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足以让一个行业从无到有,也足以让一个人从“跨界者”成为“奠基者”。鄂俊宇的十年,是从地产黄金时代转身银发经济的十年,更是一场关于“长期主义”的实践。
01
采访手记
成为耐心的朋友
—与鄂俊宇对话银发经济的长期主义
文 | 唐颖
十年,足以让一个行业从无到有,也足以让一个人从“跨界者”成为“奠基者”。鄂俊宇的十年,是从地产黄金时代转身银发经济的十年,更是一场关于“长期主义”的实践。
他说:“我们都年轻过,但我们都没有老过。”这句话背后,是一种近乎执拗的谦卑。2013年,中国养老产业元年,社会资本初入养老领域,无模式、无标准、无客户,他却选择躬身入局。从一线照护到日本研学,从适老化改造到康养旅居,他像一名“行业农夫”,在未被开垦的土地上播种、试错、等待。
他的逻辑很朴素:老龄化不是风口,而是长坡;不是投机者的游戏,而是坚守者的战场。他提出“挣慢钱、挣小钱、挣长钱”,反对“快速独角兽”的幻想,强调“长期存续”才是银发企业的核心指标。这种理念,在追求速成的时代显得近乎“反常识”,却恰恰呼应了老龄社会的本质——时间,才是最终的裁判者。
他对“银创者”的重新定义是: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终将受益。他从“孝心经济”中看到子女的支付意愿,从“6275人群”中洞察新老年人的消费升级,从“国际旅居”中预见未来生活方式的变革。他的视野始终超越商业,指向一种社会共识的构建——如何让衰老不再可怕,让长寿真正美好。
在这场对话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企业家,用十年验证一件事:真正的创新,不是追逐热点,而是深耕价值;不是短期爆发,而是长期共存。
银发经济,是一场需要耐心与远见的征程。
愿我们都成为耐心的朋友,收获守候的硕果。
02
采访视频
03
社群通道
机构介绍
老龄社会30人论坛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立于2018年4月,由盘古智库、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创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成为老龄社会领域的研究、交流、实践和影响力平台。
论坛致力于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高度,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结合数据和案例,组织老龄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龄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响,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4月,是盘古智库从事老龄社会研究的专业机构,致力于系统研究老龄化、老龄社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数据、趋势和机制,及其对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的影响,重点关注老龄社会大势下的社会创新、公共政策和老龄产业,探索推动各个层次的老龄社会前景、体系和转型。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处设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
来源:健康体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