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 AI 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直接推动先进封装技术 CoWoS 进入 “产能狂奔” 阶段。据摩根大通最新预测,台积电作为全球 CoWoS 产能核心供给方,2026 年底产能将达 95K / 月,2027 年进一步攀升至 112K / 月,较此前预期大幅上修
行业核心驱动:CoWoS 产能爆发与 CoPoS 技术崛起的双重共振
CoWoS 产能扩张:AI 算力竞赛下的必然选择
全球 AI 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直接推动先进封装技术 CoWoS 进入 “产能狂奔” 阶段。据摩根大通最新预测,台积电作为全球 CoWoS 产能核心供给方,2026 年底产能将达 95K / 月,2027 年进一步攀升至 112K / 月,较此前预期大幅上修,这一数据背后是两大需求引擎的强力拉动:
传统巨头持续加码:NVIDIA(GPU 芯片)、AMD(数据中心芯片)、Broadcom(交换芯片)等企业为满足 AI 服务器算力需求,不断扩大高端芯片产能,而这类芯片对 CoWoS 封装的依赖度超过 90%。
CSP 巨头跨界入场:Meta、OpenAI 等云计算服务(CSP)企业为降低算力成本、提升定制化能力,纷纷自研 ASIC 芯片(专用集成电路),这类芯片同样需要先进的 CoWoS 封装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剧了 CoWoS 产能缺口。
CoPoS 技术突破:玻璃基板成下一代封装 “关键钥匙”
在 CoWoS 产能扩张的同时,封装技术迭代也进入关键期,玻璃基板凭借性能优势,成为 CoPoS(玻璃载板封装)技术的核心载体,其替代传统有机载板的逻辑已得到行业验证:
技术成熟度加速提升:台积电与日月光已联合搭建基于 310mm×310mm 玻璃基板的 CoPoS 工程生产线,完成关键工艺测试,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 “最后一公里” 已打通,预计 2027 年正式应用于 GPU、AI 芯片等高端领域。
性能碾压传统材料:相较于目前主流的 ABF(味之素积层膜)、BT(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有机载板,玻璃基板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热稳定性更强,可承受芯片高功率运行时的高温,降低热失控风险;
二是平整度更高,能减少芯片封装时的对位误差,提升良率;
三是信号传输损耗更低,可满足 AI 芯片高频、高速的数据传输需求,完美适配下一代算力芯片性能升级。
市场空间测算:从 “0 到 1” 到 “万亿赛道” 的成长路径
玻璃基板:从 “国产空白” 到 “千亿增量”
目前全球玻璃基板市场仍由日本旭硝子、美国康宁等海外巨头垄断,国内渗透率不足 1%,但随着 CoPoS 技术量产,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短期(2026-2027 年):按台积电 2027 年 112K / 月 CoWoS 产能测算,若其中 30% 采用 CoPoS 技术,对应玻璃基板需求约 120 万片 / 年,按单片玻璃基板均价 500 美元计算,短期市场规模约 6 亿美元(约 43 亿元人民币),国内企业若抢占 30% 份额,可分得约 13 亿元市场。
长期(2030 年):随着 AI 芯片渗透率提升,预计全球高端封装市场中 CoPoS 技术占比将达 50%,对应玻璃基板需求超 500 万片 / 年,市场规模超 25 亿美元(约 180 亿元人民币),若国产替代率提升至 50%,国内市场空间将超 90 亿元,较短期增长近 7 倍。
来源:全产业链研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