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19.7岁年龄中位数:企业的下一个增长蓝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6:18 2

摘要:现在社会变老这事,企业都在愁去哪找新商机,好多人一琢磨,就往越南这类东南亚国家、墨西哥那边跑,要么就是中东。

现在社会变老这事,企业都在愁去哪找新商机,好多人一琢磨,就往越南这类东南亚国家、墨西哥那边跑,要么就是中东。

但说实话,有个地方特容易被忽略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之前看刘润老师去肯尼亚考察,回来还开了四小时直播,聊的全是非洲的机会,看完才觉得,这地方可能真是未来的关键。

之前看麦肯锡画的全球工作年龄人口趋势图,一眼就能看明白,发达经济体比如咱们国家、美国、欧洲,2009年就见顶了,之后能干活的人就慢慢少了。

东南亚、印度那些地方看着还行,可也就撑到2030年,就撒哈拉以南非洲,能一直涨到2080年才见顶,这意味着啥?最少55年的人口红利啊!

老实讲,我查肯尼亚数据的时候吓了一跳,他们年龄中位数才19.7岁,咱们国家都40.1岁了。

走在肯尼亚街上,满眼都是年轻人,五千多万人里一半以上都是,这要是做买卖,不管是招工人还是找消费者,不都有得选?

本来想觉得人口多不一定有用,后来发现人家是年轻人口多能干活还能花钱,这跟老龄化社会比,优势太明显了。

世界银行之前有数据,撒哈拉以南非洲劳动人口每年都在涨,比全球平均水平高不少,等2030年其他地方没人了,这儿还能有年轻人干活,你说这商机能小吗?

但光有人口红利也没用,去非洲做生意,要是心态不对,很容易栽跟头,好多人一去就想,咱们有14亿人的市场经验,把模式搬过去就是降维打击,可老实讲,这想法真错了。

非洲根本没有十几亿人的统一市场,五十多个国家,几十种语言,几百种文化,连部落都不一样。

就说肯尼亚,几十个部落,可能隔条河,两边喜欢的东西就差远了,马赛族爱穿鲜艳的红色,基库尤族就喜欢现代化的东西,比如用房子、教育显身份。

之前麦当劳在南非加咖喱羊肉,到埃塞俄比亚就因为牛肉得罪人,这就是没摸清当地情况,你要是把中国一套模式全搬过去,不是水土不服才怪。

还有人力成本,肯尼亚平均月薪才1500块,看着便宜吧,可问题不少。

约好一点开会,两点能到就不错,做事还慢,沟通得把每一步说清楚,不然他们就只做一步,还问你“没说啊”。

如此看来,想拿低人力成本,就得付高管理成本,比如得知道员工的部落背景,别把有世仇的放一块。

还得用荣誉奖励,给张奖状比发几百块奖金管用,本来想觉得管理都一样,后来发现非洲得按当地规矩来,不然人都留不住。

还有政府那边,人家不想要只来卖货的,就想让你建厂,带技术带设备,不然关税能吓死你,100万的化妆品,税费就得68万。

很显然,这是想用市场换技术,还逼你雇本地人工作签证要三四万,比本地中层月薪还高,你说选哪个?

怎么在非赚钱

避开这些坑之后,到底怎么在非洲把生意做起来,其实当地有不少成功例子,能学不少招。

非洲很多地方是二元经济,就说肯尼亚,10%的人在正式经济里,有合同有稳定收入。

剩下90%都在非正式经济里,比如开摩的、摆小摊,没监管也没统计,所以做生意得准备两套模式。

Uber就聪明,把摩的弄成平台化,司机还是那些人,但能在平台接单,月收入从800涨到1500,这不就抓住了90%的人?

还有支付,传统银行根本做不了,因为要稳定现金流、信用记录,90%的人都达不到。

可M-Pesa就火了,全国60%-70%的GDP都在上面转,搞不清为啥,后来发现人家门槛低,有手机就行,不管是老款功能机还是智能机,发个短信就能转账存钱。

说实话,这才叫向下兼容不追求多先进,就解决最底层的需求,现在有了交易记录,那些非正式经济里的人,也能贷到款、买保险了,这市场不就打开了?

还有物流,肯尼亚每个郡都要独立牌照,想建全国物流网太难了,中国的KiliMall就没硬来,找了一万两千个小卖部当自提点,干线运输跟本地合作,尾程自己建骑手队,现在当天买隔天就能到。

本来想觉得物流得自己建,后来发现整合本地资源更省事。

而且去非洲做生意,得有“女婿心态”,啥意思?就像去老丈人家,得干活哄人开心,不能光想着赚钱就走。

得想能给当地带来啥,比如建工厂带就业,教技术,稻盛和夫不是说过,利他是经商的原点,毫无疑问,你帮当地发展了,人家才让你长久赚钱。

现在回头看开头的问题,社会变老挡不住,去哪找商机,非洲肯定是关键。

它有人口红利,有消费潜力,但也得改改心态别想着降维打击,得按当地规矩来,帮人家建基础设施。

本来想觉得非洲离得远不好做,后来发现只要找对方法,机会真不少,咱们终将老去,但商业得靠年轻人,非洲的年轻人,可能就是未来的关键。

来源:墨史浅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