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于2025年9月19日至2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重要展会之一,本届摩博会继续聚焦产业发展、消费场景拓展和骑行文化传播,吸引大量摩托企业、经销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摩托车爱好者齐聚“摩托之都”。
引擎轰鸣,零部件产值增速超85%!
合川摩托车“跑”出发展新轨迹
——依托“整零协同”与创新升级战略,1-8月规上产值达32亿元,成为驱动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于2025年9月19日至2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重要展会之一,本届摩博会继续聚焦产业发展、消费场景拓展和骑行文化传播,吸引大量摩托企业、经销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摩托车爱好者齐聚“摩托之都”。
▲摩博会场馆内人山人海
在现场的人潮与声浪中,来自重庆合川的产业集群正以其扎实的制造功底和惊人的增速,吸引着业内目光。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合川区摩托车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零部件板块增速更是高达85%,成为驱动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参展的“合川造”摩托车
▲“合川造”摩托车吸引外商洽谈
重庆普来克摩托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休闲摩托车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遍及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较好产业的基础,因招商引资,2023年将厂整体搬迁到合川高新区。在摩博会现场,销售总监何勇正在用英语熟练地和客商交流。“每年都来摩博会,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很骄傲,因为我们的客户每年都是按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递增,我们的产能基本是每年按百分之百递增。”何勇自信地说。
▲重庆普来克摩托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车装配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和打包运往秘鲁的摩托车
“整零协同”
构建产业韧性基石
合川区的摩托车产业并非简单的整车组装,其背后是一个深度协同、韧性十足的生态系统。目前,全区共拥有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4家规上整车企业与20家规上零部件企业形成了紧密的“整零协同”发展模式。
今年上半年的逆势增长,得益于零部件企业的强势爆发,仅重庆精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一家就贡献了超过5.9亿元的新增产值,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种“零部件反哺整车、整车带动零部件”的良性循环,有效抵御了市场波动。即便在整车产值下降6%的情况下,整个产业大盘依然实现了高速增长。
▲位于合川区土场镇的重庆德呈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专精特新”
锻造看不见的技术实力
合川摩托车的竞争力,根植于其对技术创新和专业化路线的坚守。产业链上镶嵌着一大批“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其中,重庆德呈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市级“链主”企业,已建成全市首批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降本增效、赋能创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重庆津沙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获得了在全球贸易中快速通关的“金字招牌”。重庆富川古圣机电有限公司则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其生产的齿轮等关键零部件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全区摩托车产业已培育15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建成4个数字化车间,数字化转型正不断赋能生产效率和品质提升。
“我们公司的理念是团结一致、一心为公,公司通过了海关AEO认证,我们现在出口通关速度特别快,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合川本地老牌企业重庆津沙摩托的研发工程师周子皓自豪地说。
▲位于合川高新区的重庆津沙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厂房内包装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和检测零部件
▲重庆津沙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摩托车检测区
产品多元
从城市街巷到全球赛道
“合川的摩托车产业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不仅拥有整车制造能力,更具备强大的零部件基础。这些企业实现良性稳定的增长,印证了整个产业链活力已被充分激活。”合川区经济信息委吴贤敬说。
合川制造的产品矩阵覆盖广泛,能满足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整车方面,从35cc的迷你车、灵巧的踏板车,到复古车、边三轮、雪地车乃至特种全地形车,排量覆盖至700cc,具备年产178万辆整车的强大能力。
零部件方面,产品涵盖发动机、离合器、曲轴、齿轮、驱动电机等核心部件,不仅供应国内整车企业,更已嵌入国际高端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当前,随着隆崛机车、广益新阳光等新项目陆续引进,合川摩托车产业的产能与技术天花板还将进一步抬升。这个曾经“沉默”的制造巨头,正以扎实的工艺、创新的技术和轰鸣的引擎声,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摩托车产业版图上,跑出一条清晰而强劲的发展新轨迹。
▲整装待发的“合川造”摩托车
记 者:王阿润 何向冬 邓汉林 周翔 蒋汭
通讯员:柏金欣 吴贤敬
来源:馬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