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彩点评:我们先看它这个黑色的皮,又称乌鸦皮。部分皮保留,雕出山水人物,雕刻的技法叫薄意雕。这种传统纹案叫雪山悟道,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寓意也非常好。这上面还有“清卿”二字款。林清卿是什么人?是晚清到民国时期,西门派薄意雕的开山鼻祖,是寿山石雕的巨
华豫之门20250417播出藏品鉴赏
藏品名称:林清卿薄意雕田黄
藏品年代:清代晚期到民国
藏品估价:500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1
鉴定专家:吴念亲
精彩点评:我们先看它这个黑色的皮,又称乌鸦皮。部分皮保留,雕出山水人物,雕刻的技法叫薄意雕。这种传统纹案叫雪山悟道,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寓意也非常好。这上面还有“清卿”二字款。林清卿是什么人?是晚清到民国时期,西门派薄意雕的开山鼻祖,是寿山石雕的巨匠,大师中的大师,天花板级别的。林清卿大师是福州本地人,他这个薄意雕的特点,用刀如笔,刻划的山水人物特别有意境,整体有叠加关系,线条流畅,符合林清卿大师的水平。好工配好料。首先就是要够温润细腻,摸着的感觉像婴儿的皮肤一般。这个颜色也非常好,是熟栗黄,像蒸熟的毛栗子一样,皮格纹都吻合。那么这件是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林清卿雕雪山悟道田黄,真品。
藏品名称:建盏
藏品年代:南宋
藏品估价:未估价
藏品编号:2025041702
鉴定专家:范上千
精彩点评:建盏这类作品,在市面上是有一定的存量的。但特点就是在它外面这个垂釉,像千里江山,这种很自然山峰的形成,层峦叠嶂很漂亮。因为它不是上了一层釉,是多次上釉,釉翻过来以后,随着这个重力的垂流,往下流淌,然后入窑一烧,出来以后变化丰富万千,就像被日本奉为国宝的曜变天目。我们看这个建盏的胎、釉、形,和典型的开门建盏,确实变化不大。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复窑。这个就属于一个比较专业性的做伪的难度的一个点。尤其在建盏上面,这个瓷器比如说,它可能是一件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变化的瓷器,发色没烧好的,它重新二次回窑烧一遍。比如说一些兔毫,当年没烧出来,它重新烧一遍,它这个兔毫就出来了。比如说常见的,确实一看底是老的,看里面釉也是老的,但是外面这个烧一遍,因为它本身是一件老东西,它只是二次入窑了。所以说你看它里面的光,也是显得比较亮。复窑的瓷器有个特点,它就是亮。这种复窑的技术,它就是往往让藏家,甚至行家里手打眼的。那么这一件千里江山图的建盏,到底是不是一件真品呢?刚刚说了,形制上没有问题,这个胎很干爽,这个施釉的工艺,也是典型的这种蘸蓝釉的工艺。外面的釉的光感比较亮,但是整体它有这种自然的包浆,有点像我们刚刚说的窑膜。它是有一层包浆在上面,这种包浆如果形成,往往复窑是不会出现的。而且它整体的,像里面的这种肌理的流淌,比较丰富自然。所以说,它是一件福建建窑烧制的真品。
藏品名称:脱胎漆器
藏品年代:清晚期
藏品估价:5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3
鉴定专家:高明利
精彩点评:脱胎漆器,顾名思义,一是用漆做的,二是没有胎。它其实有胎的,在最初制模时,它模具里是用泥沙、石膏这种形式来做主体,然后通过髹漆工艺打磨制作出这个形状来,再通过底部,把那些流沙投出来,达到脱胎的效果。呈现给我们的,里面全是苎麻刷了漆的材质。虽然看上去体积这么大,但是它里面的主胎部分是没有的,成型了之后,这个东西不会变形,不怕水淹。这个女子是超凡脱俗、仙气飘飘仙女形象。另外她把长头发盘成这样的样式,也符合中国传统仙女,修道人的形象。从工艺上来看,它的衣服、衣袖、云肩部位的处理,都是一绝,衣服上面的飘带,还有局部的处理,都做得很逼真。但是福州漆器的工艺,它一直有传承,啥时候做的很重要。这个漆它虽然不变形,耐腐蚀,但是老的漆和现在的漆不一样。传统的老漆都是用漆树上的漆,熬制而成,现在的漆是化工材料的。那么你看这个金漆的效果,表面好像有一层,实际上是透明漆的效果。这么多年,经历了时间之后,它依然看上去很华丽。另外 它面部呈现的这种古铜色,还有表面呈现出来的这个包浆,就是这个器物在摆放的过程当中,受环境影响产生的熟旧包浆。再从它的封底来看,它是清代晚期的传世真品。
藏品名称:玉梳背
藏品年代:唐
藏品估价:20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4
鉴定专家:吴念亲
精彩点评:这个叫梳背,它前面应该还有一截,是梳子的梳齿。但这个梳子不是普通的梳子,这种是插梳。插梳就是什么呢,插在头上的,插进去以后,它这个就露在上面,特别有装饰效果,这种器型只有唐代有。这上面雕的两只是孔雀,后面这边是海棠花,成双成对。而且这个海棠花呢,讲的就是富贵与吉祥的一个寓意。孔雀纹在唐代的梳背上,有这个题材,但是非常少,我印象中好像只有山西博物院,有一件唐代的玉梳背,是孔雀的题材。它这个上面有非常细密的阴刻线,你看像不像松针,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形容唐代玉器的雕刻工艺的特征,叫松针铁线,就指的它这个线条的形状像松针。铁线指的是它这个线条非常的直,非常的挺拔。我们再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皮壳包浆,是非常的厚重。所以综上所述,这是一件唐代玉梳背的真品。
藏品名称:双龙戏珠玉镯
藏品年代:清早期
藏品估价:8.5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5
鉴定专家:孙岳
精彩点评:和田玉不仅是白,而且它要温润,要像一坨油一样,所以这个确实是和田玉的。这镯子圈口不是正圆的,我们一般管这个叫马蹄口,就像马蹄的形状似的。通过线条工艺、打洼工艺,包括打磨和抛光,我认为你这件东西,的的确确是一件老的。这个龙的眼睛,像我们吃的那个虾米,它是往外鼓的,这种龙头在古代玉雕里面最常出现的,就是明清两代的带钩。所以你这件玉镯,我们把它定为具有明代风格的,清早期的玉雕作品。
藏品名称:麒麟送子银配饰
藏品年代:晚清期
藏品估价:1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6
鉴定专家:高明利
精彩点评:上面有个娃娃,娃娃手里面拿着东西,他骑着一个动物,这个动物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麒麟。整个题材叫麒麟送子。那么这两个孩子呢,手里面拿的东西不同。一个拿的上面是方形的,带了一个王字的,天赐麟儿。赐什么样的麟儿呢,长大了有作为,可以当官,可以掌权,就这个意思,所以他手里面拿的这个是印。另外一个拿的什么呢,像这样的人才,一定得才华横溢吧,所以他拿了一个笔。这个背面非常明显的看得出来,它是白色的,说明材质是银的,它生的这个锈呢,是氧化银锈的状态。那么正面如果是银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金黄色呢?这就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叫银鎏金工艺。那么在这银的上面,为什么又出现这种蓝色的,发绿色的,非常好看的这种异色的彩色状态呢?这又是我们中国传统工艺的,另外一种形式,叫烧蓝。这并不是一般常态的老百姓家用的。除了这个上面的材质,呈现出久年的老化状态特征之外,这个生锈并不是自然做旧的生锈,它是在长时间的存放的过程当中,自然形成的这种锈。所以 您带来的这件东西呢,是一对非常开门的麒麟送子挂牌,年代是清代晚期的传世真品。
藏品名称:银制三把刀
藏品年代:晚清期
藏品估价:5万
藏品编号:2025041707
鉴定专家:高明利
精彩点评:这东西它是银材质的,两边开刃,像一把剑一样。上面的图案出现了常见的团寿纹。还有一个四花瓣的花,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就是茱萸花,辟邪的。咱再看底部,两个老虎头,也是镇邪的,这里有握手,握手的下面是锥形的,它肯定是攻击性的,比如说砍杀。然后后面出现这种戳,它的功用就出现了指向性的。福建一带的女性,她的发饰上面的发簪,又称三把刀。这三把刀呢,一把刀为国,另外一把刀为家,还有一把刀,守护贞操。因为在明代末期的时候,倭寇侵扰我们的沿海,所以这三把刀实际上最初使用的时候,并不是银质的,而是铁质的,可以拿下来杀人的。包括现在福建当地的地方武术当中,就有穿着明式服装的,手持两把匕首在练的女子防身的武术套路。通过这三把刀,能把福州的文化追溯到一两千年前。从它的熟旧包浆来看,这三把刀无疑是清代晚期的传世真品。
藏品名称:福寿膏盒
藏品年代:清晚期
藏品估价:2000~3000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8
鉴定专家:邸卿
精彩点评:这虽然是一件小铜盒,却和福州的一个名人,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这小铜盒是用来装药的,这个药叫什么呢,叫做福寿膏。林则徐就是我们福州人,他当年虎门销烟是最有名的。所以这个小东西,就是当年虎门销烟的一个遗物。它的作用虽然并不是特别的光彩,但是作为我们中国人爱好的吉祥寓意,依然体现在了这个小盒子上面。包括上面的福字,旁边的松鼠。松鼠是繁殖能力非常强的,所以代表多子多福。还有南瓜,也是多子的寓意。从它的氧化状态来看,是非常熟旧的,采用的是锤鍱工艺和錾刻工艺相结合的,榫卯在一起。工艺符合老的工艺,氧化也很自然,所以这是一件清代晚期的福寿膏盒。
藏品名称:铜赌具
藏品年代:清晚期
藏品估价:3000~5000元
藏品编号:2025041709
鉴定专家:邸卿
精彩点评:一个赌具。但是仔细看里面的色子,与我们常见的是有区别的。常见的色子是一点到六点,但是这个全部都是六个点。这是古时候的一种玩法,现在基本失传了。它每一个面都是六个点,但仔细看,它六个点都是有区别的,一面是用红色来表示,一面是用白色来表示,所以这个赌具赌的不是点数,赌的是颜色。从它的整个氧化来看,是非常舒服的,而且很熟旧的铜质氧化。在里面的磨损痕,以及里面的氧化过渡,也是非常清晰明显的。另外做工非常的丝滑,在仿品上面,像这样有如液压的状态的,那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个丝滑度,是非常符合老的铸造的丝滑度,是清代晚期的一件赌具的真品。
藏品名称:降龙罗汉
藏品年代:清中期偏晚
藏品估价:16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10
鉴定专家:邸卿
精彩点评: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罗汉,在它的山石座下面,又看到一条龙。所以十八罗汉中有一个和龙有关的,是降龙罗汉。从唐代晚期开始出现的十八罗汉,之前是十六罗汉,之后又补了两尊,第十七就是降龙罗汉,第十八就是伏虎罗汉。它手里面本应拿着一个什么呢,法杖,但是您的这个法杖缺失了。底座上面有嵌银的工艺,结合这种风格,是比较典型的福建地区清代中期偏早的一个底座的工艺。底部的这四个足,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磨损,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氧化磨损过渡。内膛的氧化也很自然,可以看到明显的颗粒状态,这个颗粒状态也是老的泥芯失蜡法所形成的铸造痕迹。所以这个是比较开门老的底座。从上面来看,有很多的嵌银和嵌金的工艺,包括它的姿态,很写实,而且肌肉质感的张力很到位,这种风格也是我们福建所特有的一种,在造像上体现的一种张力感,是典型的清代中期,但是偏晚。从它的整个氧化来看,包括它的一些细部的工艺打磨,以及制式,经我鉴定,您的这一尊是清代中期偏晚的降龙罗汉真品。
藏品名称:高山朱砂印章
藏品年代:清晚期
藏品估价:3~5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11
鉴定专家:吴念亲
精彩点评:这个材料红红的,很多人感觉这像是鸡血石,其实是寿山石里面一个品种,叫高山朱砂。这个印上面有很多字,还有一个款“印丐”。印丐指的是什么人呢,这个人叫寿石工。寿石工是晚清的浙派的一个雕刻大家。这件从皮壳包浆等各个方面看,它也符合老的特征。雕刻得非常好,篆刻的金石味非常浓,而且年份特别好,能到清代。这是清晚期的一个寿石工的真品。
藏品名称:根石款兽钮田黄印章
藏品年代:清晚期
藏品估价:50万元
藏品编号:2025041712
鉴定专家:吴念亲
精彩点评:上面是一个瑞兽的钮,印文是风光霁月,意境很好。这上面有两个字“根石”。根石是谁呢,他的名字叫方镐,是吴昌硕的大弟子,被誉为吴门三杰之一。我们再看看它这个田黄的特征,萝卜丝纹,非常的明显,温润细腻,特别是上面这一部分,特别漂亮。这个颜色已经达到橘红色,应该就是田黄中的颜色。像上面这一截,是属于顶级了,绝对橘皮红。这个下面这个部分颜色稍微差一点。雕刻的工艺也是非常好,上面这个瑞兽雕得非常细,非常灵动传神。这是一件清晚期到民国的,根石款兽钮田黄印章真品。
《华豫之门》
🕙 每周四21点13分 🕙
📺 河南卫视首播 📺
敬请观看
《华豫之门》2025全国海选季火热进行中,每月都有线下海选鉴宝活动,藏友们来到现场即有很大几率免费参与节目录制,讲述您的故事,展示您的收藏!
5月17日,河北南宫鉴宝!
华豫之门视频号
▼
▼
声 明: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
喜欢的方式有多种
来源:华豫之门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