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西珠,从此开江。”9月22日,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开江首届)新闻发布会在四川开江县召开。发布会上,“中国西珠”区域公共品牌的正式亮相。这标志着开江珍珠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西部珍珠产业新坐标就此确立。
“中国西珠,从此开江。”9月22日,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开江首届)新闻发布会在四川开江县召开。发布会上,“中国西珠”区域公共品牌的正式亮相。这标志着开江珍珠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西部珍珠产业新坐标就此确立。
天然孕育房:北纬31度的生态养殖优势
开江地处四川东部、大巴山南麓,位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这里拥有独特的“三山微水七分田”地貌,北纬31度的气候条件赋予其年日照1400小时、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均气温16.6℃的优越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珍珠孕育房”。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开江创新实施“四大循环”养殖模式,在长江上游率先形成规模化育珠生产,推动珍珠养殖向第三代生态模式迈进。目前,全县珍珠蚌养殖面积达1.7万亩,涵盖7大养殖片区,最低年产珍珠25.5吨,占全国淡水无核珍珠的20%。珍珠蚌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西部第一,珠宝级珍珠占比最高达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全链布局:从“育珠”到“育链”的产业升级
开江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西部地区唯一的珍珠产业园,并与浙江诸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中国珍珠行业协会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高水平的珠宝玉石质检中心、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珍珠交易集散中心。
园区功能布局清晰,涵盖珍珠加工、交易、文化展示与配套服务等多个板块,系统开发珍珠食品、饰品、药品、珠宝和护肤品五大产品体系。目前,国内一批知名企业已相继入驻,推动珍珠产业从养殖逐步延伸至加工、设计、销售全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链式开发”。
在产业融合上,开江通过深化“文旅+百业”与“百业+文旅”双向赋能,推出盲盒开蚌、塘口美食、研学体验、云上养殖等多元业态,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体验。通过延伸批发交易、展示展销、直播电商等环节,正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销研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逐步形成东有诸暨、南有深圳、西有开江的“三足鼎立”中国珍珠产业新格局。
创新机制:政企民协同的共富之路
开江县不断完善惠企兴业与惠民增收双重政策体系,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富型产业新格局。
为优化营商环境,开江县组建“三员队伍”,推行“企业秘书”制度,提供全程代办和“不见面审批”等服务,并出台《支持珍珠(珠宝)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设立产业资金周转池,切实推动“低成本创业兴业”落实落地。
开江县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机制,已带动超千名群众就近参与养殖、加工、旅游等环节。农户除获得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金外,经培训掌握珍珠蚌插片技术后,月收入可超万元。务工工资和产业分红构成的“三重收益”,使户均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
“开江的珍珠,不仅是‘珠光宝气’,更是‘绿色底气’。”开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春表示,希望通过“西珠”品牌,让全国乃至世界看到西部珍珠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让开江成为西部珍珠产业的新坐标。
据悉,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27日启幕,一直持续到10月8日。开江邀您赏珍珠华光、品珠韵传承,开启一段美好的田园之旅、浪漫的珍珠之约。(尹国胜)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