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偷走你的钱包?移动端月入千万的真相藏不住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2:38 1

摘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个名叫Cal.ai的应用,由一个高中生自学编程开发,现在月流水竟然达到300万美元!它直接干翻了老牌健康应用YAZIO,登顶营养与饮食品类榜首

难以置信!一个高中生开发的APP,居然月入300万美元?AI移动端产品正在悄无声息地掏空我们的钱包,而你却浑然不知!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移动端AI产品收入增长率高达100%!这不是做梦,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一、高中生逆袭老牌巨头,拍照算卡路里真这么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个名叫Cal.ai的应用,由一个高中生自学编程开发,现在月流水竟然达到300万美元!它直接干翻了老牌健康应用YAZIO,登顶营养与饮食品类榜首

这还不是个例。整个营养与饮食品类中,名字带AI的产品增加了174款!大家都在疯狂加入AI大军,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拍照扫描食物”这个功能里。以前算卡路里要多麻烦有多麻烦,要么扫条码,要么手动输入,现在咔嚓一拍,AI自动给你算好。虽然准确度还有待提高,但方便啊!用户体验直接拉满~

但最让我惊讶的是,同样有拍照功能,Appediet和Fastic AI早就上线了这个功能,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今年3月,Appediet的收入才开始好转。这说明什么?光有技术不够,还得懂用户心理!

老牌产品YAZIO和Lifesum后来才加入AI功能,结果也截然不同:YAZIO流水增长,Lifesum却下滑了。原来YAZIO的开发者来自德国,受美国市场冲击小,加AI功能纯属“防御性”考虑。这市场策略,绝了!

二、宗教+AI=月入百万?圣经聊天机器人正在爆发

如果说健康类AI还在意料之中,那宗教类的爆发就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了!

Bible Chat,一个“圣经+AI对话”的应用,现在月流水高达95.1万美元,冲到宗教赛道第二!要知道,半年前它还只是个下载量还行、但收入很低的小应用,能不能盈利都是个问号。

尊嘟假嘟?现在它的日活用户达到13.2万,是行业老大Hallow的68%,流水也达到Hallow的一半。虽然在复活节前的“四旬期”,Hallow的月收入能冲到千万美元,但在平常月份,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Bible Chat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互动性!用户可以向AI提问任何关于经文、信仰、人际关系甚至精神健康的问题,AI会根据经文回答并和你多轮交流。简直就是宗教版的“AI家教”,让用户感觉和自己的实际生活难题相关。

然后然后,它最近还在增强“人感”,添加了社区板块和好友功能。用户可以创建实时祈祷并邀请朋友,也可以参与别人的祈祷并交流。这不就是把现实中的礼拜行为搬到线上吗?类似Yalla在中东的模式,太聪明了!

三、语言学习红海厮杀,AI口语陪练成了标配

语言学习赛道更是杀成一片红海!65款名字带AI的新产品涌入,大家都在拼什么?

“AI口语陪练”成了基本配置,解决了用户“不敢开口”的痛点。但现在问题来了:当大家都有AI功能时,凭什么让用户选你?

头部产品排名居然没什么变化!Duolingo还是老大,DAU和收入没受太大冲击,但也没什么增长。Babbel保住了第二的位置,但DAU一年没增长,月流水明显下降。

最亮眼的是Speak,排名第三,但DAU和收入提升明显,与Babbel的差距越来越小。它做对了什么?

首先是开拓英语国家用户学其他语言的需求,推出了英语学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等课程。其次是上线“复习”功能,系统按遗忘曲线自动生成每日复习内容,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复习方式。

说实话,我觉得语言学习产品面临一个尴尬境地:虽然都加入了AI,但很多产品AI功能融入得并不深。像Duolingo新推出的AI功能只面向5%的高阶订阅用户;Babbel9月16日才推出测试版“AI口语”功能,还独立于课程之外。

四、AI玩具毛利超90%,是下一个泡泡玛特还是资本泡沫?

如果说前面的还算是“实用型”AI产品,那么AI玩具的爆发就更让人看不懂了!

2025年,AI玩具赛道火了,100家投资机构涌入,都想押中下一个泡泡玛特。8月25日,跃然创新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创下该领域最高融资纪录!

售价数万、毛利超90%!日本的LOVOT基础款约3万元,高配版6万多元。这哪是玩具,这是奢侈品吧?

销量更是惊人:跃然创新的BubblePal去年7月推出后,一年卖了20万台,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销售额达1亿元。第二代产品CocoMate系列新品发售即售罄。

但但是,这个行业真的这么美好吗?有创业者反映成本高,不如普通毛绒玩具好卖。有人已经退出项目转型,说行业还处于探索期,退货率高、留存率低。有人甚至已经亏损上千万元!

任何风口都有独角兽诞生,也有人会亏损退出。AI玩具赛道在资本助推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就想问:花几万块钱买个AI玩具,真的值吗?

五、GPT-5测评大反转,表面不及格实际表现惊艳

说到AI能力,最近GPT-5的编程测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在Scale AI的新软件工程基准测试中,GPT-5、Claude、Gemini等“御三家”集体翻车,解决率都没超过25%。表面上看,GPT-5以23.3%的解决率排名第一,但也不及格啊!

然而真相让人震惊!前OpenAI研究员指出,如果只看已提交的任务,GPT-5的准确率能达到63%,比Claude Opus 4.1的31%高出近一倍!也就是说,GPT-5在擅长的题目上表现依旧稳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原来是新基准SWE-BENCH PRO的题目难度大幅提升。它包含了1865个商业应用、B2B服务和开发者工具的代码库,排除了琐碎编辑,保留了大量多文件修改的问题。

这说明了什么?AI能力评估不能只看表面分数,还要看具体表现。就像学生考试,有些题没做不代表不会做,可能是时间不够或者策略选择!

六、个性化学习是伪命题?AI如何打破教育标准化困境

教育领域的AI应用更是争议不断。AI真的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吗?

20世纪50年代,美国空军就发现一个惊人事实:根本不存在“平均人”!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产品几乎不可能。这个困境同样困扰着教育领域。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可汗认为,人工智能系统或许能提供解决方案。他提议部署可汗学院的Khanmingo,为大规模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人工智能导师。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呢?人工智能导师应该像苏格拉底式的引导者,鼓励学习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来梳理思路,而不是直接回答问题。

但但是,这又引发了新的担忧:虽然可汗认为AI不会减少教师岗位,但从长远来看,在经济衰退等情况下,州立法者可能会以AI能弥补不足为由,削减教师岗位。

更可怕的是,学生在使用AI学习的同时,还处于由各种设备、聊天机器人和应用程序组成的数字生态系统中,这些设备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抵消AI教育的效果。

七、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AI移动端创业的真相

看到这么多成功案例,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别急,先听听真相!

AI移动端创业看起来美好,但实际上成功率极低。很多产品虽然有AI功能,但用户体验差,留不住用户。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抓住这波机会呢?我有两个实用建议:

第一,找到细分领域的痛点。像Cal.ai解决的是算卡路里麻烦的问题;Bible Chat解决的是宗教咨询不便的问题。你的领域有什么痛点是AI能解决的?

第二,注重用户体验而非技术炫技。很多产品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不懂用户。Appediet早就有了拍照功能,但直到最近才找到正确的运营方法。

但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持续迭代的能力。AI技术变化太快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