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仁和区渡口社区创新“五诊疗法” 助力社区和谐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6:24 2

摘要: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渡口社区,是攀枝花新旧城区重要结合地,面对“村改居”后矛盾多发的情况,社区创新打造了“五诊疗法”法治品牌,通过党建引领下的“问、联、宣、服、治”,化解矛盾,助力社区和谐发展。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渡口社区,是攀枝花新旧城区重要结合地,面对“村改居”后矛盾多发的情况,社区创新打造了“五诊疗法”法治品牌,通过党建引领下的“问、联、宣、服、治”,化解矛盾,助力社区和谐发展。

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宣传

渡口社区人口约占大河中路街道的40%,是攀枝花新旧城区的重要结合地。2020年以来,社区“村改居”后,便捷的交通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商户入驻,为社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不过,拆迁安置的分歧、就业转型的迷茫、邻里相处的摩擦……一些治安隐患也随之出现。

为解决这些问题,渡口社区在大河中路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召集社区党员、司法人员、企业代表、德高望重的“五老”与“法律明白人”,共同创新打造了“未病先治”的“五诊疗法”法治品牌,涵盖“问、宣、联、服、治”五大举措。

攀枝花大河中路派出所与渡口社区联合开展普法宣传

“问”:在党建引领下,依靠身边党员、综治中心网格员一本民情日记,“脚印万家”走到居民家中,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将各种“病患”消除在“未发”之中。

“宣”:开展普法“诊疗”,司法所、社区律师进社区、进学校,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劳动等相关部门,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开展“法治之约”宣传活动,并定期组织法治巡企普法活动。

“联”:联合公安分局,对可能存在的犯罪问题开展预先“诊疗”;联合小红帽、红袖章巡逻队等为残疾人、五保户、困难户开展服务,为辖区群众生活生产兜底。

“服”:综治中心主动服务,协助社区两委,党建引领开展自治、德治,进居民家、进企业、进学校,说事、说理、说法,调解各种矛盾纠纷。

“治”:在街道综治中心“一盘棋”下,开展反诈、禁毒、打击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

渡口社区网格员蔡洪燕与居民交谈

“化解矛盾就像看病把脉,街道综治中心是‘三甲医院’。社区先做‘首诊’,排查源头问题;复杂的就到街道‘复诊’;实在难的再上报区级‘专家门诊’,让群众少跑一里路、只进一扇门,就能把事情解决了。”大河中路街道办主任熊仕杰介绍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未发生之前以及矛盾初始之间,也是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背景下,尝试打造一个共富社区治理的样板。

“进门一杯热茶、一句暖心话”“能解忧、有温度、聚人心”。“五诊疗法”实施以来,目前成效明显,不仅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认可,社区还获评省级“六无”平安社区、攀枝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来源:工院记忆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