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268万翡翠标错价拒发货被判赔,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2:15 1

摘要:你能想象吗?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竟然引发了一场巨额的赔偿纠纷!近日,一起案件令人瞠目结舌,助理少看一个 0,将 268 万元的翡翠吊坠错标价为 26.8 万元在直播间卖出,商家无法交付货品,最终被客户起诉,法院判决商家赔偿各项损失累计 50 余万元!这到底是怎

你能想象吗?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竟然引发了一场巨额的赔偿纠纷!近日,一起案件令人瞠目结舌,助理少看一个 0,将 268 万元的翡翠吊坠错标价为 26.8 万元在直播间卖出,商家无法交付货品,最终被客户起诉,法院判决商家赔偿各项损失累计 50 余万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事情要从 2023 年 3 月 31 日晚说起,店主杨某在直播间卖出了一件本应价值 268 万元的翡翠吊坠。据悉,购买者周某是杨某的熟客,此前在直播间买了两三个月的货,累计下单上百万元。当天直播时,杨某为了制造热度和留悬念,没有提前告知周某价格,只是在直播中表示这件翡翠 “要大七位数,半个八位数”,还称给周某谈了个好价格。

然而,直播结束后,杨某才发现助理将价格标错,周某已以 26.8 万元完成支付。杨某称,助理是新来的,工作人员给她 268 万的价格,她少看了一个 0。发现问题后,杨某本想在第二天上午就告知周某,但周某称 2 号才能进直播间。于是,4 月 2 日晚,杨某在直播间讲述了标错价格的情况并道歉,但周某拒绝接受,要求如期发货。此后,周某称自己已在 4 月 1 日与别人签了转卖合同,不交付的话会面临违约赔偿。

2024 年 10 月,周某向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杨某父女赔偿各项损失累计 152 万余元及相应利息。2025 年 8 月 11 日,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商家在下单后三天即提出重大误解主张,且结合周某与案外人的买卖协议,从时间、行为、价格上看,符合重大误解形式,支持撤掉网络购物合同。但同时,因商家标价错误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进而使周某与他人的合同也无法履行,商家应承担对周某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杨某父女赔偿周某 490523.61 元,以及 2024 年 4 月 26 日起至实际履行之日止的相应利息。

不过,杨某对此判决并不服,她怀疑周某的转卖合同是补签或伪造的,因为合同约定 5 月 1 日给定金,而 4 月 2 日商家就已告知标价错误,周某却还要收取别人定金,这不符合常理。目前,杨某已经提起上诉。

这起天价翡翠标错价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堪称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寓言。当直播间里跳动的数字成为法律契约的载体时,一个零的差距就足以颠覆商业逻辑。值得深思的是,在这起纠纷背后,暴露出直播电商生态中诸多值得警惕的行业症结。


首先,直播带货的即时性特点放大了人为失误的风险。主播即兴发挥的营销话术与后台运营的精准操作往往存在断层,此案中"大七位数"的口头表述与电子标价出现严重偏差,反映出企业内部流程管控的失效。某电商平台风控专家指出:"珠宝类目直播至少应设置三级价格复核机制,而显然涉事商家把百万级商品的价格确认权交给了新手助理。"

其次,转卖合同的时间线疑云折射出投机性消费的新动向。根据民事诉讼法"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周某提供的转卖合同确实存在逻辑瑕疵——在已知商家主张标错价的情况下,仍与他人签订溢价十倍的转卖协议,这种商业决策有违正常交易理性。法律界人士分析,这或许反映出某些职业买手利用平台漏洞进行套利的灰色模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判决体现的司法价值取向。法院虽认定重大误解成立,但判赔金额接近错标价的两倍,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裁决实则是对买卖双方的风险警示。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指出:"该案判决书特别强调'直播经营者应承担与其收益相匹配的注意义务',这对规范直播话术与标价一致性具有标杆意义。"

这场价值五十万的商业课给行业敲响警钟:当秒杀狂欢遇上贵重商品,数字化的交易场景更需要构建防错机制。头部直播机构已开始引入AI价格监测系统,在商品上架时自动比对历史成交价与行业均价。或许未来的直播间里,除了"买它"的呐喊声,还需要听见系统提示"价格异常"的冷静警报。

来源:艺飞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