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晚,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燃放艺术烟花项目《升龙》。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尽管主办方在燃放之前声称,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烟花材料,燃放前已转移牲畜和动物离
9月19日晚,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燃放艺术烟花项目《升龙》。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尽管主办方在燃放之前声称,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烟花材料,燃放前已转移牲畜和动物离开,燃放后将清理残留物,翻土修复植被,不会留下生态隐患。但活动视频发布后仍招致大量的舆论批评声,网民纷纷强烈谴责该行为对喜马拉雅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质疑政府部门审批程序的合理性,同时发动抵制相关商业品牌的号召。
微博相关话题传播数据截图
部分网友评论截图
随着讨论升温,现场视频已在多平台下架。主办组织和个人、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在舆论压力下均进行了回应表态:
蔡国强
9月21日,蔡国强发布关于《升龙》艺术项目的说明称,承认考虑不周,深表歉意;将主动配合第三方机构及相关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尽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未来将更加谨慎,严格评估艺术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始祖鸟
9月21日,始祖鸟发布发布致歉信,承认仅道歉不够,将配合艺术家团队对该项目全过程的环境生态影响进行复核,邀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开展严谨而透明的评估工作。
蔡国强、始祖鸟回应截图
政府部门
9月20日,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向媒体透露,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乡、村、县三级政府同意即可。最终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周围无人居住。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
9月21日凌晨,日喀则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云端珠峰”发布情况通报称,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9月22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向媒体表示,自治区就此事开了专题会,第一时间会派工作组到现场,到时候会形成一个三级的调查组,全部工作开展完后,会有一个通报。
社会团体
9月21日,中国探险协会正式向全社会发出《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展各类户外、文旅活动的倡议书》,并联合各界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把保护生态、敬畏自然落到实处。
9月22日,中国广告协会公开表态称,品牌营销的生命力,源于对社会、对自然、对消费者的尊重与责任,唯有坚守底线,以合法、合规、合德、合情的方式展现创意,方能实现品牌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避免因“越界”行为损害形象、辜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对此次事件可能给当地动物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提出庄严倡议号召凝聚共识、付诸行动,共同构建人兽共生的和谐生态,确保每一个生命都能在不受惊扰的自然家园中繁衍生息。
舆情
聚焦
审批疑云、伦理失守与公关困局
一场原本意在致敬自然的艺术烟花秀,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燃放后,非但没有赢得赞誉,反而引发了广泛的舆论谴责,深刻地暴露出在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商业活动与艺术表达如何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寻求平衡的复杂议题。梳理发现,舆论场上引发的质疑主要聚焦在以下方面:
烟花燃放审批过程的透明公开存有疑虑。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对任何形式的干扰都极为敏感。高海拔、低温、缺氧等自然条件使得植被生长缓慢,生态系统恢复周期漫长。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即使是看似微小的破坏也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长期影响。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时,是否充分考虑到了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的利益?社会在对艺术表达进行欣赏时,难以避免对其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产生质疑。而此次烟花秀的审批经过,缺乏足够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使得公众的疑虑在所难免。
艺术的表达与商业活动之间的伦理界限值得深思。@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一致表示,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而非为了满足个人的创作欲望而破坏自然环境。真正的艺术应该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非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无视生态风险。此外,户外品牌始祖鸟其目标客户群体本身就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环境保护有着更高的期望。此次烟花秀事件,无疑与品牌所倡导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引发了消费者的失望和不满。品牌方希望通过艺术活动来提升品牌形象,却忽视了公众对于生态保护的诉求,最终适得其反。
品牌方危机应对失当进一步刺激负面舆论发酵。始祖鸟在事发后的第一反应是删除视频,试图掩盖事件显得短视且缺乏诚意。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随后发布的道歉声明被曝光存在“中外版本”的差异:中文版道歉将问题归咎于“评估不专业”和艺术家的创作执行,而英文版则暗示是“中国团队”的责任。安踏集团作为始祖鸟的母公司,在此次事件中的沉默态度,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品牌危机。
危机
应对
重塑信任需透明评估与责任承诺
复盘这场“喜马拉雅山烟花秀”舆情危机,其舆情走向清晰地呈现出公众对于商业营销活动背后潜在环境风险的日益敏感,以及对品牌方社会责任的高度期待。有关方要平息当前的舆情危机,进一步的生态受损评估以及社会责任承诺显得尤为重要。后续舆论走向不止依赖于事件本身的处理结果,还将受到公众对品牌社会责任认知与期待的深刻影响。面对社会舆论日益高涨的声音,如何有效应对,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系统性地重视生态与社会责任,将是各方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首先,生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将直接决定舆论走向。蔡国强和始祖鸟承诺配合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无疑是平息舆论的关键一步。然而,公众对评估过程和结果的信任度仍然要打一个问号。主要顾虑在于——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难以判断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评估报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恐遭遇质疑。因此,相关方必须确保评估过程的完全透明,邀请公众代表参与监督,并及时公布评估数据和结论,接受环保专业人士的问询。如果评估结果被发现存在造假、隐瞒或偏袒行为,势必引发更大的舆论危机。
其次,政府部门的调查处理结果服众,进一步完善评估机制将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后续调查结果必须真实、客观、公正,不仅要查清审批过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更要深入调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若调查结果避重就轻,或者处罚力度不足,公众将会认为政府部门存在包庇行为,损害政府公信力。在未来公共活动项目审批中,如何通过更加透明和严谨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入生态评估,将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公众希望看到不仅仅是官方的一纸公文,而是一个完整且多方参与的生态评估过程,以确保在举办此类活动时不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最后,公众对商业品牌的信任与忠诚度在负面舆情因素影响下能否逐渐修复尚待观察。在后续的品牌修复策略中,始祖鸟、安踏品牌方必须明确传递其对生态保护的承诺,在具体行动上予以体现。例如,加强与环保组织的合作,支持生态修复项目,真正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只有这样,品牌才能逐步修复受损的形象,并重建消费者信任。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