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画斑马纹防苍蝇?搞笑诺奖揭晓2025年这些奇葩科学实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23:41 1

摘要:这奖每年都在真诺贝尔奖前几周搞,专门颁给那些让人先笑后思的研究,今年的获奖项目,说出来能让你乐半天。

9月的波士顿大学挺热闹,第35届搞笑诺贝尔奖在这儿办了。

你敢信?开场观众就往台上扔纸飞机,纸片子满天飞,一点没有正经学术活动的架子。

这奖每年都在真诺贝尔奖前几周搞,专门颁给那些让人先笑后思的研究,今年的获奖项目,说出来能让你乐半天。

日本有个叫小岛智树的研究员,你猜他干了啥?给奶牛画斑马纹。

不是拿颜料涂,是贴胶带再喷白条纹,就为了看能不能防苍蝇叮,结果还真有用,画完条纹的奶牛,苍蝇不怎么爱凑上去了,奶牛也没那么烦了。

但小岛自己也说,大规模用这事悬,你想啊,那么多奶牛,一个个贴胶带喷条纹,费功夫还费钱。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这实验,觉得有点傻气,但细想也挺有意思,科学家连奶牛被苍蝇叮的事儿都操心,够接地气的。

还有欧洲一组研究人员,琢磨蜥蜴爱吃啥口味的披萨。

他们试了芝士、香肠各种馅料,最后发现蜥蜴更爱高蛋白的,你说这研究有用吗?说不定以后动物园喂蜥蜴,能更精准选食物,省得浪费。

国际团队更绝,给蝙蝠喂带酒精的腐烂水果,结果呢?蝙蝠跟人喝醉似的,飞不稳,回声定位也不准了。

哥伦比亚研究员弗朗西斯科·桑切斯说,这荣誉挺大,还能让大家知道科学家不都死板。

我特同意这话,平时总觉得科学家都穿白大褂皱着眉,没想到还会琢磨蝙蝠喝醉的事儿。

除了这几个,今年还有不少有意思的研究,印度团队研究臭鞋会不会影响人用鞋架,美国和以色列的人想知道吃特氟龙能不能增加食物体积。

这些研究听着离谱,但每个背后都有研究员的心思在里头。

实验够奇葩,颁奖礼上的事儿更有意思,各种神操作,你根本想不到,有个叫“24秒演讲”的环节,顶尖研究员得在24秒内说清自己的研究。

有个叫古斯·兰卡托雷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舔冰淇淋甜筒,嘴里还反复说“好吃”,你别笑,他这是在展示味觉研究呢,虽然看着像吃播。

还有个特里莎·帕斯里查,说她研究厕所里用智能手机,还提醒可能得痔疮,说实话,这提醒挺实在,我身边好多人上厕所总刷手机,这下得注意了。

要是谁演讲超时了,更逗,会有个穿连衣裙配西装的男的走过去,反复喊“请停止,我无聊了”。

你想啊,平时学术会议上谁敢这么跟研究员说话?也就这搞笑诺奖敢来这套,打破规矩的感觉还挺爽。

今年还演了个消化主题的迷你歌剧,唱胃肠病学家怎么帮患者治胃病,还有患者感谢送披萨、辣椒热狗的事儿。

把治病的事儿唱得挺有意思,不像平时听医学知识那么枯燥。

有些获奖者没来,就让真诺贝尔奖得主代读感言,比如拿过诺奖的埃丝特·迪弗洛都来了。

你说这排面,既有意思又有分量,一点不糊弄,意大利面酱研究团队更会玩,有人穿厨师服戴假胡子,还有人扮成大马苏里拉奶酪球,被人用木制炊具“敲”。

最后还给诺奖得主分意大利面,这场景搁正经学术活动里,想都不敢想。

笑完还能学到啥

笑归笑,这搞笑诺贝尔奖可不是光为了逗乐,背后藏着不少真东西,笑完你还能学到点东西。

以前有届搞笑诺奖,颁给了研究超滑表面的,后来这技术用到了工业防粘材料上;还有研究蚂蚁导航的,给机器人路径规划帮了不少忙。

今年这奶牛条纹实验,说不定以后畜牧业能找到更便宜的防蝇办法,不用总靠化学药剂,对奶牛也友好。

蜥蜴披萨研究也能帮着保护爬行动物,知道它们爱吃啥,就能更好地照顾野外种群。

本来想这奖就是图一乐,后来发现还真能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也有人说这奖太娱乐化,不严肃,但你看,连真诺奖得主都来帮忙,说明学术界也认它。

去年还有个研究办公室摸鱼效率的,还被《自然》杂志引用了,证明趣味研究也能有正经价值。

很显然,科学不一定非得板着脸,有意思的研究反而能让更多人喜欢上科学。

《不可思议研究年报》的编辑马克·亚伯拉罕斯说,伟大的发现和“无价值”的发现,乍一看难分辨。

这话挺有道理,很多现在觉得重要的研究,刚开始可能也被人觉得离谱,就像当初有人研究青霉素,不也没人看好吗?

我觉得吧,要是所有学术活动都这么有意思,说不定更多人愿意了解科学,尤其是孩子。

看到蝙蝠喝醉、奶牛画条纹,肯定会好奇“为什么”,这不就激发好奇心了吗?科学家也不用总端着,偶尔展示下幽默的一面,反而更亲切。

所以说,这搞笑诺贝尔奖真不是瞎胡闹,它用幽默把科学变得接地气,打破了大家对科研人员的刻板印象,还能悄悄推动一些实际研究。

以后再听到这种“奇葩”研究,别光顾着笑,也想想背后的心思,毕竟,能让你笑完还琢磨的科学,才是真有意思的科学。

来源:点尘看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