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国民党现在已经进入了领表时刻,蓝营主席一职将迎来改选,究竟将会是谁胜任,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台湾国民党现在已经进入了领表时刻,蓝营主席一职将迎来改选,究竟将会是谁胜任,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是谁参加竞选,想必大家伙们都一清二楚。
自从朱立伦任职到期后,蓝营内部各个政要人士接连出来表态自己要参加大选,这件事也让蓝营内部打的不可开交,更暴露出其内部的不团结。
现如今,呼声最高的几位也是一一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分别是郑丽文、张亚中、赵少康、郝龙斌、罗智强等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谁究竟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要知道,蓝营主席改选,此前大多数民间调查都类似于全民调,其中郑丽文则是一直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态势。
普遍被认为她当选的概率非常高,且寄予厚望。
这样的举动也让以党内大佬为主的保守派如临大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且本月十五号最新的党员民间调查,蓝营的大佬可是安心了不少,因为终于有人可以战胜郑丽文了。
这份民间调查的玩法,已经超过了传统选情参考的范畴,就像是一场为特定候选者量身打造的舆情造势。
其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众望所归”的王者剧本。
而赵少康就以接近三成的认可率,将郑丽文远远的甩开了差不多有十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强烈的对比,好像就是在大声宣告“只有赵少康,才能平稳的压制住郑丽文”。
也刚好完美呼应了赵少康和郝龙斌之间的默契,那就是由民间调查高者出马。
结果看起来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仿佛是民意自然而然选择的结果。
在这之前,郑丽文就在各种全民间调查中势头正盛,隐隐约约有一种“一枝独秀”的局势,这让蓝营内部的一些保守势力倍感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份由有关机构,专门针对党员的调查,就像是一枚精准的制导导弹,精准打击了郑丽文的领先势头。
一夜之间,她从遥遥领先,被重新塑造为了苦苦追赶的“挑战者”。
整个大选的舆情风向也被彻底扭转。
毕竟这份民间调查本身就疑窦重重,再加上当日发生的其他事情,共同点燃了基层党员和非当权派对党中央程序公正性的普遍质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蓝营内部深刻的信任裂痕被彻彻底底的暴露出来。
且最大的“原罪”就是数据来源。
外部最直接的疑问就是,倘若没有蓝营主席朱立伦领导的党中央点头,那么一家民间调查公司怎么可能搞到上千名党员的联络方式呢?
这个核心的一点,让“民间调查为高层意志服务”的指控变得非常有说服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郑丽文早前公开批判朱立伦、赵少康等人大搞“私相授受”的言辞,显得不再是空穴来风。
更要值得留意的是,就在这份民间选调掀起轩然大波的同一天,另一位候选者张亚中,在领表登记的时候,在遭到了程序上的刁难。
他的阵营当场就怀疑这是赤裸裸的打压。
这两件事在同一天发生,强化了部分蓝营内部和认可者的“被迫害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觉就像是一场针对特定候选者的,系统性的内部绞杀。
而郑丽文的认可者们情绪被彻底点燃,社媒上充满了愤怒的声讨,直指背后存在的“暗箱操作”。
一些极端组织认可者们甚至还放出狠话,要是赵少康最终当选,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退出蓝营。
那么赵少康就能稳定当选吗?或许还是有很大变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一,赵少康、朱立伦、郝龙斌三人的“私相授受”引起非常大的争议。
即使不为广大台岛百姓所接受,但蓝营内部的政要生态和社会氛围存在较大的脱节。
换一句话说,“赵、朱、郝”等受到党内主要大佬的支持,所以在蓝营主席改选上有一定的优势。
但随着蓝营主席改选进入日程,各位候选者的参加大选政见都会出来,还会参加政见发表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蓝营党员对于赵少康的“新鲜感”过去,看到他还是“老一套”毫无新东西,且社会期待的具有战力的党主席来对抗绿营。
到时候,他到底还能否维持较高的认可度存疑。
其二,“大黑马”傅崐萁是一个最大的变数。
因为他近期的动作频繁,十五号还专门接受媒体人王浅秋的直播栏目,对蓝营主席改选大谈特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算没有表态参加大选,但说的都是参选政见。
且他还说道:“不排除参加大选,会在本月十九号领表登记之前做出决定。”
倘若他无意参加大选,那么肯定不会在蓝营主席改选之时“公开亮相”,亮相的目的有两点。
第一,测水温;第二,需要得到“众星捧月”的“关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想象一下,倘若若干党内大咖公开劝傅崐萁,面子里子都有了,他定然顺势参加大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他参加大选绝对会从根本上改变蓝营主席改选的现有格局,且胜算还不小。
可现如今,蓝营内部大佬力推赵少康,甚至不惜以这种并不是很光彩的民间选调来推举此人。
但高层或许忽略的一个重要点,那就是任何大选都会有变数,特别是在形势非常不稳定的时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加严重的是,现在的蓝营党员结构与社会民意的严重错位,蓝营党员以年长群体为主,这些人在党内投票的影响力非常大。
但却和台岛社会的主流选民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换一句话来说,就算赵少康在党员民间选调中得票率再高,也不能证明他可以在全台大选中吸引更多的中间选民。
反之,他的老派形象,传统言辞,有很大概率会让年轻人和中间选民继续疏远蓝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正是过去几年蓝营一直没有察觉,或者说一直选择忽视的问题。
其党内精英都忙于搞派系协议和内部的分配,却迟迟没有面对年轻化,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而蓝营主席大选本就是一次展示党内开放、民主活力的机会,现在却变成了一场充满阴谋论的权力争夺战。
形象受到损失不说,还可能连带影响党内在反免职,地方治理等问题上好不容易积累的社会好感。
不管国民党最终是谁胜任,都应该带着蓝营团结起来,大搞内斗只会给民进党有可乘之机。
而此时的改选,就已经暴露出其内部的争斗问题,尽早解决才是重中之重。
来源:卿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