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至11日,“轨道上的京津冀”铁路职工技能竞赛(机车司机)河北赛区决赛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电力机务段举办。来自相关单位的30名选手同台竞技、锤炼本领。石家庄电力机务段组织200名电力机车司机全程观摩比赛。
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
9月9日至11日,“轨道上的京津冀”铁路职工技能竞赛(机车司机)河北赛区决赛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电力机务段举办。来自相关单位的30名选手同台竞技、锤炼本领。石家庄电力机务段组织200名电力机车司机全程观摩比赛。
本次决赛以“技耀京津冀,携手创未来”为主题,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30%,重点考核选手铁路机车操作规则、各型机车专业知识、一次乘务作业标准等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占总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为各型机车静态检查、电器试验、制动机试验等。
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京津冀深入开展主题劳动竞赛部署安排,今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总工会联合下发《常态化开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铁路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工作方案》,通过广泛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京津冀三地铁路职工立足岗位、提升技能、争作贡献,加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铁路运营安全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在京津冀区域内,铁路系统的机车司机遍布7个机务段,涉及几十个型号的机车。此次竞赛坚持在实际生产场景中面向企业职工,立足生产岗位,解决实际问题,9月9日至24日分别在河北、北京、天津三个区域开展决赛,同题共答、同台竞技,最终对各区域决赛前10名选手进行表彰奖励,其中第一名由当地总工会培育为“京津冀大工匠”。
“作为常态化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首届活动,此次竞赛聚焦京津冀区域铁路系统内技术含量高、人员数量多的机车司机工种,在三地分别举行,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竞赛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业务素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宣传部部长刘杨说。
近年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将技能竞赛作为促进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铁路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持续深化开展,竞赛范围涵盖京津冀区域铁路系统运输、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土房及铁路制造、建设、运营等主要工种。
京津冀区域铁路系统劳动和技能竞赛,为越来越多的铁路人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本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石家庄电力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魏志浩在本次竞赛河北赛区决赛荣获第一名。自2021年担任火车司机以来,这是他第四次参加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一名火车司机,最重要的职责是确保行车安全,将旅客和货物安全、正点送至目的地。”魏志浩说,列车运行过程常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对司机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本次比赛内容结合了日常工作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有效提升了他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依托劳动和技能竞赛,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不断推进职工技能评价、实战练兵和职工创新,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落实“新八级工”评定,激发匠心热情,8万余名职工完成技能等级岗位入轨。深化创新工作室和工匠学院建设,探索共建京津冀“产研用”工作室联盟。投入600万元用于工作室建设和项目研发,取得创新成果590项、国家专利58项,节支增收7100余万元。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