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浙江省第三批“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语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名单。桐庐县教育局《诗路“桐”行》案例获评浙江省第三批“一地一品牌”语言文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桐庐县徐凝小学《诗以承志而意远》 案例获评浙江省第三批“一校一特色”学校语言文字工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浙江省第三批“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语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名单。桐庐县教育局《诗路“桐”行》案例获评浙江省第三批“一地一品牌”语言文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桐庐县徐凝小学《诗以承志而意远》 案例获评浙江省第三批“一校一特色”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
桐庐县教育局
《诗路“桐”行》
桐庐,公元225年建县,美丽的富春江穿境而过,是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誉称“诗乡画城·潇洒桐庐”。桐庐是名副其实的山水诗发祥地和古诗词盛发地,历代文人留下了7400多首相关诗词,早在1984年,我县就开始桐庐古诗词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编著出版了《潇洒桐庐》《富春山水诗选》《富春江名胜诗集》等书籍。桐庐悠久的诗词文化历史、丰厚的诗词文化积淀、丰富的诗词文化活动,生发并浓缩成诗词文化的桐庐实践。
桐庐县教育局(语委办)立足县域诗词文化禀赋,构建“语委主导-校园筑基-社会联动”一体两翼工作格局,联动融媒体中心、文联等相关单位扎实开展“诗词进校园”“诗词进机关”“诗词进社区”“诗词进企业”“诗词进农村”“诗词进景区”的“六进”活动,大力推进全媒体传播矩阵建设,桐庐广播FM89.3每日一诗,文联微信公众号“每周一会”,电视专题每月一期,《今日桐庐》每月一版,《富春文苑》每季一栏、每年一刊。指导创建县级及以上诗教示范学校18所、诗教示范单位12个、诗词村13个。
2015年桐庐被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授予“唐诗西路”称号,2018年获评浙江省首个“中国诗歌之乡”,2023年被中华诗词学会认定为“中华诗词之县”。
徐凝小学
《诗以承志以意远》
诗言情,诗言志。桐庐县徐凝小学以唐代著名诗人徐凝命名,坐落于徐凝故里——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学校承徐凝诗魂,育童心诗情,成立“徐凝诗社”,引领学生探索诗词之美、诗词之情、诗词之志,逐步养成质朴、正直、热爱生活的徐凝精神,诗以承志而意远。
诗入画,诗润心。徐凝诗社承徐凝诗风之质朴与高远,构建“诗韵初探—诗情画意—诗心承志”三大进阶课程,引领学生从感知语言,体悟文化,到践行责任,内化精神,外显风骨。
徐凝诗社多途径践行诗意课程。“空间浸润”实现环境育人,打造徐凝馆、流芳园、日新园等诗教空间,让校园处处洋溢诗蕴无声的文化气息;“活动赋能”推动诗教常态化,开展诗歌节、诗词大会等活动,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中;“平台展示”实现百花齐放,联动云端与社会资源,让诗教影响力不断向外辐射;“评价创新”构建“诗芽→诗叶→诗蕾→徐凝小诗魁”特色路径,完善诗意评价成长树,让学生在有趣、新颖的评价中学习诗词、爱上诗词。
诗载道,诗导行。桐庐县徐凝小学致力于创建诗教品牌,培养“崇德、博学、尚美”的诗意少年。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