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刚过一半,新能源圈就被一份文件搅得鸡飞狗跳——国家能源局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业内都叫它“1192号文”。别看名字满是“官话”,实则像一把尺子,把“自发自用”的新能源项目划了个明明白白:有的项目能接着省电费,有的却要多交1
9月刚过一半,新能源圈就被一份文件搅得鸡飞狗跳——国家能源局发的《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业内都叫它“1192号文”。别看名字满是“官话”,实则像一把尺子,把“自发自用”的新能源项目划了个明明白白:有的项目能接着省电费,有的却要多交10%-20%成本,甚至可能被叫停。今天用3个真实案例,给大家掰开揉碎讲清楚,你家的光伏、风电项目会不会受影响。
一、案例1:工厂屋顶装光伏,为啥老板拍腿说“虚惊一场”?
山东淄博有家做陶瓷的工厂,2023年在厂房顶装了10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平时发电优先供自己车间用,用不完的再卖给电网,一年能省20多万电费。
1192号文出来那天,老板看到“要收月度容量电费”“全社会平衡自用电量”这些话,当场就慌了:“难道我这光伏要白装了?”赶紧找电力顾问解读,结果人家一句话让他放了心:“你这项目不算‘就近消纳项目’,政策管不着。”
为啥?文件里明确定义了“就近消纳项目”的核心——得是电源、储能打包成一个整体,连到公共电网,还得靠新能源当主要电源。像工厂屋顶光伏、农村家庭光伏这种“小打小闹”的分布式项目,既没配储能,也不是“主要电源”,根本不在新规管控范围内。
这就好比:你在自家阳台种了点菜,自己吃不完偶尔送邻居,不算“商业种菜”;但要是租了整片菜地,配了灌溉设备,专门给餐馆供货,那就要按规矩办了。现在的普通分布式光伏,就属于“阳台种菜”的范畴。
二、案例2:园区搞“绿电直连”,为啥要多交8万/月电费?
再看江苏苏州的一个工业园区,去年搞了个“绿电直连”项目:建了5000千瓦的风电+2000千瓦的储能,专门给园区里的10家电子厂供电,号称“自发自用、不占电网资源”,一开始还挺得意。
结果1192号文落地后,园区负责人一算账傻了眼:按照新规,他们这项目属于“就近消纳项目”,得交两笔钱:
第一笔是容量电费,按接入电网的容量算,他们5000千瓦的风电,每个月要交4.5万;
第二笔是系统运行费+输配电费,根据“全社会平均负荷率”测算,他们园区用电负荷不稳定,每个月还要多交3.5万。
加起来一个月多掏8万,一年就是96万,之前算的“省电费”全给吐回去了。
更关键的是,新规还卡了个门槛:“绿电直连项目自用比例得超60%,还得占总用电量的30%”。这园区里有两家工厂是三班倒,晚上用电多,风电晚上发得少,经常要从电网补电,很可能达不到“自用60%”的要求,到时候要么整改,要么干脆不让用。
这事儿给所有想搞“绿电直连”的企业提了个醒:别光盯着“省电费”,新规下得先算清楚“要交多少钱”。
三、案例3:矿区离网光伏,为啥反而成了“香饽饽”?
和苏州园区相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个煤矿,去年建了3000千瓦的离网光伏+储能项目,专门给矿区的开采设备供电,因为完全不连公共电网,一开始还担心“政策不认可”。
1192号文出来后,煤矿负责人反而笑了:文件里明确说“完全离网的项目,免交系统运行费和输配电费”,他们这项目正好符合要求。之前算下来,离网光伏发一度电成本比从电网买便宜1毛2,现在不用额外交钱,一年能多省150多万。
更惊喜的是,煤矿属于“高耗能行业”,现在地方政府对用绿电的高耗能企业有补贴,他们凭着这个离网项目,还申请到了每吨煤10元的绿色补贴,相当于又多赚了一笔。
这案例说明:新规不是“一刀切”,而是“分情况对待”——完全不占公共电网资源的离网项目,反而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四、新规核心:搞懂3个问题,就知道自己会不会受影响
看完3个案例,可能有人还是懵,其实只要搞懂这3个问题,就能判断自家项目的处境:
1. 你的项目是不是“就近消纳项目”?
记住两个关键词:“电源+储能打包”“连公共电网”“新能源是主要电源”。普通分布式光伏、家庭光伏,只要没配储能,或者不是“主要电源”,就不算。
2. 要是属于“就近消纳项目”,要交哪些钱?
主要是两笔:
- 容量电费:按接入电网的容量算,比如1千瓦每个月收9元,1000千瓦就是9000元/月;
- 系统运行费+输配电费:和“全社会平均负荷率”挂钩,负荷率越高(用电越稳定),交的越少,反之越多。
3. 有没有“豁免权”?
只有一种情况能豁免:完全离网,不连公共电网。像内蒙古煤矿那样的项目,就不用交额外费用。
五、未来信号:普通光伏业主也要注意这2件事
虽然现在普通分布式光伏不受影响,但新规也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值得大家关注:
1. 电力交易越来越规范
文件里提到“电力交易中心要登记、结算自发自用合同”,这意味着未来“自发自用”的每一度电,都可能被记录在案,后续会不会加其他费用,还不好说,得留意政策变化。
2. 储能会越来越重要
“就近消纳项目”必须配储能,离网项目也得靠储能稳定供电,未来想做新能源项目,尤其是稍微大一点的,配储能可能会成为“标配”。
结语:新规不是“打击”,而是“划边界”
很多人看到1192号文就觉得“新能源要完了”,其实不是。新规的本质,是给不同类型的新能源项目“划清边界”:
- 不占公共资源的离网项目,给红利;
- 占用公共资源的绿电直连项目,按规矩交钱;
- 普通小项目,暂时不影响。
对新能源从业者来说,现在不是“钻空子”的时候,而是要根据新规调整方向:想省成本,要么做完全离网项目,要么把自家项目的负荷率提上去(用电更稳定),这样交的钱才会少。
最后问一句:你家是做分布式光伏,还是绿电直连项目?新规对你有影响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情况!
来源:汽车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