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7)—仿冒木种(下):藤香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8:45 2

摘要:前言:本系列为24年起新修订版本,作者对七年来发表的全部文章进行整理归纳,精简提炼,旨在提升阅读流畅度,方便建立系统认知体系。

前言:本系列为24年起新修订版本,作者对七年来发表的全部文章进行整理归纳,精简提炼,旨在提升阅读流畅度,方便建立系统认知体系。

海南黄花梨系列文章分为四大部分:

一、海南黄花梨认知

二、海南黄花梨鉴别

三、海南黄花梨挑选

四、海南黄花梨赏析


鉴别,意为“判断材料真假好坏”。

真假:材料是否为正确产区出品,材料是否为正确木种;

好坏:材料品质高低。

鉴别方面是玩家最感兴趣内容,关乎玩家切身利益,属业内最难掌握之技术,可供量化操作之技巧较少,需大量实际操作经验。

感官差异无法用语言精准描述,文字无法取代实际操作。

本系列内容仅能提供少量可量化之操作细节,主要以“非海黄之典型特征”为主,对比木种主要为【越南黄花梨(东京黄檀)】,即“与海南黄花梨极相似”之木种,除越黄外的其它木种相对较少。

作者将从纹理、底色、光泽三者为主进行讲解,辅以鉴定案例(将在后文赏析篇不定期推出)供参考。

读者谨记,质感相关的四项属性,即纹理、底色、光泽、肉质(此项难以成文,且特征相对不显著,故不单列),需进行综合判断,仿品并不止越黄一种,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路数。

部分特征具有唯一性,可供读者进行量化操作,部分特征不具备此项特性,此类情况将在文中标明。

鉴别篇能起到的作用,并非部分读者所期盼那般是一份“仿品/假货大集合”或“可以拿起就用的操作说明”。

它能起到的作用实际上仅是“有概率降低你可能会额外支出的认知成本,尽可能让你少交些无必要支出的学费”,尽量让“假货好卖新手好骗”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容易。

至于其它,全看诸君运气。

仅此而已。

【注1:在阅读此节前,需具备对海南黄花梨的基本认知,请先看完系列文章第一部分《认知篇》,应先知晓“海南黄花梨它会是什么模样”。】

【注2:在材料未表现出“显著非海黄”的特征前,读者切勿“按图索骥”,材料若未明显表达出特征,请严谨踏实,勿轻下结论。】

【注3:该系列出文较慢,素材多为作者实拍。】

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7)—仿冒木种(下):藤香木

(请读者先阅读《海南黄花梨认知系列(4)质感》四篇,底色、纹理、光泽、肉质四项是基础要素,对此四项有概念了,我写的东西你才能更好理解。)

仿冒木种品相与海南黄花梨品相相近,笔者早年曾就此出过文,而后此类仿冒木种销声匿迹,且一般知晓海黄基础特征后(认知篇系列)能具备基础分辨能力,故不再提及。

但近期发现此类木种又再次大量出现在直播间,冠以精品海南黄花梨之名售卖,出乎意料的销量颇丰,此类行径危害甚大!故专门开篇讲解。

(注:非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可经专业检验检测部门进行专业检测,落实其种属,其检测报告具完备法律效力,可作为维权依据。)

文章结构:释义—特征—图示—总结

上篇文章链接: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7)—仿冒木种(中):紫檀柳(紫檀瘤)

往期文章链接:公众号往期文章分类



释义

藤香木,此名称属个人自创类名称,非科学命名,应是最初用以冒充海南黄花梨的商家为掩人耳目所为,具体学名未知;

推测其属藤本类或灌木类植物;

主要产地据称为越南、缅甸及周边地区;

当前藤香木分两大类,简要概括,一类“一眼假”,一类“高仿真”。

一眼假看图即可,高仿真类图片难以判定,实物或也有难度。

本文以“一眼假”类展开讲解,极仿真类只能上图略作讲解,暂时没办法总结归纳。

注1:网络上称藤香木又名“树香木”,笔者就此名称查询,所得结果均极低相关性,此类情况通常见于该词汇非学术名称或通用俗称,与藤香木基本同属个人自创类词汇,不具备任何学术参考价值,仅作为代称使用。

注2:业内传闻两类藤香木属不同产区出品,但此类极仿真木种利润惊人,必然不可能有真实信息流出,故虽业内有此传闻,但没有参考价值,读者大致明白概念即可。



特征(一眼假类)


1、底色

藤香木底色主要以褐黑色、褐色为主,浅色系相对较少,黄金底几乎罕见;

藤香木底色通常因其品相与质感因素而显杂乱斑驳,观感上以“肮脏、浑浊、难以阅读其纹理特征及走势”为主。


2、纹理

烟花纹,属藤香木特有纹理,即“纹理似烟花炸开般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在珠子上表现极明显;

芝麻点,因其底色与肉质关系,故通常观感较差,多数芝麻点与烟花纹实为同类纹理,不过是表达不同或卖家叫法不同;

因其非属木本类植物,故其没有木本类植物特有的纹理特征,如对眼X纹、正心鬼脸、凤尾水波、闪电(网格状)水波、水波(似金丝楠条状水波)、密集规整且具完整生长趋势的顺纹等纹理。

注1:对眼X纹、正心鬼脸类纹理,需从树心处(年轮中央)取材,密集规整的顺纹需年轮规律的、大范围的层层套圈才能取纹;

而水波类纹理,需树体本身因重力压迫(凤尾、闪电、水波类)或扭曲堆叠所致,通常出现在树头部或树身弯折处;

上述纹理对树身本体物理特性(韧性、密度、硬度)及生长、结构特征都有要求,非藤本类或其他非木本类植物可表达,故藤香木基本不具备以上纹理结构。

(下图为海南黄花梨切面纹理,属典型木本类植物纹理特征图示)

3、质感(肉质)

藤香木通常棕眼较多,质感较差,观之常有疏松感,但克重却相对较高;

海南黄花梨的树根料(副根)亦有此类情形出现,但除树根外,其余部位出品材质均相对较好,且品相上常有较大差距,读者需切实分辨。


4、气味

部分成品带有类似降香黄檀的降香味,原材料较成品气味更加浓郁,香气上部分没有明显差别,部分带有水腥气(生涩味),气味表达不尽相同,没有显著特征,此特性不作为藤香木与海黄之差异。

(降香味无法具象化描述,读者知晓概念即可)

注:与多数读者想象中不同,海南黄花梨通常没有浓郁的香气,仅在原材料切割/打磨/燃烧时,香气表达较明显,成品则看形制:

若是密封类成品(如首饰盒、茶壶)或聚味型成品(如笔筒),在内部不经较多打磨抛光且空气流通相对较少,则香气较为明显;

若是手串、把件一类全面打磨抛光且全部暴露在空气中的,成品个把礼拜后即无香味表达;

只要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短则几日,长则个把月),无论原材料还是成品,基本都没有明显香气,需经切割、打磨、燃烧等手段处理后,香气才能短暂表达。

降香黄檀本就不属于“以香气表达为主”的材料,其优异之处在物理性能及品相上,香气只是锦上添花的小优点,玩家无需过多关注。



图示

图示将给出“一眼假”类图示及“高仿真”类图示并附注讲解。


一、

一眼假类

烟花纹,由中心向四周炸开的纹理,从纹理上完全看不出生长趋势,不具备木本类植物纹理特征,属最易辨认的藤香木纹理类型。

藤香木的芝麻点也多是在烟花纹之上的变种,仔细观察即可分辨。

在“一眼假”类目里算是略有难度的,瘤疤钉瘤疤花山峰类,这类品相在藤香木中属罕见精品类。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其肉质尚可(没有棕眼),纹理条条清晰,底色就图片和视频截图来看,没有特别诡异(一般玩家无法判断此类底色)。

问题在其纹理走势上:就算是瘤疤钉瘤疤花这类特殊纹理,在瘤疤本体之外的顺纹,也必然会表达出木本类植物纹理圈圈套叠的特性,不存在圈不是圈,圆不是圆,纹理乱长,全然无规律的表达。

这个素材,我六年专门为此写过文章:震惊!还能这样骗新手!—海黄的李鬼:藤香木

其中还有关于鉴定卡片、鉴定报告的一些说明,感兴趣可移步。

这种山峰水波与上面的瘤疤花瘤疤钉问题一样,部分纹理完全没有木本类植物特征。

就山峰纹本体而言,纹理过于密集,山峰角度过分尖锐,不符合海黄山峰纹特性。

(对海黄山峰水波特性不够了解的读者,可回看鉴别篇开篇—山峰水波纹那章,有详细图示)

“一眼假”类目中难度再高一些的,是小尺寸珠子的顺纹。

若不标注为藤香木,大部分玩家应无法分辨或将其视作越黄。

(部分商家确实把它当越黄卖,越黄售价比藤香木高)

还是一样的问题:纹理没办法表达木本类植物圈圈套叠的特性。

仔细观察,其每颗珠子纹理走势都不同,竖的、横的、斜的,胡乱交叉,无法做到“珠子纹理都朝同一方向展示”,整体观感凌乱。

究其原因,就是材料本体非木本类,因为没有规整的年轮纹,只能在歪七八扭的纹理中挑出看着比较像顺纹的地方取,做到规整难度较大。

海黄的小尺寸顺纹珠子,则基本都是纹理朝向一致且规整的表达。

“一眼假”类已基本展示。

以下高仿真类。

高仿真分两类,一类无法经图片、视频辨别,一类可以。



1、无法经图片、视频辨别类:

此类无法通过视频及图片准确辨认,仅向读者展示,读者知晓此类材料存在即可。

这切面和皮质,不是伙伴明确告知藤香木,我无法辨认。

这个壶是看着不太好,但看不出来是藤香木。

2、可经由图片、视频辨别类:

此类材料与一眼假类有共同特征,即:不表达木本类植物纹理特性。

即便因烂心而无法观察到完整年轮,亦可从周边完好处观察出纹理走势:

其明显未表达出“从圆心向四周规律扩散开”的纹理特征,即表示其非木本类植物。

(最后两图车成了珠子,又很难看明白了…)

总结

笔者目前尚未实际接触过高仿真类藤香木,暂不知其实物较之海南黄花梨实物有何具体差异。

(目前主要在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集散、销售,我们这儿没见到,这种假货利润太高,基本被部分商家垄断把持。)

但就笔者目前所接触到的所有图片和视频而言,除非其表达出明确的“不符合木本类植物的纹理特征”或“没有明确的海南黄花梨特征”,其余基本无法进行有效鉴别。

上图所示的高仿真无法辨认类,已具备全部木本类植物的纹理表达特征,有树心、有年轮,纹理规规整整,皮质和底色也都对,蜘蛛纹、正心鬼脸等等都有。

(尚未在高仿真藤香木上见过水波纹类)

笔者没有办法鉴别。

感觉像是另一个木种,为了掩人耳目,不让更多同行知晓其来历,所以也叫藤香木,但实际观感上和低端一眼假类藤香木已经不像是同类木种了。

或许其中有别的可能,如切面纹理有人为因素参与(画纹一类)或别的什么不为人知的操作,均未可知。

低端一眼假的藤香木,基本没有难度,即学即会;

高仿真类的,除专业检测外,没别的办法。

(进行专业检测可百分之百检测出藤香木)

如果你不想掏上千块钱的专业检测费用,那就少在东南沿海部分地区买一些报价不算贵的高等级品相,别图那个地区的性价比,你大概率是要吃亏的。


本篇完

来源:假正经的木头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