵,督促14个在建工地和312个小散工程全面停工,并对黄木岗下沉隧道等重点部位建立与交通、交警的联动机制,实现实时预警和快速处置。
在阳明山庄等老旧小区,社区工作人员手持扩音器进行“扫街”式喊话提醒,将安全保障送到居民耳边。“各位住户,台风马上就要来了,请大家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外出!”一声声叮嘱穿透风雨,传递着浓浓的关切。

有序转移安置,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街道将人员转移安置作为重中之重,截至9月23日14:00,辖区14个在建工地、24个工棚共2258名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其中853人被集中安置到7处应急避难场所。
在新田社区安置点,市第一职业技术学院灯火通明,四百零一名工友陆续抵达。工作人员早已将教室整理得干净整齐,折叠床铺开、物资分区摆放,投影仪也已调试完毕。夜幕降临,课室里播放起电视剧《归队》,工友们围坐在一起,有人小声讨论剧情,有人低头给家人报平安。

在田面社区,风雨渐起,网格员排查至老旧住宅楼顶楼,发现两位居民仍不愿撤离。面对居民的固执,网格员没有催促,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轻声解释:“避难所有吃的有住的,还有医生值班,我们都安排好了,安全第一。”见居民仍犹豫,网格员主动提出:“别担心,我们陪您一起过去。”一句朴实的话语,终于打动了居民。他们简单收拾物品,在网格员一左一右的陪伴下,踏着渐密的雨点,安全抵达应急避难所。

暖心服务保障,彰显人文关怀温度
在各应急避难场所,街道不仅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更注重人文关怀与暖心服务,让临时安置点成为有温度的“避风港”。
在莲花二村社区应急避难所,傍晚时分,社区书记与莲花中学负责人亲手将一碗碗糖水分发到工友手中。一位工友放下吃了一半的泡面,接过糖水喝了一口,感慨道:“吃了咸的泡面,再来口甜的,心里头一下子就舒坦了。”

在美莲小学应急避难场所,一份份“健康关怀”也悄然送达。莲花一村社区党委主动对接,联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志愿者,将专业的健康体检服务送进了临时安置点。医护人员在教室一角设置了临时体检区,耐心地为工友们测量血压、检查身体,并细致解答各类健康疑问。工友们有序排队,一位中年工友在检查后感慨道:“平时在工地上忙,根本没时间去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台风天在避难所里,还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真的太感谢了!”窗外风雨交加,室内暖意融融,这一场走进避风港的“暖心体检”,不仅守护了工友的身体健康,更传递了城市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

同样是在美莲小学安置点,一名工友在登记时被察觉面色不佳。社区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发现他出现流感症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医护人员迅速为其测量体温、初步诊断,同时现场指挥部紧急协调附近隔离酒店。不到一小时,工友便被妥善安置进酒店房间,社区还贴心地准备了饮用水和面包。

莲花小学避难所提供WiFi、空调、电视及医疗服务,方便工友获取信息、联络家人;华富实验中学应急避难点联合社康中心与派出所共同开展医疗健康知识科普和防诈骗宣传;黄木岗社区工作人员在课室播放红色电影,工友们凑在屏幕前,小声讨论剧情,原本安静的教室渐渐有了笑声……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有效缓解了转移群众的焦虑情绪,营造了安全、温馨、有序的临时家园氛围。

华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防台风工作中,街道坚持"安全+安心"的双重标准,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关注安置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让应急避难成为有温度、有关怀的暖心体验。随着台风逼近,华富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严阵以待,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晶报记者 高志明

来源: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