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连无人机巨头大疆也跨界加入,倒逼石头、科沃斯等企业拓展业务,石头计划造洗衣机,科沃斯除草机海外热销,追觅则进军冰箱、空调等领域,却发现其他家电行业同样内卷,汽车行业成了为数不多的增量选择。
造扫地机的追觅要造车了,并且号称将对标豪车品牌布加迪威龙,造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豪华电车。
我看到这消息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造车真那么容易吗?未来会不会哪一天看到老乡鸡和南极人也要去造车?
不过,扫地机企业造车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另一个扫地机品牌石头科技的老板已经造过车。
在石头科技上市之后,他感慨自己已经攀登到了人生巅峰,需要另一个梦想来支撑驱动力和目标感,于是一头扎进了汽车行业。
追觅进军汽车行业,背后有三大核心原因。首先是家电行业竞争过于激烈。
以扫地机器人领域为例,曾有数百企业入局,但市场规模有限,如今头部企业占据90%份额,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就连无人机巨头大疆也跨界加入,倒逼石头、科沃斯等企业拓展业务,石头计划造洗衣机,科沃斯除草机海外热销,追觅则进军冰箱、空调等领域,却发现其他家电行业同样内卷,汽车行业成了为数不多的增量选择。
其次,造车能为品牌 “抬咖位”。
追觅宣称要造世界最快的车,即便销量不高,只要产品落地,品牌形象就能提升。参考小米,此前受 “低价” 标签困扰,造车后成为资本热点,市值一年涨万亿。
即便追觅最终未能造车,宣布消息也能引发热搜,相当于免费广告,让大众对 “扫地机公司造跑车” 产生高端认知。
最后,中国汽车产业链成熟降低了造车门槛。
如今中国车企数量多,产业链完善,发动机、底盘重要性下降,车载冰箱、智能屏幕等领域技术突破不断,甚至有人换屏幕、改前脸就宣称造车。
追觅在全员信中表示 “站在中国制造巨人肩膀上”,意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组装生产,且其早在2013年就有造车计划,目前造车团队超千人。
抛开梦想和激情,理性探讨造车,它真的是好生意吗?
造车绝非轻资产行业,从研发试验、样车制造到工厂量产,全程需百亿级资金支撑。
小米造车四年,仅研发就投入130亿,叠加人工与工厂建设,总花费超300亿;蔚来、小鹏两家新势力,从研发到车辆下线,几年内累计投入五六百亿;即便是初期成本较低的理想,如今每年研发投入也突破120亿。而追觅目标是 “造世界上最快的车”,即便借鉴行业经验降低试错成本,保守估计三年研发投入也需100亿起步。
但追觅能否承担这笔开支?其去年总收入仅150亿,今年业绩虽有增长,可一年两三百亿的营收要支撑每年大几十亿的造车支出,难度极大。
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石头科技近三年营收从66亿增至120亿,近两年净利润约20亿,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却暴跌四成,账上现金及理财储备仅60多亿;科沃斯近两年营收稳定在160亿左右,利润不足10亿,2024年账上现金及等价物仅52亿。
对这类企业而言,原有业务需资金周转,涵盖贷款利息、数千员工薪资、研发生产等开支,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现有运转,若要造车,必须通过融资解决资金缺口。
即便融资顺利,造车成功的概率依旧渺茫。过去十年,中国有数百家造车公司倒闭,累计亏损超万亿。
不少企业在资本火热时仅凭 PPT 入局,喊着 “为梦想窒息” 的口号,却连车的雏形都未见到便耗尽资金。
很多人低估了造车难度,误以为像资本扎堆拍电影般 “有钱就能成事”,却不知汽车关键部件研发动辄十亿起步,技术门槛与资金消耗远超普通行业。
退一步讲,即便车能造出来,也只是挑战的开始。石头科技老板推出的极石汽车,以 “车载马桶” 为噱头出圈,上市两年仅售出一万多辆,远未达到新势力 “年销十万辆生死线”,基本宣告项目失败。
哪吒汽车曾在 2023 年卖出近13万辆,可2024年因策略失误销量暴跌,最终资金链断裂、破产重整。
即便头部新势力 “蔚小理”,也仅有理想刚实现盈利,蔚来、小鹏累计销量超80万辆,至今仍深陷巨额亏损。
就连被新能源车主视为 “精神图腾” 的特斯拉,也从2003年创立到2020年才实现全年盈利,17年间研发与资本开支超1200亿人民币。
多数造车企业连17个月都难以存活。更关键的是,汽车行业利润微薄:特斯拉毛利率已从25%降至18%,中国车市因价格战,2024年行业整体毛利率仅4%。
而扫地机行业毛利率普遍超40%,汽车利润连扫地机的零头都不及。且追觅想从扫地机转型造豪车,逻辑本身存在漏洞。
劳斯莱斯因飞机发动机技术过硬,造汽车发动机才被信任;但消费者不会因 “扫地机做得好”,就选择购买该品牌的跑车。
造车虽市场规模大、想象空间足,却是条 “九死一生” 的路:前期百亿投入压得资金链紧绷,随时面临倒闭风险;车辆量产后面临海内外品牌价格战;即便存活下来,毛利率也不足扫地机一半,盈利遥遥无期。
造车需要敬畏之心,而非赌徒式的冒险。无视风险的玩家,消耗的是投资者信任,透支的是行业未来,甚至可能危及普通人的生命安全。
这一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全的宏大工程,不该仅凭 “梦想” 之名仓促启程,唯有扎根实业、尊重规律,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小蔓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