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医院助力三位九旬髋部骨折患者重燃行走希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4:59 6

摘要: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次跌倒可能只是皮外伤,但对于九十高龄的老人而言,一次不慎跌倒导致的髋部骨折,却可能意味着人生最后一道“坎”。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约有 35%的髋部骨折幸存者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次跌倒可能只是皮外伤,但对于九十高龄的老人而言,一次不慎跌倒导致的髋部骨折,却可能意味着人生最后一道“坎”。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而被冠以“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约有 35%的髋部骨折幸存者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达10-20%,1年死亡率高达 20-30%,且医疗费用昂贵。然而,在现代医学面前,这道“禁区”正被不断突破。

近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三区肖裕华博士团队收治了2位90岁高龄和1位91岁高龄因髋部骨折入院的老人,一场多学科协作(MDT)的生命护航之旅随即展开,最终成功帮助老人跨越险境,重燃行走的希望。

老人往往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糖尿病、骨质疏松、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机能和耐受性极差。因此髋部骨折对高龄患者而言是致命的威胁。

如果选择手术治疗,麻醉关、手术关如同两道鬼门关,术中极易出现循环衰竭、栓塞等意外。若选择卧床保守治疗,长期卧床会迅速引发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压疮(褥疮)和泌尿系统感染等一系列致命并发症。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对患者和家属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在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后并征求患者家属意见后,肖裕华团队决定对三位老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医院迅速启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术前组织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药剂科、呼吸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及深入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周全的诊疗方案。

在MDT团队为患者打下坚实安全基础后,骨科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由肖裕华主刀,在多学科医护人员共同协作下,为三位高龄老人在腰麻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中采用术中精细操作,保留梨状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降低手术风险。最终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护理团队介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并在情况稳定后尽快帮助患者坐起、下地站立,打破“卧床静养”的旧观念,有效预防并发症。协助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增强患者体质,促进伤口愈合。术后第一天,老人便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坐起;术后一周,老人已能借助助行器缓慢行走。目前三位患者均已康复,顺利出院。

肖裕华表示:“老年髋部骨折属于限期手术,应尽快实施,建议在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力争入院48小时内完成手术,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早期康复、减少长时间卧床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汇聚多学科智慧的老年髋部骨折MDT诊疗模式融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更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升救治效率和患者康复体验,为革命老区老年患者造福。”

三位九旬老人的成功救治,是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MDT多学科协作模式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它打破了专科壁垒,整合了优质医疗资源,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为高龄高危患者闯出了一条生路。

来源:家庭医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