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在深圳市科学技术馆(新馆),以“绿动光明,智汇林长”为主题,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活动暨林长制主题培训。通过自然教育、政策宣讲和林业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式,切实强化各级林长的科学护林意识与专业履职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守护森林资源。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在深圳市科学技术馆(新馆),以“绿动光明,智汇林长”为主题,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活动暨林长制主题培训。通过自然教育、政策宣讲和林业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式,切实强化各级林长的科学护林意识与专业履职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守护森林资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街道林长、社区林长及自然(森林)校长等40余人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播放了林长制工作总结视频,举行了“光明区自然(森林)校长”聘书颁发仪式。自然(森林)校长队伍,作为各级林长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重要补充力量,既推动了多元融合、寓教于乐的生态自然教育探索,更是积极构建“林长+”模式的生动实践。
本次活动培训环节特别邀请三位资深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林石狮教授就林长制政策含义、运行机制与重点任务进行系统解读,孟先进教授和薛亚东教授则聚焦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在森林督查、造林核查及火灾调查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展开讲解。三位专家的授课精准融合政策理论与技术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基层林长制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推动光明区森林资源管护向现代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此外,活动现场的自然教育实践区域还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设置了“自然创意工坊”“生态知识挑战”“森林守护大作战”三大互动板块,引导市民关注生态与自然教育。现场气氛热烈,公众积极参与,既有效拓宽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途径,更让守林护林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自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光明区连续两年在市林长制考核中取得“优秀”,2022年、2023年分别斩获第一、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打造了林长制工作的“光明样板”。
在“资源保护”上提品质,近四年高质量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515亩、薇甘菊防治8247亩,高标准管护全区52株古树,实现“一树一档”信息化管理,完成光明区陆生野生动植物全域普查,观测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Ⅱ级及以上重点保护动物18种,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增强;
在“惠民共享”上见实效,高规格打造虹桥公园、科学公园省级绿美点,实现市民“移步见绿、出门入园”,推动广大市民的生态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
在“全民参与”上聚合力,组织开展“科学青年林”植树、“扫码认种认捐”、动员广大企业、市民参与古树认捐等活动,组建青年人才志愿服务队,“人人爱绿植绿、齐心守绿护林”氛围日益浓厚。
接下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将持续以“为科学城守好绿水青山”为己任,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推动生态保护与科学城建设同频共振,让绿色成为光明科学城最鲜明的底色、最持久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均来自主流媒体及服务方,非商业用途,如有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编辑,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侵权内容。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