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豫排联赛丨河南“排场妞” 中原“精气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7:50 3

摘要:9月22日,随着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一阶段比赛结束,豫南赛区的洛阳队、平顶山队、周口队、商丘队以及豫北赛区的郑州队、航空港区队、新乡队、开封队,将在第二阶段比赛中展开主客场争夺,角逐参加总决赛的4个席位。体育场上的比赛暂时告一段落,但在更广阔的维

第一阶段,豫南、豫北赛区近500名运动员、教练员带来81场精彩比赛。本报记者 邓放 摄

第一阶段比赛,豫南、豫北赛区现场观众为6.9万人次,线上观众超过175万人次。本报记者 邓放 摄

豫排联赛吉祥物“排场妞”。

□本报记者 黄晖

9月22日,随着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一阶段比赛结束,豫南赛区的洛阳队、平顶山队、周口队、商丘队以及豫北赛区的郑州队、航空港区队、新乡队、开封队,将在第二阶段比赛中展开主客场争夺,角逐参加总决赛的4个席位。体育场上的比赛暂时告一段落,但在更广阔的维度上,本届联赛带来的“冲击波”才刚刚开始。

“全民参与”亮点频现

排球“后浪”澎湃赛场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将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45周岁,主打“全民参与”。比赛开始后,“这支球队有4名医生”“化学博士生、法学博士生都来参赛了”“新手妈妈力撑全场”等内容被广泛传播,佐证着河南排球爱好者之众、分布之广。放宽年龄限制也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另一面”——本届联赛成为全省学生运动员与各界排球爱好者同场竞技的舞台,而赛场上那些在全面历练中成长的稚嫩面孔,正是河南排球的澎湃“后浪”。

17岁的开封队主攻时洁是高三学生,揭幕战前她告诉记者“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面露面,很激动,很紧张”。仅仅两场比赛之后,小姑娘就找到了比赛的感觉:“现在不紧张了,队友们相互鼓励,放平心态放开打。”如今开封队如愿打进豫北赛区四强,更具挑战的历练,还在等待着时洁和她的队友们。

排球是集体项目,发生在赛场上的一幕也许会让航空港区队年轻队员杜奕清更加理解“集体”的意义。9月17日,航空港区队鏖战四局艰难战胜开封队,本该收拾装备离场的姑娘们突然将一个生日蛋糕捧到了本场比赛并未登场的杜奕清面前——当天是她18岁生日,队友们记着呢……“这是意义非凡的‘成人礼’。其实她们拼下比赛,已经是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了。”杜奕清说。

河南“三大球”发展底蕴深厚,排球项目深具传统,涌现出朱婷、谢国臣、崔建军、焦帅等一批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目前河南男排、女排均征战于全国顶级联赛,河南女排更是在今年取得突破,打进女排超级联赛A组。排球人才辈出,源于多年来的传承有序,这一点,同样在本届联赛中有所体现。

郑州队队长、31岁的二传手仲曼莹曾是河南女排队员,打了19年排球的她现在是郑州市第九中学的女排教练。带领一群青少年追梦排球,仲曼莹感触颇深:“跟自己打球可不一样。教孩子们打球除了传授技术,初中阶段的孩子会经历叛逆期,高中阶段的孩子性格稍微成熟,教练员的方式方法都要与之相适应。”

许昌队队长孙琼鸽因外形、身高、技术等与排球名将朱婷有几分相似而迅速吸引了众多观众和网友的目光。32岁的孙琼鸽16岁入选河南女排,27岁退役,现任许昌体育中心女排教练。正是她带领许昌队在对阵信阳队的比赛中,先失两局后顽强地连扳三局完成逆转,言传身教地践行了“球未落地,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本届联赛是我省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挖掘“女排精神在河南”的生动实践。73岁的郑州队主教练、打了一辈子排球的葛淑茹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精神层面’的意义很重要,我觉得这次联赛是通过打排球把全省凝聚在一块,激发全社会那种奋发向上、团结拼搏、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16岁到45岁,少年、青年、壮年这些年龄层面全都动员起来了。我们队里有大学老师、学院院长,还有在校的初中生、大学生,把这么多排球爱好者聚集在一块,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比赛,确实推动了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

赛场内外多维发力

体商文旅融合共进

本届联赛旨在打造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以“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为主题,凸显地方特色和城市归属感,依托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赛事为媒介,打造“看比赛、游河南、品文化”的丰富参与体验,推动体商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因此,本届联赛无论赛场内外,处处折射着围绕赛事构建“体育赋能、文化为媒、旅游带动、商业支撑”融合发展格局的诸多努力。

9月13日晚,一场饱含鼓乐、武术、豫剧等中原文化元素、展现河南深厚历史底蕴的盛大开幕式,为本届联赛拉开大幕。19支参赛队伍依次登场,开封龙亭队、安阳妇好队、三门峡函谷雄关队、商丘花木兰队……很多队伍的名字不仅是地名,更是以文化符号标注的“故乡”。

赛事伊始,豫北、豫南两个赛区承办城市郑州、南阳就针对赛事推出了包括观星台、郑州黄河花园口旅游区、文庙·城隍庙、郑州商都古城旅游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社旗山陕会馆景区、医圣文化园、内乡县衙博物馆等近50家景区在内的“定向优惠”,力推“跟着赛事去旅游”,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

赛事火热进行,赛事间隙的暖场表演也成为传播赛事文化、增加赛事看点的舞台。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甲骨文广播体、惠济桥狮舞、少林武术、豫剧、街舞、抖空竹等文体节目表演轮番登场,不仅调动起现场气氛,还和现场观众以及女排姑娘们热情互动,场面热闹又暖心。9月20日晚,一面“豫姐出征谁与争锋”的巨幅Tifo在观众席缓缓展开,一架气球“飞机”飞越看台,为豫北赛区前两名郑州队、航空港区队的巅峰对决拉开帷幕;9月21日晚,豫北赛区郑州队遭遇新乡队,由郑州银基动物王国和新乡宝泉旅游区派出的两支啦啦队展开了一场“PK啦啦秀”,萌趣十足的表演引发全场阵阵欢笑,也引来女排小粉丝们的踊跃合影。别开生面的“文旅天团”对决让观众在观赛的同时,仿佛进行了一次赛场版的河南文旅巡礼。

伴随着赛场内精彩纷呈的激烈角逐和热闹的暖场表演,赛场外的非遗市集凭借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味”,同样吸引眼球。在豫南赛区主赛场南阳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中医把脉问诊摊位前排起了长队,不远处,南阳的艾草产品、邓瓷珍品、美食产品、传拓技艺等展位也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和互动体验。一位现场负责人介绍:“南阳是医圣故里,希望借赛事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南阳的中医药文化。”在豫北赛区主赛场郑州体育馆,黄河澄泥砚、柿霜堂、宝泉景区、钩编技艺等非遗、文创、旅游、美食展位一字排开,吸引着进出赛场的观众驻足流连。带着孩子接连买买买的市民韩晓宁说:“种类比较多,都是有河南特色的东西,还很方便,正好看看比赛,出来再看看咱河南自己各个地方的文创。”

9月22日,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吉祥物“排场妞”亮相赛场。不用说,“排场妞”是咱河南妞——“排场”一语双关:既指排球场,又是蕴含大气、体面、漂亮等意的河南方言“排场”;“妞”则是河南人对女孩子的亲切昵称。更“河南”的是,“排场妞”的设计灵感来自出土文物、殷商时期的亚长牛尊。

古老文物+现代体育,“排场妞”从殷商时代赶来,为新时代的河南排球加油。坚强、爽朗的“排场妞”不仅是豫排联赛的吉祥物,也代表着联赛背后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原“精气神”。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