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去年开始,白桦树汁凭借自身的健康属性在社交平台上快速走红,“解酒神器” “熬夜救星”等多个标签上身,这瓶“树汁”的身价迅速飙升,被称为“东北神水”。
2025年,被誉为“液体黄金”的白桦树汁彻底爆发。
从去年开始,白桦树汁凭借自身的健康属性在社交平台上快速走红,“解酒神器” “熬夜救星”等多个标签上身,这瓶“树汁”的身价迅速飙升,被称为“东北神水”。
它的走红一开始仅限于直播间内,主播们高举稀缺、营养、健康的大旗,将白桦树汁捧上了神坛,并逐渐引发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而到了今年,白桦树汁的风越刮越猛,不仅从线上火到了线下,进驻各大精品商超、便利店内,还吸引了一大波品牌入局,农夫山泉、汇源等知名品牌纷纷加码这一新兴赛道,进一步加快了行业洗牌进程。
而当“白桦树汁”真的成为被所有人都认证的“热门赛道”后,它的市场反馈,却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爆火赛道背后的“冷”-
从去年到今年,相信所有饮品行业的从业者都听说了“白桦树汁”的大名,各种市场报告也在告诉我们,这一市场增长十分迅猛,同比激增800%等等,还有社交平台上的各种吹捧,什么液体黄金、中年男人必备,再加上越来越多知名品牌的入局,因此,很多人就认为,这是一条潜力无限的赛道。
但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市场根本不买账。
经销商听到就摇头?摆上货架也没人买?动销艰难...这些,都是现在许多白桦树汁商家的常态。
那么,为什么看似火热的白桦树汁在市场却面临着如此“冷遇”呢?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接下来,饮品营销就从多个角度来为您分析一下,白桦树汁赛道背后暗藏的隐忧。
·风口陷阱
很多白桦树汁厂家现在所经历的,事实上是自己踏入的一场典型的“风口陷阱”。
众所周知,饮品市场从来不缺少热门赛道,不说远的,就近两年的无糖茶和椰子水,就吸引了多少品牌入局,去年的千茶大战如火如荼、今年的九块九椰子水同样是一瓶接一瓶,但最终能留下来的有多少?能被市场和消费者记住的又有多少呢?大部分品牌都是“大浪淘沙”里的“沙”。
很多品牌都有一个误区,认为选择大于努力,于是看到一个热门赛道就进去,随便找一个代工厂做一批货,再砸钱做一波营销,然后就可以坐等收钱了...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雷军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飞猪理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不过,虽然风口依旧存在,但时代变了,市场竞争加剧下,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品牌都想做那只“猪”,但可能一千头猪里,只有一只能飞起来。
这种打法或许几年前还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市场整体的“理性回归”,无论是渠道还是消费者都变聪明了,这种只知道追风口的策略已经失效了。
此前在与一位经销商聊天的时候,他表示,“现在选品,不仅要看产品和品牌给的政策,还要观察这个品牌有没有在认真做事。”“没有主打单品的不做、没有稳定合作对象的不做、产品矩阵混乱的不做”,他透露,立下这样的标准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
“现在很多品牌没有具体规划,只想赚块钱,酷爱追风口,搞一锤子买卖,可能这条线近期看不到收益就立刻砍掉,后果还得经销商自己来承担。”
品牌方无法让经销商信任,自然也无法得到经销商的帮助,那么,由此也就能引出问题的核心,品牌推出的产品,真的能打吗?
·白桦树汁乱象
白桦树汁走红的太快了,标准都没能跟上,目前,白桦树汁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地方政府对于桦树液采集的管理办法,这也导致目前市面上的白桦树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难以管控。
在某投诉平台上,有几十条关于白桦树汁的投诉,有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100%白桦树汁”,实际上是“白桦树汁饮料”,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除此之外,勾兑的情况也不少,据饮品营销了解,目前市面上的许多所谓“纯白桦树汁”,其实也上了不少科技,一些厂家为了节省成本,用的都是冻汁原料,而这种原料在解冻时,其中休眠的微生物会复苏,从而导致汁液变质产生异味,那么为了掩盖这种异味,很多工厂就会选择在其中加入一些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和,再标上100%白桦树汁的字样,提价卖出去。
这种乱象显然已经违背了消费者选择“白桦树汁”的初衷,毕竟,谁想用液体黄金的价格买回去一瓶添加剂拉满的小甜水呢?
不过,目前来看,市场正在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9月22日,2025黑龙江白桦树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伊春召开,会议发布了《白桦树汁分级标准》等多项行业标准,旨在推动白桦树汁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随着标准的施行,或许这种行业乱象将逐渐消失。
·市场接受度
白桦树汁从走红开始就始终伴随着争议,尤其是其被品牌大力宣传的诸多功效,一直饱受“智商税”的争议,不少消费者认为,所谓“解酒神器”“熬夜救星”等功效缺乏科学依据,更多是品牌方的营销噱头。这种质疑声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导致部分潜在消费者对白桦树汁持观望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白桦树汁的口感和饮用场景也限制了其市场接受度。相比传统饮品,白桦树汁的味道较为独特,部分消费者难以适应,尤其是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口感丰富、符合个人偏好的产品。同时,白桦树汁的定位偏向健康养生,但实际消费场景中,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特定需求下饮用,日常饮用频率较低,这也影响了其市场渗透力。
更关键的是,价格因素成为阻碍市场接受度提升的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白桦树汁的价格普遍偏高,远超普通果汁或功能饮料,但消费者对其核心价值的认知仍停留在“尝鲜”阶段,缺乏持续消费的动力。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白桦树汁虽然热门,但其在市场上仍旧处于“教育”阶段,要想真正成为被大众认可的“国民饮料”,还需更多努力。
-写在最后-
在饮品营销看来,白桦树汁其实依旧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暂未出现极具代表性的品牌和产品,整个行业尚未形成稳固的消费认知和成熟的商业模式。
尽管资本和品牌纷纷涌入,试图抢占先机,但市场教育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标准缺失等问题,仍在制约着这一赛道的长期发展。
因此,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现在都持观望态度,在此背景下,白桦树汁要想真正打破市场“冷遇”的局面,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毕竟,消费市场从来都没有什么更好做的“风口”,品牌想要川渝周期、找到增量?最终还是要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转自饮品营销
来源:小维料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