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坐落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的“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计算机科学等15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拥有数学等5个拔尖计划2.0基地;软件工程等74个国家和省级一
坐落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的“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计算机科学等15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拥有数学等5个拔尖计划2.0基地;软件工程等74个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覆盖除新工科专业以外的所有招生专业。学校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超55%。
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潜器、长征5号运载火箭、“天问一号”火星车、“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智能化工染料、高性能工程塑胶……从国之重器,到大国工程,都可以看到大工人的身影。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赵楠教授,正式受邀担任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的领域编委,负责网络服务管理与绿色通信方向的稿件评审。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赵楠教授个人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大连理工大学在通信领域深厚学术底蕴和强大科研实力的有力见证。
该期刊作为IEEE旗下通信技术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标杆性综述期刊,年发文量严格控制在80篇以下,录用率不足20%,全球仅设15位领域编委,入选者需在相关领域具有系统性突出贡献及国际公认的学术领导力。赵楠教授的入选,使中国大陆单位学者在该期刊编委会中的代表人数增至2席。
赵楠教授长期深耕于无线通信与网络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他曾受邀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多家国际顶级期刊的编委或客座编委,始终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积极发声,持续传递中国通信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扩大了中国学者在国际通信学术治理中的话语权,充分展现了大工学者的学术风采与责任担当。
赵楠教授此次入选,使中国大陆单位学者在该期刊编委会中的代表人数增至2席,为中国通信领域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大工教师长期活跃于国内外重要学术平台,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影响力:赵楠教授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卢湖川教授在微软学者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列计算机视觉领域前列,多位教师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指委、中国电子学会等各类国家级学术组织中的重要职务。
一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坚持改革创新,以学科专业调整为主线,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队伍建设“三位一体”改革为核心,建立与国家需求相适配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打造“思政引领、学域培养、书院育人、主微兼修、智创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特别是作为学校传统学科之一,通信学科长期以来得到学校前瞻性的布局与系统化的资源支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振兴电子信息产业为己任,建设了包括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高层次科研与实验平台,持续构建“学术研讨-创新协同-人才培育”的发展模式。
同时,学院积极参加首届电子信息本科人才培养大会,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和培养质量。如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面向未来,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聚焦通信领域布局6G、人工智能与通信融合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创新高地。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支持学者参与国际学术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