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暑假的一个傍晚,当暮色为宁夏红寺堡的太阳山镇披上琥珀色的轻纱时,我正蹲在一垄黄花菜田埂边,指尖轻触手机屏幕上的“开始直播”按钮。风卷起黄土掠过镜头,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芒,远处传来王婶带着西北口音的询问声:“丫头,这铁疙瘩真能帮咱卖菜?”她的围裙口
2024年暑假的一个傍晚,当暮色为宁夏红寺堡的太阳山镇披上琥珀色的轻纱时,我正蹲在一垄黄花菜田埂边,指尖轻触手机屏幕上的“开始直播”按钮。风卷起黄土掠过镜头,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芒,远处传来王婶带着西北口音的询问声:“丫头,这铁疙瘩真能帮咱卖菜?”她的围裙口袋里塞着皱巴巴的账本,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记录着上一年滞销3000斤黄花菜的事,那是她心头上的愁。
2024年11月,“满天星”团队在新疆伊犁好物馆帮助当地售卖坚果
01在田野间架起镜头这是我们“满天星”公益助农团队参与“百县千村万主播,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第3天。身后,20多名村民正在我们的指导下,练习短视频拍摄。当第一缕炊烟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我的耳边响起临行前老师说的一句话:“直播间的每一束光,都该照进现实里的沟壑。”
02屏幕微光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小镇,父母经营的小超市曾是街坊四邻的“万能驿站”。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家的小货架逐渐蒙上了灰。某个深夜,我撞见父亲在空荡荡的小超市里抽烟,烟头明灭间,他叹息道:“哎,临期的货越来越多……”玻璃柜上映着母亲清理库存的背影,它们构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沉重的画面。
直到直播带货行业兴起,我猛然意识到:实体货架也可以搬上云端,烟火气能被数据重新点燃。于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在“电子商务”专业栏中重重画了圈,就像在迷雾中抓住了缆绳。
初入扬工院电商学院,我像闯入阿里巴巴洞穴的探险者。课堂上,老师拿起激光笔指向投影幕布:“直播电商不是对着镜头喊‘321上链接’,而是要构建人、货、场的数字三角。”随着课程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直播电商不仅仅是简单的“网红带货”,它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商业逻辑、技术支撑和文化内涵。从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到市场营销的策略制定;从直播技术的熟练掌握,到内容创作的灵感迸发;从客户关系的维护管理,到供应链的优化整合,每一门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直播活动,从策划到执行,从台前到幕后,每一次的直播活动,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挑战,我享受着与观众互动的乐趣,感受着他们因我的推荐而购买到心仪商品的喜悦。经过1年多的实践锻炼,我顺利成为“满天星”直播助农团队的一名公益主播。
为弄懂流量分发机制,我曾连续3晚蹲守不同时段开播,笔记本上记满观看峰值与转化率的函数曲线。为设计爆款文案,我和队员们在街边摆地摊,从大妈的砍价话术中提炼出“错过今天,要再等一年”的紧迫感。当我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直播电商赛项中捧回一等奖时,老师的话让我眼眶发热:“你们把农产品的土腥气,转化成了屏幕前的烟火气。”
扬工院电商学院的直播实训课
03接到上海的大单了现如今,我已成长为“满天星”公益助农团队的主要负责人。2024年的盛夏,我带领“满天星”团队成员踏入宝应曹甸镇教玩具产业园。这个年产值超35亿元的“中国教玩具之乡”,如今却被困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流水线上,憨态可掬的塑料小鸭正排队等待装箱。“我们厂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智能玩具,可网店销量上不去。”厂长指着仓库堆积的库存苦笑。
连续3天的田野调查揭开了症结:消费者看到的只是塑料制品,感知不到三代匠人用40年打磨的产业温度。
于是,一场特别的直播诞生了。镜头前,我将玩具小鸭放进水盆,看它摇摇晃晃浮起:“就像曹甸镇40年产业转型,沉不下去的是匠心。”后台数据显示,当晚大部分订单都来自宝妈群体,她们在弹幕里写道:“想让孩子玩有灵魂的玩具。”
更大的挑战出现在宁夏红寺堡。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也是宁夏“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过去的红寺堡,是“天上无飞鸟,风吹沙石跑”;如今的红寺堡,每户窗台都晾晒着金灿灿的黄花菜,透过一株小小的黄花菜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和希望。但由于销售区域受限,黄花菜销量一直难以提升。队员们在获悉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对村民进行直播技能培训,以此拓宽销售渠道。
初次培训时,村民马大爷面对镜头浑身僵硬:“咱这老脸能上网?”为此,我们索性开设了“田野直播间”——把三脚架支在黄花菜地里,让王婶边采摘边唠家常。当68岁的马大爷用方言唱起宁夏花儿时,观看人数突然飙升。团队成员小雯灵机一动,把“黄花菜炖肉”的教程剪成30秒短视频投流,当晚直播间一下涌入了5000人,服务器一度崩溃。
返程那天,王婶激动地攥着我的手:“闺女,按你教的法子,我家接到上海的大单了!”回望这片曾被风沙肆虐的土地,如今每户窗台上晾晒着的黄花菜仿佛都变成了会发光的二维码,等待被发现、被链接。
这趟旅程让我读懂了两组数字:517份订单背后,是17户村民为孩子凑齐了的学费;44350元销售额里,藏着太阳山镇第一台玉米脱粒机的首付款。而比数据更珍贵的,是老乡们举着手机追问我们“闺女,下次啥时候再来”时眼里跃动的光。
“你们搞直播的,是不是在追流量风口?”“直播助农是不是消费乡村的悲情叙事?”面对这样的质疑声,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摸了摸口袋里那片从宁夏带回的早已风干成标本的黄花菜叶。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不,我们不做追风者,而要做造风人,我们要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间化作希望的播种机。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专业综测双第一,直博清华!他说“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勤奋,差距是可以追平的”
投稿邮箱:chinaun@126.com
🔻🔻🔻来源:中国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