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涵盖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等20余个部委的数百项政策。审计监督通过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中梗阻""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惠农政策直达基层。如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
一、审计监督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定位
(一)政策落实的"督察员"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涵盖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等20余个部委的数百项政策。审计监督通过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中梗阻""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惠农政策直达基层。如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审计,可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挪用。
(二)资金安全的"守护者"
乡村振兴投入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达1750亿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超万亿元。审计监督通过全流程跟踪资金流向,防范"微腐败"和重大损失浪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某省审计发现,部分县市将乡村振兴资金用于非农建设,及时整改后挽回经济损失2.3亿元。
(三)项目绩效的"评价师"
乡村振兴项目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受益群体复杂等特点。审计监督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扶贫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进行后评估,推动形成"投入-产出-效益"的闭环管理。如对某县光伏扶贫项目的审计,发现发电效率低于设计值30%,督促企业整改后年增收1200万元。
二、当前审计监督面临的挑战
(一)审计对象多元化带来的复杂性
乡村振兴涉及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方主体,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社会资本、金融贷款等。某市审计发现,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涉及12个部门、8家企业、3个合作社,资金流向交叉,审计难度大幅增加。
(二)审计内容专业化要求的提升
现代农业技术、生态修复工程、数字乡村建设等新领域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对智慧农业项目的审计,需要同时掌握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农业经济知识,目前审计队伍中复合型人才占比不足15%。
(三)审计资源与任务的矛盾突出
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员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某县审计局仅有8名工作人员,却要承担全县乡村振兴资金、项目、政策的审计任务,2023年人均审计项目达12个,质量难以保证。
三、高质量审计监督的实施路径
(一)聚焦四大重点领域
1. 政策落实审计:建立政策清单管理制度,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重大政策开展专项审计。如跟踪审计粮食安全政策,检查耕地"非粮化"整治情况,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2. 资金使用审计:构建"资金流向图",对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等实行穿透式审计。某省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发现虚报冒领补贴资金问题线索237条,追回资金4800万元。
3. 项目绩效审计:制定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既审计污水管网铺设里程,也评估农民满意度。
4. 基层治理审计:关注村级财务公开、集体"三资"管理、小微权力运行。推广"互联网+监督"平台,某县通过平台公示村级财务信息12万条,接收群众举报线索386条。
(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1. 推行"嵌入式"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环节。在某县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中,审计部门提前介入,提出优化方案节约资金1800万元。
2. 运用大数据审计:建立涉农数据资源库,整合财政、农业、民政等部门数据。某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部分农户同时享受低保和特困供养政策,涉及资金1200万元。
3. 开展跨区域联动审计:对跨县域的重大项目实施联合审计。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联动审计,发现问题432个,推动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三)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1. 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实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某省针对审计指出的扶贫资产闲置问题,出台资产盘活指导意见,激活闲置资产23亿元。
2. 推动审计成果转化:编制审计要情专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关于乡村产业同质化发展的审计报告,推动省级层面出台产业规划指导意见。
3. 完善问责追责体系: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2023年全国审计机关移送乡村振兴领域案件线索1200余件,处理处分人员860人。
四、保障机制建设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实施"审计能力提升工程",三年内实现基层审计人员乡村振兴业务培训全覆盖。建立审计人才库,吸纳农业专家、工程师等加入审计团队。
(二)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修订《乡村振兴审计办法》,明确审计对象、内容、程序。制定涉农审计操作指南,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
(三)构建协同监督格局
建立审计与纪检、巡视、财政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某省建立的"五方联动"监督平台,整合各类监督资源,提升监督效能。
高质量审计监督是乡村振兴的"免疫系统",通过精准发现问题、系统分析原因、推动整改落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审计机关要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队伍,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来源:刘畅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