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淄博聊斋城,青砖黛瓦间浸润着濛濛细雨。9月23日上午9时,“同心汇杯”新聊斋双语故事征文大赛颁奖暨优秀作品分享座谈会,在聊斋故里蒲家庄——“聊斋圆·界别同心汇”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淄博市、淄川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学者、文学界代表及获奖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
秋日的淄博聊斋城,青砖黛瓦间浸润着濛濛细雨。9月23日上午9时,“同心汇杯”新聊斋双语故事征文大赛颁奖暨优秀作品分享座谈会,在聊斋故里蒲家庄——“聊斋圆·界别同心汇”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淄博市、淄川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学者、文学界代表及获奖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与会领导为获奖作者代表颁奖。“聊斋圆·界别同心汇”牵头委员,向大赛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代表赠送优秀作品集。
聊斋文化是淄博极具特色的文化IP,此次双语故事征文大赛以创新形式为聊斋文化注入新活力,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文化传播搭建了跨语言桥梁。2个多月就有全国19省市及10所高校的675篇作品参赛,其中上海的外国留学生也参与进来了。经过评委会认真评选,从中遴出了60篇获奖佳作,结集刊印《聊斋新录》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
会上宣读了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副主编、大赛终评委王冰的贺信。贺信中,王冰对大赛的举办给予高度评价,称这些作品深悟蒲松龄先生创作精髓,加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文化两创要求,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故事,鼓励创作者们继续深耕聊斋文化,为淄博的文学事业、聊斋文化传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散文学会会长刘培国介绍,本次大赛在广大文学爱好者中影响广泛,从耄耋之年的老者到9岁的少年,从专业作家到业余作者,都有参与;另一个特点是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迅速掀起阅读热潮,彰显聊斋文化新魅力。
此次颁奖暨分享座谈会,既是对“同心汇杯”新聊斋双语故事征文大赛成果的总结,更是推动聊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起点。从传统聊斋故事到双语新创作品,从本土文化传播到跨语言交流,这场文化盛会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文学创作的魅力,更展现了淄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的积极探索。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聊斋文化将不断焕新,为地方文化繁荣发展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