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刷到视频时正端着泡面,差点把汤洒键盘上——那楼梯一拉,蹦出一张儿童床;鞋柜一掀,成了迷你料理台;连阳台栏杆都能折叠成小吧台,我直呼好家伙,这哪是装修,分明是给空间做针灸。
322万港币在香港只能买到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可人家硬是把这巴掌变成了会呼吸的家。
我刷到视频时正端着泡面,差点把汤洒键盘上——那楼梯一拉,蹦出一张儿童床;鞋柜一掀,成了迷你料理台;连阳台栏杆都能折叠成小吧台,我直呼好家伙,这哪是装修,分明是给空间做针灸。
有人酸"蜗居",我笑他不懂行。
港岛寸土寸金,能把18㎡玩出72㎡的体感,靠的不是钱,是脑洞。
男主拿CAD画到秃头,女主拿色卡比对到眼花,最后祭出大招:全屋定制"变形金刚"。
榻榻米下藏换季衣,桌板翻起是梳妆台,连天花板都吊了隐形晾衣架——我数了数,35处暗格,堪比特工安全屋。
最绝的是动线。
娃从床上滚下来三步到书桌,老妈炒菜回身就能递盘子,老爸坐马桶还能顺便给洗衣机添衣——一条过道八种用法,比我家180㎡的大平层还丝滑。
我默默看了眼客厅吃灰的跑步机,顿觉脸疼。
材质也鸡贼。
白蜡木+哑光白,反光提亮2度;墙体掏洞做龛灯,夜里像漂浮魔方;阳台镜面不锈钢,阳光一打直接翻倍。
预算大头全砸五金件:海蒂诗铰链一开一合十年不坏,bhv反弹器按一下门板自己弹开——贵的东西除了贵全是优点。
有人杠"孩子长大怎么办",我翻白眼:香港公屋轮候平均5.9年,先解决当下再说。
再说人家早就布局:上床下桌高度可调,l型卡座秒变1米8客卧——连猫洞都预留了伸缩杆位置。
这份未雨绸缪,比天天喊换房却从不行动的嘴炮强太多。
看完我连夜量房:玄关21厘米刚好塞下滑轨鞋架;厨房拐角拆掉管道井能多拼出个洗碗机位;飘窗砸掉改抽屉式书桌……老婆骂我魔怔,我说这叫见贤思齐。
毕竟房价不会突然腰斩但创意可以瞬间翻倍——与其天天吐槽面积小不如动手抠出每一厘米。
所以别再哀嚎买不起大house了真正的豪宅是把柴米油盐过成诗哪怕只有18平米也能盛得下一家四口的笑声不是吗
来源:全球家居设计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