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进行时!清镇:稻花香里说丰年 五谷丰登谱新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23:44 1

摘要:今年,清镇市粮油专班从新品种推广、闲田整治、农药化肥的储备等方面联动出击,动员广大合作社、种植大户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目前,全市7.28万亩水稻已相继开镰,预计总产量达3.35万吨。

金秋九月,清镇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稻谷飘香,玉米金黄,果蔬满园,一幅欣欣向荣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稻浪滚滚,粮袋子稳稳的

走进红枫湖镇民乐村,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仿佛在向劳动者致敬。

今年,清镇市粮油专班从新品种推广、闲田整治、农药化肥的储备等方面联动出击,动员广大合作社、种植大户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目前,全市7.28万亩水稻已相继开镰,预计总产量达3.35万吨。

为了提高单产,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主推泰优808、野香优莉丝、野香优959等中早熟品种。在技术上,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增施钾肥、调减氮肥等,采取无纺布钵体苗育秧、合理密植、宽窄行移栽等措施,种植密度提高到了每亩1万窝至1.5万窝,基本苗控制在每亩2.2万株至6万株。

观游村机收水稻现场。

“麦格乡观游村长冲田坝今年又是大丰收。”清镇市种植业中心主任成元刚说,这一片田坝土层深厚,肥力较好,水源充足,有效灌溉率高,太适宜种植水稻了。

吴玉荣是观游村的种植大户,他从村民手中租赁80亩稻田,示范种植筑香19、泰丰优79、黔优1130等新品种。为了提高单产,他还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引入机械化育苗技术,采取增密、增钾、调氮等措施,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产栽培措施。9月19日,通过技术人员测产,稻田亩产达636公斤,丰收已成定局。

旱地新景,玉米大豆“一地双收”

在犁倭镇茅草村,年近60岁的陈启平笑着说,今年的玉米比往年都大。许多像他一样的村民,利用农忙时节回家抢收,田间管理则由家人照料。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为提高土地效益,清镇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25年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点23个,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推广播种施肥一体机、收获机等农机,集成配套复合种植、深施肥等关键技术,指导项目区参与主体落实技术措施,开展绿色高效生产,主推“3+2”“4+2”模式,即大豆3、4行,玉米2行,重点推广“3+2”模式。

2025年,无论是在湖城大地的坡地上,还是在旱地里,都见缝插针地种上了玉米和大豆,农机与农技齐上阵,真正实现了“一地双收”。更令人称奇的是,王庄乡的农户还用上了大型无人机运输玉米,破解了“山地运输难”的问题。

果香四溢,农特产品“百花齐放”

“今年产蟠桃20万斤、黄桃22万斤!”王庄乡小坡村支书助理刘韩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清镇市17.02万亩果园预计产量达12万吨。

王庄乡小坡村的蟠桃。

小坡村有果园基地800余亩,其中桃园基地300亩,种有黄桃170亩,盘桃130亩,今年清镇市产发集团带领部分村民对桃园土地、树型进行提质改造。

清镇市盛产水果,除小坡村的黄桃、蟠桃外,还有观游村的猕猴桃、红枫湖镇的葡萄、犁倭镇的“黄金李”等都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清镇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布局助农增收,目前有果园面积17.02万亩,投产面积15.35万亩。

绿色生态蔬菜基地。

作为“全省蔬菜产业十大生产基地县”之一,清镇市正按照“1+1+N”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了“一主一辅”两大农业主导产业板块,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2025年预计种植蔬菜38.22万亩次,产量62.53万吨,产值突破20亿元,主要种植品种有辣椒、白菜、甘蓝、萝卜等。

林下仿野生天麻测产现场。

另外,中药材种植也十分耀眼。金(山)银花、铁皮石斛、白芨、天麻、丹参、刺梨、鱼腥草等中药材种植也初具规模。2025年预计实现中药材种植5.7万亩,产量3.6万吨,产值达3.48亿元。在道地药材的发展引领下,实现药食同源,药旅同框,正在开发特色民族药相关产品等。

文旅融合,丰收节里乐开怀

“清镇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我家的茶叶也将会去参展。”清镇市红枫山韵茶场老板张为民高兴地说,这几年,他经营的茶叶也接二连三地吃上了旅游饭。

清镇市红枫山韵茶场。

目前,清镇市茶园总面积2.2万亩,投产面积1.65万亩,实现茶叶产量1150吨,产值3亿元。除红枫湖周边外,茶园还分布在犁倭、站街和新店等乡(镇),现注册有红枫山韵、茶界道、尘外仙芽等商标30多个。

丰收不仅体现在产量上,更体现在农民脸上的笑容里。清镇市将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耕乐趣,感受乡土文化。

红枫湖畔,茶旅融合渐入佳境。游客可以在茶园里亲手采茶、制茶,在湖畔民宿里品味茶香,体验慢生活的惬意。

从稻田到旱地,从果园到茶园,清镇的田野充满了希望与活力。今年的丰收,不仅装满了农民的“粮袋子”,更鼓起了大家的“钱袋子”,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通讯员 陈忠林

编辑 刘晓丽 杜琳娜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妮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