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秋风起,欢快地掠过田野、林湖、山海,在广袤的大地上徐徐铺陈开一幅秋实累累的壮美画卷,是稻浪黄垂、棉田吐白;是枣林红坠、薯垄香浮;是柿灯悬枝、晚菘凝碧……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秋风起,欢快地掠过田野、林湖、山海,在广袤的大地上徐徐铺陈开一幅秋实累累的壮美画卷,是稻浪黄垂、棉田吐白;是枣林红坠、薯垄香浮;是柿灯悬枝、晚菘凝碧……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收割机的轰鸣声、晒秋场的喧闹声、直播间里的叫卖声、耕耘者的欢笑声,奏响了辽沈大地的丰收进行曲。
丰收,是粮食满仓、猪牛满圈,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更是农民福祉的提升与美好生活更上层楼的现实写照。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秋分时节,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省设立了四个主会场举办庆祝活动。古老的传统节气焕发新彩,与科技赋能的现代化农业大丰收,共同写下中国韵味的大地诗篇。
“稻花香里说丰年”。沈北新区正是稻菽千重浪之时,“丰”景如画的“稻梦空间”更是走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秋果垂垂压树低”。鞍山台安的南果梨正蕴发着最醇香的味道。“丰年留客足鸡豚”,土豆炖大鹅,谁又不想来一锅呢。
“落花生初熟,新醅酒未浑”。锦州义县把花生这个“小豆豆”做成了大产业。一碟花生米、一杯道光廿五,不亦快哉。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生爱美食的苏东坡一定会喜欢上盘锦。黄满肉白的河蟹、红绿相映的碱地柿子,还有盘锦大米只待收获的金色稻穗……
在各个丰收节会场上,农民已经走到台上成为节日的主角,从鼓掌的人成为接受致敬的人。丰收节不仅是庆祝物质上的丰盈,更是让耕耘者有精神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他们站上更大的舞台,拥有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从一场场充满地方特色的活动中,感受到的是我省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感受到的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前景。
“农,天下之大业也”,农为国之根本,当有国之利器。现代农机装备作业现场展示环节,我们看到强大的中国智造以最新成果为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这些先进装备早已应用在各类农业生产中。
在农特产品交易展示区,我们看到土特产不仅代表了当地农业的多样性,三产融合的产业链也彰显了新经济、新业态的迅猛生长。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展上,我们看到青山绿水间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交融的美丽乡村图景,这是城市与乡村间的优势互补与双向奔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看到,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是操控农机的“机械师”、无人机的“飞手”、网商平台的“主播”,休闲民宿的“主理人”……向新而变的新型农民,逐渐用新科技新思维重新定义农业边界。
丰收之歌越长,不懈谱写的人就越多。正如本报正在推出的“乡村振兴新农人”专栏系列报道所讲述的,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出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同时带动更多的传统农人求变求新。这种转变带来的不只是经济的发展,也唤回了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当越来越多的乡村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乡村振兴就拥有了最坚实的支柱。
丰收,是对辛劳最好的馈赠。美好生活,是对耕耘者最好的嘉奖。
太平气象君知否,尽在丰年笑语中。礼赞丰收,致敬耕耘者!
02-08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