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骨转移伴疼痛的早期快速镇痛治疗1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22:40 3

摘要:患者李某,女性,52岁,以“咳嗽3月,发现肺占位1周”就诊,入院查体:右锁骨上触及淋巴结,约2*3cm,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完善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诊断:①右肺中叶恶性肿瘤(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cT3N3M1 IV期 肝、骨、淋巴结)

作者:张均辉 余慧青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老年肿瘤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者李某,女性,52岁,以“咳嗽3月,发现肺占位1周”就诊,入院查体:右锁骨上触及淋巴结,约2*3cm,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完善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诊断:①右肺中叶恶性肿瘤(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cT3N3M1 IV期 肝、骨、淋巴结)②疼痛(混合型疼痛 骨转移性癌痛)。治疗上早期快速镇痛治疗,保证后续抗肿瘤治疗(姑息性减症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的实施。该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依从性提高,按计划抗肿瘤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李某,女性,52岁,以“咳嗽3月,发现肺占位1周”就诊。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背部胀痛,NRS 2-3分,多次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差。上述症状逐渐加重,2022-03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提示:①右中肺团块影,②右第2肋骨改变;考虑肺癌转移伴病理性骨折。为求进一步检查治疗,于2022-04到我院就诊。

二、检查

1.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KPS 80分,NRS 2-3分,右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约2*3cm,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2.影像学检查

1)胸部、上腹部增强CT:①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约5.9*2.1cm,考虑肿瘤性病变;②双侧锁骨区、纵隔、右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转移?③肝脏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可能;④T2椎体骨质破坏,转移?;右侧第2肋骨骨质不连续,周围增多软组织影,考虑转移可能。

图1 胸部、上腹部增强CT

2)全身骨扫描:全身骨多处以上显像浓聚伴融合区骨质改变,考虑多发骨转移可能性大。

3)颈胸腰椎MRI增强:颈胸腰骶椎、胸骨、肋骨多发异常信号,转移瘤可能;L1、5锥体后方可疑软组织影,硬膜囊受压。

图2 颈胸腰椎MRI

4)头部MRI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3.病理学检查

(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组织)(病理号:K22-04793):符合转移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CKpan(+),TTF-1(+),Napsin A(-),p40(-),p63(-),SYN (+),CGA (少量+),CD56(+),Ki-67(约85%),CD117(+),p16(+),Rb(-),p53(约10%+)。

图3 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组织病理(HE×100)

三、诊断

1.右肺中叶恶性肿瘤(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cT3N3M1 IV期 肝、骨、淋巴结)

2.疼痛(混合型疼痛、骨转移性癌痛)

四、治疗

患者入院时合并疼痛,NRS2-3分,尚能忍受,入院后疼痛逐渐加重。入院第6天,患者疼痛明显加重,NRS3-6分,影响患者情绪及治疗积极性,此时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骨转移癌痛,诊断明确。患者已无手术指征,经多学科会诊建议给予制动、支具外固定、双磷酸盐骨治疗;患者无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禁忌,根据NCCN指南,可给予一线EP方案化疗联合PDL-1免疫治疗;同期椎体可行姑息性减症放疗。病程中积极止痛对症治疗,以确保抗肿瘤治疗顺利实施。

与家属沟通后,及时给予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考虑患者非阿片药物耐受,初始予以氢吗啡酮注射液0.1mg/h持续皮下泵入,PCA负荷量0.2mg/bolus,锁定时间:30min。经过2天的剂量调整,到入院第8天调整为氢吗啡酮注射液0.2mg/h持续皮下注射,PCA负荷量0.4mg/bolus,锁定时间:30min,全天爆发痛降至3次以下,NRS 0-2分,疼痛明显缓解。

患者疼痛缓解后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2022-04-25给予阿替利珠单抗免疫治疗,2022-04-26给予EP方案第1周期化疗,同时腰4、5及部分髂骨病灶姑息减症放疗已实施。化疗及免疫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全天无爆发痛,NRS 0-2分,入院第12天停PCA治疗。通过计量换算,改吗啡缓释片30mg q12h止痛治疗。2022-05-12放疗结束。患者咳嗽、疼痛明显好转出院。院外继续吗啡缓释片30mg q12h维持治疗,疼痛控制良好。

五、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患者2周期化疗及免疫治疗后复查CT:疗效评价PR。4周期抗肿瘤治疗前评估,2022-07-07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完善动态心电图,肿瘤心脏病多学科会诊:建议美托洛尔对症治疗;暂无抗肿瘤治疗绝对禁忌。但患者明确拒绝免疫治疗及化疗,劝阻无效,患者放弃进一步抗肿瘤治疗。目前院外继续口服吗啡缓释片30mg q12h止痛治疗,疼痛控制良好。

讨论

癌症疼痛可以出现在肿瘤患者发病的各个阶段,可以是肿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也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1]。癌症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体验,从人的躯体到社会、心理变化,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影响治疗依从性[2]在21世纪初,随着早期姑息治疗服务的建立,有些国家甚至简化了开阿片类药物的处方,使患者门诊口服吗啡成为可能[3]。更多的学者认为姑息治疗应贯穿肿瘤诊治的全过程,早期姑息治疗可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强度和功能幸福感指数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4,5]。因而,针对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目前仍然遵循WHO三阶梯镇痛原则,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解决疼痛问题,故目前有学者提出第四阶梯止痛内容。包括临床医生和患者可以共同制定一项计划,让患者在可忍受的疼痛水平下独立、正常地生活[6]。

PCA是一种经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身体情况,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再交由患者“自我管理”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有研究表明[7],在癌症疼痛患者中使用PCA是安全有效的,而很少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采用胃肠外途径,例如静脉和皮下PCA 给药及时、起效迅速,可降低医务人员负担,患者也可以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8]。另一方面,患者居家就可以完成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在当前医疗环境中亦可缩短住院平均日,节约医疗资源。氢吗啡酮于2019 年被NCCN成人癌痛诊疗指南推荐用于癌症患者PCA镇痛。氢吗啡酮是纯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5~8倍,且引起的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比吗啡少[9]。

综上所述,针对癌症中晚期伴疼痛患者,早期姑息镇痛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必需,镇痛与抗癌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早期姑息镇痛治疗联合标准抗肿瘤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5]。依据早期姑息治疗理念,根据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手段,早期PCA镇痛治疗,特别是有姑息性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指征时,更体现癌症疼痛的个体化的规范治疗。通过早期快速镇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保证了后续抗肿瘤治疗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最终临床获益。

专家简介

余慧青 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老年肿瘤科主任

临床营养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癌痛整合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调节治疗专家协作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重庆分会副主委

国家卫健委疼痛质控中心癌痛专家组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MDT、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分会副主委

重庆抗癌协会化疗副主委

重庆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参考文献:

[1] 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Jan.2019,Vol.17,No.1.

[2] Filipponi, Chiara., Filipponi, Chiara., Masiero, Marianna., Masiero, Marianna., Pizzoli, Silvia Francesca Maria..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ncer Chronic Pain Experience: A Narrative Review. 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2022, .

[3] Lohman, Diederik., Abidjanova, Nigora., Amiryan, David., Gherman, Liliana., Kiknadze, Nino.. Progress Update: Development of Palliative Care From 2017 to 2020 in Five Countries in Eurasia.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2022, .

[4] Shih, Hsiu-Hua., Chang, Hsiu-Ju., Chang, Hsiu-Ju., Huang, Tsai-Wei., Huang, Tsai-Wei.. Effects of Early Palliative Care i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2022, :10499091221075570.

[5] Strang, Peter.. Palliative oncology and palliative care. Molecular oncology, 2022, .

[6] Paice, Judith A., Portenoy, Russell., Lacchetti, Christina., Campbell, Toby., Cheville, Andrea.. Management of Chronic Pain in Survivors of Adult Cancers: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6, 34(27):3325-45.).

[7] Nijland, Lisa., Schmidt, Pia., Frosch, Michael., Wager, Julia., Hübner-Möhler, Bettina.. Subcutaneous or intravenous opioid administration by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in cancer pai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018, 27(1):33-42.

[8] 金玉龙,吴密璐,张宁,刁银卓,吴静.静脉和皮下自控镇痛在难治性癌痛中的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21,27(10):191-194.

[9] Liu Y,Yang L,Tao SJ.Effects of hydromorphone and morphine intravenous analgesia on plasma motilin and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ysterectomy.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8,22( 17) : 5697-5703.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骨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