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持人章蓉生(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我们“稳企业 稳投资”系列政策解读发布会的第三场。很高兴,我们今天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先生,他将为大家介绍《安徽省以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
“稳企业 稳投资”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安徽省以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时间:9月23日(周二)上午9:30
地点:省行政中心
实录内容
主持人章蓉生(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我们“稳企业 稳投资”系列政策解读发布会的第三场。很高兴,我们今天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先生,他将为大家介绍《安徽省以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的相关情况,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程英春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冯克金厅长作政策解读。
冯克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为大力实施以人工智能为牵引、以“智改数转网联绿色”为特征的新型技术改造,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安徽省以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行动方案》相关情况。
一、总体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国家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新型技术改造把创新贯穿始终,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加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
二是提升制造业总体竞争力。新型技术改造不是简单的购置设备、扩大产能,而是引导企业运用人工智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开展内涵式改造,促进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更多“根企业”,推动制造业迈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三是解决当前我省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投资下滑,新型技术改造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能够快速产生经济效益,是当前稳增长、扩投资有效手段。同时,新型技术改造政策符合产业政策支持方向,可为招商引资企业扩建投资提供政策工具,促进各地形成投资增量。
二、主要目标
2026—2027年,力争全省技改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7年底,累计培育各类智能工厂2000家以上、国家绿色工厂400家左右,建设省级及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30个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是实施高端化改造提升行动。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先进设备更新、创新能力提升、加强标准引领和品质品牌建设,培育高端产品,促进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其中,对能够完成产业基础攻关任务的项目、建成且正常运营制造业中试平台项目,按照设备(含软件)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按项目总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符合《制造业重点领域新型技术改造投资指引》,且设备(含软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优质新型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含软件)投资额的8%,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
二是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行动。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2.0行动,推动数字化迭代、智能化升级,提升智能化服务能力,强化智能化基础支撑,促进数字化转型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其中对获评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的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补。
三是实施绿色化改造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其中,对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分别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
四是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构建多元化模型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重点环节。鼓励企业围绕重点环节培育一批应用场景,对其中的示范项目按照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
五是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加强制造业优质企业引育,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做强做大优势企业矩阵。支持汽车、光伏和储能等重点行业以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重点领域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生态主导力。
六是实施项目服务提升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重大项目谋划,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新型技术改造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最高5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给予贴息支持、最高300万元。鼓励省属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扩投资、促转型,在服务大局中做优做强。
以上政策,对皖北地区符合条件的新型技术改造设备补助和贴息项目,奖补资金在原有标准上再上浮20%。下一步,我们将在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统筹调度,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实施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全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章蓉生:谢谢冯厅长的介绍。
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行动方案》中提到对符合《制造业重点领域新型技术改造投资指引》的新型技术改造项目,将按设备投资的8%给予支持,请问下一步这项工作具体如何开展?
程英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支持新型技术改造项目是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引导企业实施新型技术改造的有效手段。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投资方向。为引导企业实施有效投资,遏制低效和无效投资,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制造业重点领域新型技术改造投资指引》,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种类型,明确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重点,为各地实施新型技术改造提供投资指引。
二是做好项目储备。我们正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聚焦消费升级、产业发展方向,会同各地系统谋划一批新型技术改造项目,四季度将建立新型技术改造储备项目库,并启动省级新型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形成一批可支持的项目清单。
三是加强政策协同。鼓励各市、县政府结合实际出台支持新型技术改造政策,对新型技术改造项目各地可在省级补助8%的基础上,根据各地财力情况,给予项目叠加支持,形成政策合力。
四是加强项目评估。我们将每年对省级财政支持企业和各地新型技术改造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下一年度对企业和各地的支持力度。
新华网记者: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制造业中试能力提升行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冯克金: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试是成果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为补齐平台布局、服务能力等短板,我省将实施制造业中试能力提升行动,系统构建高效中试服务体系,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是明确布局重点。锚定重点产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坚持“市场主导、需求牵引”,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消费品和未来产业等产业领域,统筹布局中试平台。
二是创新建设模式。创新推出企业自建、高校转化、政府建设和多元共建四种模式,引导企业、高校院所、专业机构等主体新建产业链、专业化、综合性中试平台,支持已建成运行的各类创新平台或中试平台进一步提升中试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
三是抓实建设任务。从完善基础配套、夯实技术支撑、提升成果转化和拓展服务四个维度推进,加强要素保障和运行管理。力争到2027年,建成30家左右省级中试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级平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徽日报记者:请问对于文件中提到的“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分层级、系统性建设智能工厂”,有哪些具体的推进举措?
程英春: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一步,我们将以标杆引领和基础强化为抓手,重点从三个方面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培育工作。
一是梯度培育建设智能工厂。依据《安徽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个层级,系统性、规模化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发挥标杆作用带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二是强化智能制造基础支撑。持续实施“揭榜挂帅”“三首一保”政策,引导企业研制智能装备,加快推广应用;坚持“链主牵头、需求牵引”,协同攻关工业软件,推动软件验证、迭代升级和先试先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网络、算力、运力、存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广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以评估结果指导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三是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育解决方案供应商,建立行业资源池,开展供需对接活动。鼓励供应商深耕细分行业,开发数字化转型“微场景”和“微服务”,带动中小企业加快改造。
国际商报记者: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外发布,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到人工智能赋能行动,请问我省后续将如何推进?
冯克金: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省人工智能赋能行动提供了重要指引,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署,以《行动方案》为抓手,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构建多元化模型体系。建立工业大模型供给清单,形成30个以上兼备安徽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大模型。
二是促进大模型更广泛赋能应用。围绕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等重要环节,聚焦汽车、装备、家电、原材料等行业智能化升级以及绿色转型等重点方向,推动建立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制造场景清单,重点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10个以上。
三是加快智能产品研发。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飞行器、智能家电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加快关键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智能水平和人机交互能力,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请问“十四五”以来,我省在推行绿色制造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重点推进方向?
程英春: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十四五”以来,我省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工厂410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08家、绿色工业园区2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2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有效带动全省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2021年-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2%,超“十四五”序时进度2个百分点,超全国同期降幅4个百分点,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加大绿色制造标杆创建力度,打造一批省级绿色工厂,争创一批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二是培育一批绿色低碳领域专业化服务机构,依托推介会等各类平台加强先进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力度;三是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将绿色工厂打造成制造业绿色化发展领军力量,加快锻造绿色低碳竞争新优势。
章蓉生: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安徽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进程中,既有具体清晰的任务指标,也有扎扎实实的激励举措,“施工图”清晰,“路线图”明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我们也期待通过行动方案的实施,培育出更多的“根企业”,推动我省制造业迈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在此,请各家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持续讲好安徽建设工业大省的鲜活故事。今天恰逢秋分节气,在这里祝大家春耕夏耘秋有所获!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大家再见!
责编| 徐秋阳编辑| 王玲摄影| 许梦宇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来源:安徽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