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吃药不管用?脖子上的这个“小开关”帮你解决难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8:53 1

摘要:三年来,她带着乐乐跑遍了各大医院,药盒堆成了小山,但乐乐的发作却像捉摸不定的“魔鬼”,从未被真正驯服。那一刻,深深的无力感几乎将她淹没。直到她在我的门诊里听到了一个新鲜词——“迷走神经电刺激”,一个藏在脖子里的“小开关”。这个小小的装置,后来真的为他们按下生活

“妈妈,我好难受……”

看着儿子乐乐(化名)又一次在玩耍中突然倒地抽搐,几分钟后陷入深深的困倦,张女士(化名)的心像被人攥成了一团。

三年来,她带着乐乐跑遍了各大医院,药盒堆成了小山,但乐乐的发作却像捉摸不定的“魔鬼”,从未被真正驯服。那一刻,深深的无力感几乎将她淹没。直到她在我的门诊里听到了一个新鲜词——“迷走神经电刺激”,一个藏在脖子里的“小开关”。这个小小的装置,后来真的为他们按下生活的“重启键”。

据统计,我国每年会出现40万左右的癫痫新发病例,且儿童患者居多。其中,大约70%~80%的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癫痫发作,而大约20%~30%的患者尽管经过了规范、系统的药物治疗,仍然频繁发作,这种情况被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来说,频发的癫痫发作会导致患者智力和认知能力发生减退,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神经功能的障碍,因此尽早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当口服药物这条路被证明难以走通时,我们便需要能够直接作用于大脑的“高科技捷径”。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正是这样一种方案,它被形象地称为藏在脖子上的“小开关”。

这其实是一套精巧的神经调控系统:一个如银币大小的脉冲发生器植入在左侧胸部皮下,它连接着一根纤细的电极,并巧妙地缠绕在颈部的迷走神经上。这条神经是通往大脑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小开关”会24小时自动释放微弱的生物电脉冲,通过这条高速公路持续向大脑发送“安抚”和“稳定”的信号,从全局上降低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从而温和地抑制癫痫风暴的形成。它是一种从“对抗”转向“调控”的智能疗法。

这个植入的“小开关”会按照我们医生设置好的程序,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地向迷走神经发出微弱的、安全的电脉冲。这些脉冲就像持续发送的、温和的“安抚信号”,通过这条“高速公路”直达大脑。

它们能做什么呢?它们并非直接去“消灭”风暴,而是潜移默化地提高整个大脑网络的“稳定性”和“阈值”。可以理解为:

1.降低兴奋性:

让大脑神经元不那么容易“激动”,从源头上减少“电风暴”形成的可能。

2.促进抑制功能:

加强大脑自身抑制异常放电的能力,好比给电网增加了“保险丝”。

3.打断异常传播:

当异常放电真的出现时,VNS的持续刺激能像一个“守护卫士”,干扰和阻断其扩散的路径。甚至,当孩子感觉到发作先兆或家长意识到发作即将开始时,用磁铁扫过植入部位,可以额外输送一次刺激,有可能阻断或减轻即将到来的发作。

这个不起眼的“小开关”,却为那些无法从药物中获益的孩子和家庭,开启了一扇充满希望的新大门。更重要的是,这种调控效应具有累积性。意味着治疗效果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越来越好,大脑在持续的电脉冲“训练”下,会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和有序。

对于无数正在经历煎熬的孩子和父母来说,VNS带来的不仅仅是发作次数肉眼可见的减少、药物剂量的可能下调,更是一份无比珍贵的东西: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那个小小的磁铁,仿佛将对抗疾病的主动权,重新交还到了家庭手中。

科技的意义,在于赋予生命以更多的可能和尊严。如果您的家庭正面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挑战,请千万不要放弃希望。不妨与您的儿科神经外科医生深入沟通,评估这项技术是否能为您的孩子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这束微光,或许就能照亮孩子通往更稳定、更美好未来的路。

来源:健康智多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