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9日,闪迪举办WD Blue SN5100 NVMeSSD媒体分享会,邀请行业媒体共同聚焦这款专为AI工作流、内容创作打造的PCIe 4.0 SSD新品。会上,闪迪公司中国区分销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陈光辉和闪迪公司产品市场经理刘小龙一同向与会嘉宾深
2025年9月19日,闪迪举办WD Blue SN5100 NVMe SSD媒体分享会,邀请行业媒体共同聚焦这款专为AI工作流、内容创作打造的PCIe 4.0 SSD新品。会上,闪迪公司中国区分销渠道事业部总经理陈光辉和闪迪公司产品市场经理刘小龙一同向与会嘉宾深入解读了WD Blue® SN5100 NVMe SSD的产品特性和技术细节。
聚焦创作者痛点:技术迭代紧跟市场需求
随着4K/8K超高清内容普及、AI驱动应用渗透,内容创作领域正迎来“数据爆炸”时代。分享会伊始,陈光辉总经理便指出:“中国创作者群体规模庞大,无论是摄影师处理RAW格式图片、视频博主剪辑多轨道素材,还是AI开发者训练模型,都面临文件体积激增、多任务切换频繁的挑战,这对存储的性能、容量与稳定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作为全球闪存与先进存储技术的创新企业,闪迪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驱动产品研发。陈光辉强调:“高性能存储是释放AI潜能、提升创作效率的关键。WD Blue SN5100的推出,不仅是闪迪对创作者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标志着我们在客户端SSD领域的产品组合进一步拓宽,可覆盖内容创作、主流PC、主机游戏等多元场景。”
从市场布局来看,中国一直是闪迪的核心战略市场。此次SN5100延续了品牌“为中国用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产品”的承诺,通过单面设计、大容量版本规划等细节,适配笔记本、迷你PC、超薄本等多样化设备,力求让不同场景的创作者都能获得“流畅无卡顿”的存储体验。
四大核心技术:重新定义主流级SSD性能标准
在技术解读环节,刘小龙产品经理以“架构、闪存、缓存、设计”四大维度为核心,深入剖析了WD Blue SN5100的创新亮点,其技术配置不仅颠覆了用户对主流级SSD的认知,更实现了“性能、容量、功耗”的三者平衡。
PCIe 4.0架构+DRAM-less设计:高性能与低功耗兼得
SN5100采用PCIe Gen 4.0 x4接口协议,搭配闪迪自研四通道NVMe主控,在无独立DRAM的情况下,通过“主控内存缓冲(HMB)”技术,借助主机内存实现高效数据调度。这种DRAM-less架构不仅简化了硬件设计、降低了功耗,更通过固件优化,让1TB-2TB版本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7100MB/s,顺序写入速度高达6700MB/s,相较上一代WD Blue SN5000提升约30%,即使是500GB版本,顺序读写速度也分别达到6600MB/s、5600MB/s,足以应对4K视频实时剪辑、大型项目文件加载等高强度任务。
BiCS8 QLC 3D CBA NAND:容量与可靠性双突破
闪存颗粒是SSD性能与寿命的核心。SN5100全系搭载SANDISK BiCS8 QLC 3D CBA NAND,并创新采用“外围电路直接键合到存储阵列(CBA)”技术——将CMOS控制电路与存储单元阵列直接贴合,缩短数据传输路径,既提升了读写响应速度,又在M.2 2280的纤薄规格下实现了容量突破:除已上市的500GB、1TB、2TB版本外,4TB大容量版本预计于2025年10月推出,满足AI训练数据集存储、多项目素材备份等“海量存储”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采用QLC颗粒,SN5100通过优化的写入策略,将耐久度做到了主流级顶尖水平:4TB版本TBW(总写入字节数)高达1200TB,1TB版本为600TB,与上一代TLC产品持平,配合5年有限质保,彻底打消了用户对QLC颗粒“寿命短”的顾虑。
nCache 4.0技术:动态缓存提升突发性能
针对创作者常见的“小文件频繁读写”场景(如多软件后台运行、素材预览),SN5100搭载全新nCache 4.0技术,通过“静态SLC区块+动态SLC区块”的混合缓存设计,智能调节缓存空间大小。当处理小文件时,数据先写入高速SLC缓存,再批量写入QLC存储单元,既提升了瞬时突发写入性能(1TB-2TB版本随机写入速度最高1.3M IOPS,较SN5000提升68%),又减少了QLC颗粒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单面2280设计:适配多设备,安装更灵活
考虑到笔记本、迷你PC等设备的内部空间限制,SN5100采用单面元器件布局,厚度仅为常规M.2 SSD的一半,不仅避免了DIY组装时的物理碰撞问题,更能兼容PS5、超薄本等对散热和空间要求严苛的设备。刘小龙强调:“即使在无散热片的情况下,SN5100的工作温度范围仍可达0-85℃,高于行业常见的0-70℃标准,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也能保持稳定。”
媒体问答解惑:直面用户核心关切
分享会后的问答环节,媒体围绕“QLC颗粒适用性”“散热设计”“产品线定位”等核心问题展开提问,闪迪团队逐一解答,进一步释放产品价值信息。
针对“QLC颗粒能否满足创作需求”的疑问,刘小龙回应:“SN5100的QLC颗粒经过客户端工作负载优化,配合nCache 4.0技术,在性能和耐久度上已与TLC产品持平,且存储密度更高、成本更优。从实测来看,其71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可实时流畅剪辑8K视频,无需担心卡顿。”
关于散热设计,他补充道:“DRAM-less架构减少了硬件发热源,单面设计也利于热量扩散,无需额外安装散热片,仍能稳定运行。”
在产品线定位上,陈光辉明确:“WD Blue系列聚焦内容创作者与主流用户,以‘高性价比+均衡性能’为核心;WD_BLACK系列则面向游戏玩家与极致性能需求用户,如支持PCIe 5.0的SN8100。两者形成‘双轨并行’策略,覆盖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此外,针对“为何在PCIe 5.0普及期仍推PCIe 4.0产品”,刘小龙解释:“我们观察到PCIe 5.0的趋势,闪迪在上半年已经推出了面向零售市场的PCIe Gen5的产品,就是WD_BLACK SN8100 NVMe SSD。此外,这里有一个市场技术推进的趋势,从之前的PCIe Gen3到PCIe Gen4有一个过渡期,然后PCIe Gen4向PCIe Gen5切换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最高端性能,或者是游戏版本会使用极致的性能PCIe Gen5这样一款协议。但是在主流应用市场,PCIe Gen4依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结语:以技术创新赋能创作未来
此次WD Blue SN5100 NVMe SSD媒体分享会,不仅展现了闪迪在存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传递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理念。从7100MB/s的高性能,到4TB的大容量,再到5年质保的可靠性,SN5100每一项参数都精准命中创作者的存储痛点,为AI时代的内容创作提供了“高效、安心、灵活”的存储解决方案。
目前,WD Blue SN5100的500GB、1TB、2TB版本已在闪迪指定电商平台、零售商及代理商处正式开售,4TB版本预计将于10月上市。同时,用户可通过SANDISK Dashboard应用实时监测SSD健康状态、更新固件,并借助Acronis True Image for Sandisk数据迁移软件,轻松将数据转移至新盘。
正如陈光辉所言:“随着AI应用程序和4K/8K超高清内容的加速普及,内容创作者、专业人士及PC升级用户在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流程时,对存储的性能、容量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释放AI潜能、激发用户创意,闪迪推出了WD Blue® SN5100 NVMe SSD。该产品搭载PCIe® Gen 4.0技术,为创作者和专业用户提供流畅且可靠的使用体验,助力他们创作不设限,存储更从容,高效完成每一个项目。”对于追求“性能与容量兼顾”的创作者而言,WD Blue SN5100无疑是2025年下半年值得关注的SSD新品。
来源:太平洋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