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常说,最毒不过人心。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个看似单纯的救助之举,却暗藏着足以让人坠入万丈深渊的致命陷阱。
文:一才写故事
世人常说,最毒不过人心。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个看似单纯的救助之举,却暗藏着足以让人坠入万丈深渊的致命陷阱。
这个发生在明朝永乐年间的故事,道出了一个关于贪婪与算计的血腥教训...
01
永乐十五年的春天,苏州翠屏山下的杏花开得正盛。清晨的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林子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从树丛中钻了出来。
"小青,小青,你在哪儿呢?"少年一边喊着,一边在草丛中四处张望。这少年名叫秦远,是村里的孤儿,从小就在山脚下的破庙里长大。
村里人都说他是个怪人,整天和草木虫蛇打交道,但没人知道,正是这种与众不同,让他在后来的变故中保住了性命。
突然,他看见不远处的草丛中有一条小青蛇正在痛苦地扭动着身子。蛇的身上有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鲜血正在往外渗。秦远赶紧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小青蛇抱了起来。
"是那些捕蛇人干的吧?"秦远皱着眉头说道,"别怕,我带你回去养伤。最近山上来了不少外地人,都是冲着这山里的珍奇异兽来的。"
就这样,秦远收留了这条受伤的小青蛇。他每天细心照料,用草药敷伤口,喂它吃东西。慢慢地,小青蛇的伤好了,但它却没有离开,反而经常缠绕在秦远的手臂上,形影不离。
村里人见了都说:"这秦远啊,真是个妖人,连毒蛇都能驯服。"
秦远却不以为意,"万物皆有灵性,以善待之,自然得善报。"
02
一个月后的某天,村里来了一个富商,姓魏名浩,人称魏员外。他带着一身华贵的衣裳,腰间挂着一块上好的玉佩,来到村口打听关于翠屏山的事。那气派,一看就不是普通商人。
"老丈,这山上可有什么稀罕物件?"魏浩问着村里的老人,手里不停地把玩着一锭银子。
老王头搓着手说:"要说稀罕,那可不少。听说山上有株千年血莲,开一次花要等百年,花开时能吸收日月精华。不过这事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谁也没见过。"
魏浩的眼睛一亮,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哦?此话当真?这血莲具体在何处?"
"当真!不过那血莲生在悬崖峭壁上,没人敢去采。前些年有个外地人想去摘,结果摔死在山崖下了。"老王头叹了口气说道。
魏浩立刻将那锭银子塞给老王头,又拿出一锭更大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谁要是能给我摘来那血莲,这五十两银子就是他的。"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秦远听说后,心里一动。他虽然是个孤儿,但从小在山里长大,对山上的地形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小青蛇这个帮手。
03
第二天一早,秦远就带着小青蛇上了山。在小青蛇的指引下,他很快找到了那株血莲。花瓣呈深红色,在阳光下闪烁着妖异的光芒,宛如一滴凝固的鲜血。
秦远小心翼翼地采下血莲,带回村里交给了魏浩。魏浩仔细检查后,大喜过望,不仅给了承诺的银子,还额外赏了二十两。
"小伙子,你果然有本事。"魏浩拍着秦远的肩膀说,"我还有个事想请你帮忙。只要你答应,这报酬绝对比这次还要丰厚。"
原来魏浩的独生女儿得了怪病,全身发热,脸色发青,浑身散发着一种诡异的香气。
请了多少大夫都看不好,最近他听说翠屏山上有条百年大青蟒,据说它的尾巴可以入药,是治这种怪病的灵丹妙药。
"我出一百两银子,你帮我取来那条大青蟒的尾巴。"魏浩一脸诚恳地说,说着还擦了擦眼角,"我这个做父亲的,看着女儿受苦,心里比刀割还难受啊。"
秦远有些犹豫。砍掉蛇的尾巴,这未免太残忍了。可是想到魏员外的女儿正在受病痛折磨,他又于心不忍。
就在这时,小青蛇突然从秦远的衣襟里钻出来,朝着魏浩嘶嘶地吐着信子,身体弓成一个弧形,似乎极其警惕。魏浩被吓了一跳,连连后退,脸色都变了。
"别怕,它不咬人。"秦远连忙安抚道,"这是我救过的一条小蛇,性子温顺得很。"
魏浩定了定神,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既然你跟蛇有缘,这活儿就更适合你了。你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啊。我魏某人绝不会亏待你。"
经不住魏浩的再三恳求,秦远最终答应了下来。在小青蛇的帮助下,他很快找到了那条大青蟒。那蟒蛇足有碗口粗细,通体呈现出深邃的青色,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秦远举起砍刀的那一刻,心里充满了愧疚。刀光闪过,大青蟒的尾巴应声而断。蛇血溅在地上,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味,竟然和魏浩描述的他女儿身上的气味一模一样。
魏浩拿到蛇尾后,立即叫来郎中开始处理。可就在这时,断掉的蛇尾突然剧烈蠕动起来,伤口处渗出一种诡异的液体,散发出阵阵异香。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蛇尾猛地一抖,一颗闪烁着幽蓝光芒的珠子从伤口中钻了出来。
04
"这是......"魏浩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就要伸手去抓。他的手指微微发抖,脸上的表情既惊喜又狰狞。
但秦远的动作更快,一把抢过珠子。就在他握住珠子的瞬间,一股奇异的热流从掌心传来,整个人顿时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他的血管里爬行。
而那断掉的蛇尾,仍在地上不停地扭动着,蠕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东西要从里面破土而出......
突然间,秦远感觉手中的珠子变得滚烫,一道刺眼的蓝光从珠子中迸发出来。他的意识开始模糊,仿佛有无数画面在眼前闪过。
他看到了大青蟒在月光下吞食血莲的场景,看到了魏浩的女儿浑身散发着诡异的蓝光,更看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洞中似乎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珠子有古怪!"秦远强忍着不适,将珠子收入怀中。
三天过去了,魏浩女儿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她整日昏睡,口中喃喃自语,说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更诡异的是,她房间里总是飘荡着一股奇异的香气,和那天蛇尾中流出的液体如出一辙。
"秦远!都是你害的!"魏浩怒气冲冲地闯入破庙,"你取来的蛇尾有问题,害得我女儿病情加重!"
秦远却早有准备,他平静地说道:"魏员外,您确定是蛇尾的问题吗?还是说,您从一开始就知道真相?"
魏浩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你、你什么意思?"
"您女儿身上的香气,和蛇尾中的液体一模一样。这种情况,可不是偶然啊。"秦远缓缓站起身,"更何况,那颗珠子究竟是什么,我想魏员外心里很清楚吧?"
魏浩的表情瞬间变得狰狞,"小子,你知道得太多了!那颗珠子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一命。"
"血莲灵珠,百年难得一见的宝物。"秦远说出这个名字时,魏浩的瞳孔猛地收缩,"您早就知道大青蟒吞食了血莲,所以才处心积虑设这个局,让我去取蛇尾。"
魏浩冷笑一声,"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那就更不能让你活着离开了。来人!"
话音刚落,几个彪形大汉就冲进了破庙。秦远却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那颗正在发光的珠子。
05
"魏员外,您女儿的病,说到底是因为血莲灵珠的反噬。当年您让她服用血莲,想要获得奇特功效,却不知这血莲已经被大青蟒炼化,成了剧毒之物。"
魏浩的脸色变了,"你、你怎么知道?"
"您若想救您女儿,我倒是有个办法。"秦远握着珠子,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不过,我要先提一个条件......
您必须告诉我,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魏浩神色复杂地看着秦远,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也罢,事到如今,也该说出真相了。"
原来十年前,魏浩曾经来过翠屏山。那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个山洞,洞中生长着一株血莲。
他不顾危险采摘了血莲,却不知道这株血莲已经被大青蟒盯上多时。大青蟒追杀他时,他慌不择路,闯入了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就是你的父母。"魏浩低着头说,"他们救了我,还帮我引开了大青蟒。可是......"
秦远的心猛地揪紧了,"可是什么?"
"大青蟒最终还是找到了我们。你父母为了保护我,被大青蟒咬伤。我带着血莲逃走了,而他们......"魏浩的声音充满愧疚,"我本想着等事情平息就回来救他们,可等我带着郎中回来时,他们已经不行了。临终前,他们只求我照顾好你。"
秦远双拳紧握,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所以,您这些年一直暗中照顾我?"
"是。我让村里人照看你,给你送吃送喝。"魏浩苦笑道,"可我没想到,血莲竟然会反噬。我给女儿服用后,她就开始生病。这些年,我找遍了名医,都无法医治。直到最近,我才知道血莲已经被大青蟒炼化,成了剧毒之物。"
"而您需要血莲灵珠来解毒。"秦远接过话头,"所以设局让我去取蛇尾。"
魏浩跪了下来,"秦远,我知道我对不起你父母,也对不起你。但求你救救我女儿。她是无辜的。"
秦远沉默了片刻,"我可以救她,但您要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放过大青蟒。它只是在守护自己的地盘。更何况,它和这血莲灵珠是一体的,若它死了,珠子的力量也会消失。"
06
就在这时,小青蛇突然从秦远衣襟中钻出,蜿蜒爬到地上,身体逐渐膨胀,转眼间竟然变成了一条百丈长的巨蟒。正是那条断尾的大青蟒。
"你、你......"魏浩惊得说不出话来。
"它就是当年那条大青蟒,也是我救的小青蛇。"秦远抚摸着大青蟒的鳞片,"这些日子,它一直在考验我,看我是否有资格继承血莲灵珠的力量。"
大青蟒的眼中射出智慧的光芒,缓缓点了点头。秦远握着血莲灵珠,闭上眼睛。一道蓝光从珠子中射出,笼罩了整个破庙。
三天后,魏浩的女儿痊愈了。而秦远在大青蟒的指引下,来到了当年那个山洞。洞中竟然长出了新的血莲,比之前那株更加艳丽。
"这是你父母用生命换来的机缘。"大青蟒的声音在秦远脑海中响起,"他们虽然被我咬伤,但我留了一线生机。可惜魏浩当时太过惊慌,没发现他们还有救。他们的血染红了这株莲,使它成为了真正的'血莲'。"
秦远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天意。他的父母虽然离世,却为他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而魏浩的愧疚和补偿,大青蟒的考验,都是为了让他成长,最终继承这份机缘。
从此以后,秦远留在了翠屏山上,跟着大青蟒学习驭蛇之术。那株新生的血莲,在他的照料下,一年一开,日月精华尽数被他吸收。
而魏浩,从那以后经常带着女儿来看望秦远。每次来,都会给村里的穷苦人家送些银两。也许是为了赎罪,也许是真的悔悟了。
多年后,有人说在翠屏山上看见一个年轻人骑着一条巨大的青蛇,在云雾中穿行。也有人说那青蛇会化作一个俊俏的少年,与那人一起游山玩水。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很久,渐渐成了一个传说。人们说,这就是有名的"欲火焚身局"。
看似是一个夺宝的局,实则是一场修行的考验。而那个被设局的人,最终却得到了最大的机缘。
世间万物,皆有其因果。贪婪之心易起,却难消。一个局,是圈套,亦是道场。
身在局中,心系局外。只有放下执念,方能见得本心。这便是"欲火焚身局"留给世人的启示。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