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专家:细胞疗法不仅治愈乙肝,还能治疗肝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6:49 1

摘要:慢性乙肝的最大难题不是控制病毒,而是彻底清除,尤其是共价闭合环状DNA这种病毒残留形式,就像病毒在肝细胞里建起了“隐秘据点”,即便停药多年也可能死灰复燃。更棘手的是,大约10%长期乙肝患者在慢性炎症刺激下会发展为肝硬化,部分进一步演变成肝细胞癌。

乙肝和肝癌,这两个在中国高发的肝脏疾病,如今被一种看似“未来科技”的治疗方式重新定义了希望的边界。

细胞疗法,一种以重塑免疫系统为路径的前沿手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验证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持久清除肝癌免疫精准攻击中的潜力。

不是空谈,也非想象,而是多项实实在在的国际临床试验和国内数据证实,在传统治疗瓶颈期,细胞疗法为肝病治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免疫通道。

慢性乙肝的最大难题不是控制病毒,而是彻底清除,尤其是共价闭合环状DNA这种病毒残留形式,就像病毒在肝细胞里建起了“隐秘据点”,即便停药多年也可能死灰复燃。更棘手的是,大约10%长期乙肝患者在慢性炎症刺激下会发展为肝硬化,部分进一步演变成肝细胞癌。

而传统抗病毒治疗虽然能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清除病毒模板,更不能根治肝癌的原始免疫逃逸机制。这正是细胞疗法切入的核心点:重建或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识别能力,让身体自己去清除病毒或杀伤肿瘤细胞

2024年中国肝病学会联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发布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指出,采用T细胞免疫重建策略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在48周内实现HBsAg清除率高于22%,而传统核苷类药物治疗组清除率不足4%,差距显著。

这一结果强调了抗病毒治疗从“封控模式”向“清除模式”转变的可能性[1]。不仅是病毒载量下降,而是实实在在的“抗原消失”,标志着免疫系统开始重新掌控主动权。

而在肝癌领域,问题更复杂。肝癌之所以难治,并非仅因肿瘤恶性程度高,而在于它极擅长“伪装”。肿瘤微环境中散布着大量免疫抑制信号,使得本该发挥作用的T细胞“失明”“瘫痪”,即使发现肿瘤,也无力攻击。

细胞疗法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它绕过这一抑制路径,将经过体外激活或基因改造的免疫细胞直接输入体内,使其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就像训练有素的“狙击手”,专门锁定癌细胞特定靶点,避免误伤正常组织。

2023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在一项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接受CAR-T细胞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约有38%的患者在6个月内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其中部分达到完全缓解。

在无明显毒副反应的前提下,部分患者肿瘤标志物AFP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这在传统靶向或化疗中极为罕见。研究团队强调:这不仅是治疗肿瘤,更是唤醒身体对肿瘤的免疫记忆,为长期防复发提供可能[2]。

更大胆的尝试已悄然在国内落地。2025年华中某高校附属医院团队在一项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首次将细胞疗法用于“乙肝-肝癌连续谱系管理”,即在抗病毒阶段即引入免疫细胞调节方案,后期若出现早期癌变迹象,则直接升级为抗肿瘤细胞治疗。

结果显示,该组合策略显著延缓肝癌发生率,且在早期干预阶段免疫耐受发生率低于5%,提示通过免疫连续管理,有望打破病毒-炎症-癌变这一传统链条[3]。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类疗法。适应人群、治疗时机、免疫状态评估,是决定疗效成败的三大关键。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肝功能稳定、病毒控制良好但抗原持续阳性者,是现阶段较优选项;而对肝癌患者而言,则需满足肿瘤负荷可控、无广泛转移、免疫抑制状态可逆等基本条件。

更关键的是,免疫细胞治疗并非“打一针就好”,而是一个动态监测、定期强化的长期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

这也提醒我们,不要把细胞疗法神化为“万能药”。它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种需要严谨筛选、科学评估、精准匹配的治疗工具。

其最大优势,不在于替代现有治疗,而在于填补传统疗法力不能及的空白地带,比如免疫耐受解除、病毒抗原清除、肿瘤免疫攻击等,这些正是乙肝和肝癌治疗中最棘手的环节。

从实际管理角度出发,如果你是一名慢性乙肝患者,且已有多年治疗史但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以考虑定期进行T细胞功能检测,如CD8+T细胞活性、PD-1受体表达率等,评估是否存在“免疫耗竭”。

如果你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佳,应与医生沟通是否可引入免疫干预策略;对于已经发现肝脏结节或早期肝癌的患者,则应尽快进行肿瘤免疫图谱分析,判断是否具备细胞治疗的靶点基础。

患者在接受细胞治疗期间,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每日记录体温(免疫反应早期体温波动明显)、每周复查肝功能(防止免疫过度激活引发肝损伤)、每月评估病毒载量或肿瘤标志物(判断治疗反应趋势)。

对于身体出现如发热、乏力、黄疸、食欲减退等异常信号,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延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处理。

细胞疗法虽然技术路径复杂,但其原理并不遥远:就是让身体“记住”敌人、识别敌人、并持续清除敌人。这就像一次“免疫教育”,让身体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击。而这种教育,越早开始、越系统推进,越能建立稳定的“免疫防火墙”。

如果说传统治疗像是围墙,把病毒或肿瘤困住;那么细胞疗法更像是“猎犬”,主动出击、持续追踪、精准打击。两者并非替代,而是互补。真正的健康管理,不是某一个技术的奇迹,而是整个医学体系面对复杂疾病时的一次次联合突围。

当我们谈论“治愈乙肝”或“控制肝癌”时,不应只盯着某一个指标是否转阴或肿瘤是否缩小,更应关注免疫系统是否真正恢复了功能,是否拥有持久的识别能力。这才是细胞疗法最核心的价值:重建免疫生态,而不是仅仅“杀敌”。

未来的医学,不是药越来越多,而是身体越来越聪明。当免疫成为治疗的主角,我们或许离“乙肝治愈”和“肝癌控制”这两个难题真正突破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

参考文献:
[1]中国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策略探索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32(05):401-407.
[2]国家癌症中心.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肝癌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23,50(11):1183-1190.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乙肝-肝癌连续谱系免疫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25,32(03):321-326.

来源:人初无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