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直播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目前已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出台。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直播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线下和电商购物方式相比,直播电商有明显的优势,比如高互动、高感知性,但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最为消费者诟病的便是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问题。直播间宣传的产品和收货后的产品不一致、山寨产品、产品质量差等成为投诉热点。
作为新兴业态,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重塑了商业生态和产业链,因此合规治理措施也需要“量身定做”,更具针对性。《办法》将进一步明确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形成监管执法闭环,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同时,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直播电商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正在加快推进起草制定。
构建良好的直播电商行业生态,离不开平台企业和商家的合规运营。平台企业应依法履行平台内经营者资质审核义务,定期开展核验更新和动态监测,确保入网经营主体身份信息真实有效,依法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采取措施。而商家则需要对商品或服务的经营主体以及性能、功能、质量、来源、资格资质、销售情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做出真实可靠的呈现。
监管、平台、商家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和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无忧下单,让直播电商走得快、走得稳、走得远。(央广网评论员 邵蓝洁)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