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天|完成从盖茨比到打工人的祛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23:49 1

摘要:明明口袋里装着莎士比亚的诗集,却不得不在地铁里麻木地刷着短视频;明明心里住着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灵魂,却每天为KPI焦头烂额。两座城市的雨,却从不会因为早晚高峰而停留。

纽约的雨从来不会为浪漫停留,西安也是。

当甜茶饰演的盖茨比,在暴雨中狼狈地追赶那场精心策划的约会时,他雅痞西装下的忧伤像极了我们这些自诩为文艺青年的牛马。

明明口袋里装着莎士比亚的诗集,却不得不在地铁里麻木地刷着短视频;明明心里住着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灵魂,却每天为KPI焦头烂额。两座城市的雨,却从不会因为早晚高峰而停留。在伍迪·艾伦的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中,盖茨比是个敏感又拧巴的富二代。一个周末,他应邀回到纽约,准备带上“新闻传播系”的优秀女友来一场纽约式约会。结果却遭逢一个突如其来的雨天,最终这对恋人分道扬镳。为了这次约会,盖茨比精心策划。他要去熟悉的餐厅吃饭,饭后去看展览。一路聊着艺术与诗歌,散步在纽约的傍晚。女友却有另一个清单。她需要去采访影视圈大佬,写一篇校刊稿件。采访过程中遭遇种种意外,于是电影开始围绕着这对恋人展开两条主线。盖茨比在文艺叙事中,依然在鸡尾酒吧中弹钢琴,有兴致所至的出镜,也为展览的一幅画而触动记忆。他遇见灵魂契合的交谈者,也撞见哥哥的婚姻困惑:不能结婚只是因为无法忍受未婚妻的笑声。女友在现实叙事中,仰慕大人物的光环,她心勃勃,想要获得入场券。可惜现实滤镜碎一地,她徒留狼狈而逃的尴尬,只好逃回盖茨比的住处。而当人们以为这是个“破镜重圆”的故事时,影片又出现了“欧亨利式”的结尾——盖茨比果断地点出了两个人的三观相悖,他义无反顾地跳下遮雨的马车,选择走入雨中,与相逢的老友来了一段“十分的吻”。神经病啊!!!

那些看似“般配”的伪命题,这个草台班子一样的世界——都是一次对人生的祛魅。

他看透了金钱买不来的灵魂共鸣,用一场存在主义的叛逆来抵抗这个灵魂被量化的时代。

他坚持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爱情的质量,而这种偏执在现代生活看来成为一种奢侈,当一切都变成"差不多就行"的将就,我们如何确认自己的存在不是一场误会的暴雨?

我们一边在朋友圈分享佩索阿的诗句,一边在深夜修改第三版PPT;我们一边嘲笑爆款短视频的肤浅,却为算法精准推送的内容熬夜到凌晨;我们厌恶"文艺青年"的标签,却又在无人处为一部小众电影泪流满面……


这种分裂,是精神秩序与现实规则之间的永恒拉锯。人人都是盖茨比,可鲜少人能最终在音乐钟下等来十分钟的痛吻。

不是因为那是电影,而是文青终于在月薪3500的西安学会了,真正的成熟不是放弃标准,而是在不完美的现实中,守护自己内心的钟摆。

来源:鱼哥每日穿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