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花,绿意盎然,爱心涌动!清镇红枫三小构建“三位一体”劳动教育新生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4 21:15 2

摘要:彩色丝网在指尖翻飞成花,翠绿海棠于窗台舒展嫩叶,手绘卡片传递邻里温情——走进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一场以文化为魂、劳动为体的教育实践正如火如荼展开。今年春季学期,红枫三小创新构建“技艺传承+生态养护+社区服务”劳动教育体系,让千余名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文化自信

彩色丝网在指尖翻飞成花,翠绿海棠于窗台舒展嫩叶,手绘卡片传递邻里温情——走进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一场以文化为魂、劳动为体的教育实践正如火如荼展开。今年春季学期,红枫三小创新构建“技艺传承+生态养护+社区服务”劳动教育体系,让千余名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文化自信,锤炼劳动品格。

巧手生花:非遗课堂解码百年技艺

教室内,王守润老师手执丝网,指尖轻拢慢捻,向学生演绎丝网花的百年传承。“‘丝网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源自清末婚嫁头饰工艺……”彩色丝网在特制模具上翻飞缠绕,孩子们屏息凝神跟着操作,从固定花芯到塑形花瓣,原本零散的零件化作一朵朵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丝网花,在学生们手中绽放。

绿意课堂:一株海棠的成长启示

“斜切45度,保留3个芽点。”午后的教室洒满阳光,赵小鸭老师正指导“护绿小分队”扦插秋海棠。学生们手持小铲子和小剪刀,俨然一幅小小园艺师的模样。一名同学在观察日记中写道:“原来植物和我们一样,需要耐心等待才会长大。”据悉,本学期学生养护成活率达92%,这些绿植将作为“成长伙伴”由学生持续养护,期末还将举办“最美绿植日记”评选。

爱心磁场:劳动点亮社区幸福圈

在陶安艳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精心设计的“爱心交换卡”在社区引发热潮。孩子们细致观察社区老人们的需求,自主策划服务项目,用心设计卡面图案,带着200余张自制卡片走进社区。有的为独居老人打扫房间,有的帮快递站整理包裹……社区工作人员不禁点赞:“这些‘小蜜蜂’让社区更有温度。”

深化研讨:优化劳动教育新路径

除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红枫三小劳动教育团队还经常齐聚一堂,深入研讨交流。老师们相互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围绕如何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化劳动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教学质量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今后的劳动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清镇市教育局教研员汪洋的见证下,该校劳动教育核心团队已开展了多次专题研讨。“要把文化传承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汪洋表示,劳动教育应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品质。教育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助力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发展。

校长陈勇表示,如今,红枫三小的劳动教育已形成“课堂夯基-实践赋能-文化铸魂”的育人闭环。随着市级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临近,教师们正加紧优化课程设计,让更多“带着泥土芬芳”的劳动课,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

贵州教育报记者 徐颖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