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早稻移栽过半,智能农业机械大显身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19:32 1

摘要:眼下,全省各地抢抓有利天气,加紧大范围早稻移栽。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全省早稻预计播种1819万亩,已完成大田栽插1058万亩,移栽进度已过半。智能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提升了我省早稻播种移栽效率,预计本月底,全省早稻移栽全部完成。

眼下,全省各地抢抓有利天气,加紧大范围早稻移栽。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全省早稻预计播种1819万亩,已完成大田栽插1058万亩,移栽进度已过半。智能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提升了我省早稻播种移栽效率,预计本月底,全省早稻移栽全部完成。

春耕正忙,农事如歌。在临湘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千亩连片稻田里不见“面朝黄土”的传统耕作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无人机盘旋施肥、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墒情、手机APP一键遥控灌溉的“云上春耕”新图景。田间地头,农户们笑着调侃:以前看天吃饭,现在看“数”种田。

“记者 王荃芷:我身后可以看到,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在田间穿梭,只需要一名摆秧盘的工作人员,将育好的秧苗一盘盘放入插秧机,随着机器缓缓前行,秧苗就自动一行行整齐地插入稻田里。几个来回,一块稻田就能插满秧苗。”

过去插秧机上需要一人开车、一人补苗,一人运苗缺一不可,现在有了“高科技”助力,只需要一名农户补充秧苗。无人驾驶插秧机借助北斗导航定位,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电子设备完成设置,就可以进行智能路径规划,实现行驶速度自动控制、自动转向、掉头等功能。临湘市种粮大户 张兵驹:

“以前我们每台机子上面至少要3个人,现在只要一个人就可以了,而且插的效果比人工插的要好得多,提高了插秧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田的插秧。我今年4000多亩水田,预计4月下旬就能完成早稻栽插。”

不光是播种,在施肥管护上,也实现了智能化。目前,临湘市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水稻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监测,为构建“数字化管理”“产业链服务”“线上化监管”三大应用场景奠定了基础,为临湘农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临湘市农业农村局 李一波:

“我们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攻坚’双轮驱动,构建‘天上看、地上管、云端算’的立体监管体系,让农业从‘会种田’向‘慧种田’加速转型。同时,将加快培育‘数字新农人’,让手机这个‘新农具’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今年临湘市早稻播种面积约27.1万亩,目前机械化率约87.1%。临湘市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农业数字化覆盖率提升至60%,打造湘北地区智慧农业示范标杆。

近日,衡南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2025年水稻单产提升机插机抛现场演示活动,助力春耕生产。活动现场,10多台农机正在田间奔忙。部分插秧机上面没有驾驶员,只有工作人员在摆放秧盘,它们沿着轨迹精准作业,机械臂灵活舞动间,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植入水田,这是由中联重科研发的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这种智能插秧机搭载行业首创2.5厘米高精智驾系统、S弯联动、智能一杆式操作,可结合智能软件路径规划实现全程作业自动化,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也让水稻插秧作业变得更加智能、高效、轻松,这种高科技种田的场景引得不少种粮大户驻足围观。种粮大户 罗吉政:

“我们通过今天的现场观摩和现场观察,我们回去要组织合作社的全体理事成员,要研究今后的农业(生产)向高科技、现代化、机械化进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衡南世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当地龙头农企积极响应,公司配置了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履带式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烘干机组、大米精加工流水线等设备设施,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立体式解决方案。衡南县农机事务中心主任 陈新启:

“今后我们会在智慧农业这一块,打造农机的智慧高地,主要推广无人驾驶机插机抛。”

眼下,武冈市各地陆续进入早稻集中插秧期,广袤的田野上,农机穿梭,秧苗青青,一派繁忙景象。随着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推广,武冈市粮食生产正朝着提质增效的目标稳步迈进。在湾头桥镇石栗村,种粮大户陈龙正驾驶着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植入水田,不一会儿,原本空旷的水田便披上了一层“绿装”。陈龙共流转土地800多亩,今年,他的合作社采用了工厂化集中育秧技术,不仅秧苗产量稳定、生长快、质量好,还让早稻移栽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星期。 武冈市种粮大户 陈龙:

“现在一小时能插三到四亩,一天至少能完成40亩。机械化插秧不仅速度快,成本也大幅降低,让我们种粮更有信心。”

为确保全市早稻种植任务顺利完成,武冈市大力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机械化高速插秧技术。集中育秧不仅能节省秧田,还能提早下种时间,提高秧苗质量;而机械化插秧则能精准控制植株密度,促进水稻增产。 武冈市农业局种植股工作人员 李奇良:

“市财政对早稻机插秧给予每亩45元的奖补,进一步激发农户采用机械化种植的积极性。 ”

今年武冈市计划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万亩以上,其中早稻面积25.8万亩。目前,全市18个乡镇(街道)的早稻插秧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本月底可完成全部插秧任务。

桂阳县6.6万亩早稻移栽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助力春耕提质加速。走进桂阳县太和镇清和社区,星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8000平米的育秧大棚内,村民们正忙着将秧苗从育秧盘里卷起,整齐叠放进箱子。这批培育20多天的秧苗将运往水田移栽。

稻田里农机轰鸣,农户们熟练驾驶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抛落,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里。不一会儿,原本光秃秃的水田披上了一层“绿衣”。今年,太和镇种植的6500亩早稻95%以上使用机械插秧。桂阳县太和镇星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曹巍:

“今年我种了1000多亩早稻,现在有6台插秧机在田里进行早稻移栽。同时我们也为周边农户提供早稻育秧移栽服务,服务面积在2000多亩。”

今年,桂阳县种植早稻6.6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5.1万亩,占比77%以上,极大提高了早稻生产效率,助力粮食增产。

记者:临湘融媒陈芳、方浩,衡阳台吴金臻、衡南融媒江婷、蒋林航,武冈台王茜霆、刘洁,桂阳县融媒体中心李子璇、欧阳宇轩,

编审:周红、李浩、于红臣

来源:马栏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