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一书生在打扫城隍庙嫌神像碍地方,随口说了一句话竟起了效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9 15:00 1

摘要:古代,有个书生在打扫城隍庙时,嫌神像碍地方,便开口说了一句:“鬼儿们快出去,别在这儿妨碍我扫地!”没想到,话刚说完,神像们就自动有序地排成一列,朝着门外走去,结局令人慨叹。

古代,有个书生在打扫城隍庙时,嫌神像碍地方,便开口说了一句:“鬼儿们快出去,别在这儿妨碍我扫地!”没想到,话刚说完,神像们就自动有序地排成一列,朝着门外走去,结局令人慨叹。

大周天启年间,江南水乡有个名叫青溪的小镇。镇上最热闹的街市尽头,立着一座破败的城隍庙。庙宇年久失修,朱漆剥落,檐角生草,唯有正殿几尊神像还算完好,只是金漆早已褪色,露出斑驳的泥胎。

这日黄昏,一个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的书生正在庙中打扫。他名叫宁采臣,因家贫无力赁屋,只得寄居在这无人问津的城隍庙中,靠替人抄书度日。

"这鬼地方,蛛网比书页还密!"宁采臣一边挥动扫帚,一边抱怨。他生得眉清目秀,只是面色略显苍白,显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此刻他正为明日有位富商要来考察他的字迹,决定临时抱佛脚,将庙里打扫一番。

扫到正殿时,几尊高大的神像挡住了去路。宁采臣抬头看了看城隍爷威严的面容,撇了撇嘴:"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在这住了三月有余,怎不见半点灵验?"他本是读书人,对鬼神之事半信半疑,加上近来抄书生意惨淡,心中郁结,言语间便带了几分不敬。

"鬼儿们快出去,别在这儿妨碍我扫地!"宁采臣半开玩笑地挥了挥扫帚,对着神像喊道。

话音刚落,庙内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宁采臣背脊一凉,还未及反应,就听"吱呀"一声,那尊三尺高的城隍神像竟自行转动起来!

"这...这..."宁采臣瞪大眼睛,只见城隍神像缓缓从神龛上移下,稳稳落在地上。紧接着,两侧的判官、小鬼等神像也纷纷活动起来,排成一列,朝着庙门外走去。泥塑的脚掌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宁采臣双腿发软,手中的扫帚"啪嗒"掉在地上。他想逃,却像被钉在原地;想喊,喉咙却像塞了棉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平日纹丝不动的神像,此刻如同活人一般,秩序井然地列队离开。

最后一尊小鬼像迈出门槛时,还回头看了他一眼。泥塑的眼睛竟闪过一丝诡异的绿光,嘴角似乎还向上翘了翘,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待所有神像都出了庙门,那股阴风骤然停息。宁采臣这才如梦初醒,跌跌撞撞追到门口,却见月光如水,长街寂寂,哪里还有神像的影子?

"我莫非是眼花了?"宁采臣揉了揉眼睛,又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疼得龇牙咧嘴。他战战兢兢回到庙中,只见神龛上空空如也,只余几缕香灰,证明那里曾经确实供奉过神像。

"完了完了,我竟把城隍爷赶出了庙门..."宁采臣瘫坐在地上,冷汗浸透了衣衫。他虽是读书人,却也听过亵渎神灵的报应故事。想到此处,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正当他六神无主之际,忽听庙门外传来环佩叮当之声,伴随着一阵幽香飘入鼻端。那香气非兰非麝,清雅中带着一丝甜腻,闻之令人心神荡漾。

"这位公子,可否行个方便?"一个柔媚入骨的女声在门外响起。

宁采臣心头一跳,暗想这深更半夜,哪来的女子?他壮着胆子问道:"何人叫门?"

"奴家姓聂,名小倩。因赶路错过了宿头,见这庙中尚有灯火,特来求宿一宵。"那声音如黄莺出谷,听得人骨头都酥了半边。

宁采臣犹豫片刻,终究不忍将女子拒之门外,便道:"姑娘请进吧,只是这庙中简陋,恐委屈了姑娘。"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绝色女子款款而入。只见她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身着素白纱裙,腰系鹅黄丝带,乌云般的长发只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月光下,她的肌肤如雪般晶莹,眉目如画,唇若点朱,尤其是一双眼睛,似含秋水,顾盼间流光溢彩。

宁采臣何曾见过如此美人?一时间竟看得呆了,连行礼都忘了。

小倩掩口轻笑:"公子这般看着奴家,可是奴家脸上有花?"

宁采臣这才回过神来,慌忙作揖:"小生失礼了。姑娘请坐。"他手忙脚乱地收拾出一块干净地方,又取出自己唯一的蒲团请小倩坐下。

小倩环顾四周,目光在那空荡荡的神龛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却很快恢复如常。她轻声道:"公子独自一人住在这城隍庙中?"

宁采臣苦笑:"家贫无力赁屋,只得暂借此地栖身。说来惭愧,今日还..."他突然住了口,心想神像自行离去这等怪事,说出来怕是要吓着这位娇弱女子。

"还怎样?"小倩眼波流转,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还...还打扫了一番。"宁采臣支吾道,随即转移话题,"姑娘深夜独行,可是有什么急事?"

小倩轻叹一声:"奴家本是苏州人士,父母早亡,被舅父收养。谁知舅父贪图钱财,欲将奴家许配给一个六十多岁的盐商做妾。奴家不甘受辱,便逃了出来,想去临安投奔姨母。"

宁采臣听罢,心生怜悯:"姑娘好生勇敢。只是此去临安路途遥远,你一个弱女子..."

"所以今夜想借公子宝地暂歇一宿,明日一早便启程。"小倩说着,眼中泛起泪光,"不知公子可否收留?"

美人垂泪,我见犹怜。宁采臣虽觉得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有违礼法,但见小倩楚楚可怜的模样,又想到她身世凄惨,便点头道:"姑娘若不嫌弃,就在此歇息吧。我去偏殿将就一晚。"

小倩却道:"公子不必麻烦。这正殿宽敞,你我各据一边便是。再说..."她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奴家独自一人,也有些害怕。"

宁采臣见她如此说,也不好再推辞,只得应下。他取来自己的被褥铺在地上,又特意与小倩保持距离,中间还用书箱隔开。

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破败的窗棂洒落进来。宁采臣辗转难眠,一闭眼就想起白日神像自行离去的诡异景象。而另一边,小倩似乎睡得极安稳,呼吸均匀绵长。

"宁公子还未睡么?"小倩突然轻声问道。

宁采臣一惊:"吵醒姑娘了?"

小倩轻笑:"奴家本就没睡着。公子可是有心事?"

宁采臣犹豫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姑娘进来时,可曾看见庙外有什么...异常之物?"

"异常之物?"小倩的声音带着几分玩味,"公子指的是那几尊排着队离开的神像么?"

宁采臣猛地坐起身:"你...你也看见了?"

黑暗中,小倩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非但看见,还知道它们为何离去呢。"

"为何?"宁采臣急切地问。

"因为公子您呀。"小倩的声音突然近在耳畔,宁采臣这才发现她不知何时已来到自己身边,幽香扑面,"您一声令下,它们岂敢不从?"

宁采臣大惊:"姑娘此话何意?我不过是个穷书生,哪有驱使神明的本事?"

小倩却不答话,只是轻轻靠了过来。月光下,她的眼眸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公子何必自谦?您身上有股特别的气息,连鬼神都要避让三分呢。"

宁采臣感到一阵眩晕,小倩的吐息拂过他的耳垂,又酥又痒。他本该推开这不合礼数的亲近,却鬼使神差地没有动弹。

"姑娘...请自重..."他的声音细如蚊呐,毫无说服力。

小倩却突然退开,正色道:"公子勿怪,奴家只是试探罢了。实不相瞒,奴家并非普通女子。"

宁采臣心头一紧:"此话怎讲?"

小倩轻叹一声,素手一挥,庙内突然亮起幽幽蓝光。在那光芒映照下,她的身影竟有几分透明!

"奴家实则是修行百年的鬼仙,因感公子气运特殊,特来相见。"小倩的声音空灵飘渺,"白日里那些神像之所以离去,正是因为感知到公子体内蕴含的浩然正气,不敢冒犯。"

宁采臣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你...你是鬼?"

小倩点头:"公子怕了?"

出乎意料的是,宁采臣并未如常人般惊恐逃窜。他定定神,反而问道:"若姑娘真是鬼物,为何不害我?"

小倩掩口笑道:"谁说鬼就一定要害人?奴家修行多年,早断了害人之念。反倒是公子您..."她突然正色,"您可知自己身负异禀?"

宁采臣茫然摇头。

小倩正要解释,庙门突然被一阵狂风吹开!一个洪亮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

"大胆妖孽,竟敢迷惑凡人!"

只见一个身着杏黄道袍,背负长剑的道士大步踏入。他约莫四十岁年纪,浓眉大眼,须发如戟,一派正气凛然。

小倩脸色大变,身形一晃就要隐去。那道士却更快,剑指一划,一道金光如网般罩下,将小倩困在原地。

"燕赤霞!"小倩惊呼,"我未曾害人,你为何苦苦相逼?"

道士冷笑:"妖就是妖,今日不害人,明日必害人!聂小倩,你逃窜多年,今日终要伏诛!"

宁采臣见势不妙,竟挺身挡在小倩身前:"这位道长,且慢动手!这位姑娘...这位鬼仙确实未曾加害于我,还请手下留情!"

燕赤霞打量宁采臣一眼,突然面露惊色:"咦?你身上怎会有...城隍印的气息?"

燕赤霞收回金光,目光如电般在宁采臣身上扫视:"小子,你可知自己是谁?"

宁采臣被问得一头雾水:"在下宁采臣,不过是个穷书生罢了。"

小倩在身后轻声道:"公子,您前世乃是这青溪镇的城隍爷。因触犯天条被贬凡间,需历三世劫难方能归位。"

"胡说!"燕赤霞怒喝,"分明是你这妖女蛊惑人心!"

宁采臣却如遭雷击,脑海中突然闪过无数陌生又熟悉的画面——庙堂之上断案如神,夜间巡视阴阳两界...

"我...我真是城隍?"他喃喃自语。

小倩眼中含泪:"千真万确。当年您为救一冤魂女子触怒阎君,那女子...正是奴家。"

燕赤霞冷笑:"好一对痴男怨女!但阴阳殊途,今日我必收了你!"说罢掐诀念咒,背后宝剑"铮"地出鞘三寸。

宁采臣突然福至心灵,大喝一声:"放肆!"声音竟如洪钟大吕,震得庙宇簌簌落灰。

燕赤霞脸色大变:"城隍威严?你...你觉醒记忆了?"

宁采臣双目金光一闪即逝:"燕赤霞,念你除妖心切,本座不予追究。但小倩已修得鬼仙之体,从未害人,你且退下吧。"

道士脸色阴晴不定,终是抱拳一礼:"既如此,贫道告退。"转身大步离去。

庙内重归寂静。宁采臣转身看向小倩,神色复杂:"原来如此...难怪神像听我号令。"

小倩盈盈下拜:"大人..."

宁采臣扶起她,叹道:"如今我记忆复苏,却仍是凡人之躯。小倩,你我..."

小倩嫣然一笑,身形渐渐透明:"能再见大人一面,小倩心愿已了。望大人早日归位,保一方平安。"话音未落,已化作点点荧光消散。

"小倩!"宁采臣伸手欲挽,却只抓住一缕幽香。

翌日清晨,镇上百姓惊奇地发现,城隍庙中神像不知何时已回归原位,且焕然一新。而庙中那位寄居的书生,已然不知所踪...

此后百年,青溪城隍庙香火鼎盛,据说求签问卜无不应验。只是夜深人静时,常有书生朗朗诵读声与女子轻笑从庙中传出,却不见人影。有胆大者窥之,唯见月光下,城隍神像与小鬼判官们正举杯对饮,其乐融融。#民间故事##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冯文说史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