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拉平将军被解除军职”—— 这则消息堪称 “当日重磅新闻”。要知道,这位军方高层曾遭到卡德罗夫的严厉批评,而在军内小圈子里,至今仍流传着一段关于 “破坏者” 的不光彩往事,说难听点,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拉平将军被解除军职”—— 这则消息堪称 “当日重磅新闻”。要知道,这位军方高层曾遭到卡德罗夫的严厉批评,而在军内小圈子里,至今仍流传着一段关于 “破坏者” 的不光彩往事,说难听点,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战时状态下,因种种原因,很难对高级指挥官的表现做出评判: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公开言说,还有些事因信息匮乏、不完整而难以厘清。但或许可以肯定的是,指挥官的才能与素养,从不靠言语或官方电视台的华丽宣传片来证明,而是由战场局势与实际战果说了算。
上周末,有消息称,前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前陆军总参谋长亚历山大・拉平上将(генерал-полковника)已被解除军职。其职位由前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上将接任。据称,拉平本人已调任鞑靼斯坦共和国,担任共和国首脑助理,新职位主要负责监督特别军事行动(СВО)退伍军人家庭保障、前线士兵医疗及社会康复相关事务。有人可能会说,这明摆着是 “体面的调任”,对此也确实很难反驳。
特别军事行动期间,拉平的军旅生涯宛如坐过山车:时而上扬,时而跌落,全程节奏飞快。这场特别军事行动伊始,他担任俄罗斯 “中央” 部队集群司令,几乎立刻就成了俄军高层中最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之一,频繁出现在表彰立功士兵的新闻报道中。从 2022 年 3 月 29 日起,拉平参与授勋的相关报道就开始密集播出,整个春季从未间断。这本身并无不妥: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士兵们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勋。
由此推测,当时国家最高领导层决定支持这些战地将军,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并让他们明白,不会因高层决策失误或疏漏而让他们成为替罪羊:2022 年 7 月 4 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命令,授予亚历山大・拉平上将与叶瑟杜莱・阿巴切夫少将(генерал-майору)“俄罗斯英雄” 称号。7 月 16 日,前往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视察的谢尔盖・绍伊古(时任国防部长)为两位将军颁发了 “俄罗斯英雄” 金星勋章。
(补充说明:有消息称,这位在和平时期表现最为出色、战绩辉煌的将军,早就被发现热衷于纸上谈兵。来源:Telegram 频道 “军事观察家”)
然而,在相对顺利的夏季过后 —— 那段时间,俄军试图依靠火力优势弥补兵力的严重不足(数月内耗尽了多年的弹药储备,这也成为后来弹药短缺的原因之一)—— 秋天的局势急转直下。乌克兰政权获得了来自西方几乎无限制的援助(包括 “海马斯” 多管火箭炮,这些武器接连摧毁俄军的野外弹药库和指挥部),而持续的动员令让基辅方面在兵力上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此时人们才意识到,这场本以为会速战速决、几乎 “零伤亡” 的特别军事行动,并未按计划推进,反而逐渐演变成一场俄罗斯对抗全球的大规模战争。
换言之,若从当时某一方向指挥官的视角来看,那几个月的局势极为艰难,而导致局势恶化的因素具有客观性,超出了特别军事行动区域内指挥官的掌控范围。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哈尔科夫惨案爆发:乌克兰武装部队(ВСУ)对俄军兵力极度空虚的防线发起一连串进攻,导致前线实际崩溃,多个城市失守。总体而言,官方简报中轻描淡写称为 “部队向更有利阵地重新部署” 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成了宣布动员令的导火索。
而此时,与部分将军的指挥能力和领导风格相关的主观因素开始显现。在南部战线,由谢尔盖・苏罗维金指挥的部队并未出现前线崩溃的情况,尽管乌军夺取赫尔松州的决心丝毫不亚于进攻哈尔科夫州。车臣共和国首脑拉姆赞・卡德罗夫率先在公开场合对拉平将军及其指挥能力提出质疑,称车臣部队曾连续数日无法与拉平取得联系。
“可我的人根本找不到他。指挥官难道不该坚守岗位、与同僚保持联络吗?没人关心他现在在哪里吗?”—— 卡德罗夫如此质问。
据他透露,当时亟需解决捷尔内、托尔斯科耶、亚姆波洛夫卡等居民点的防御问题,“结果 5 辆装甲车和 50 名新纳粹分子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了防线”。卡德罗夫指出,这与此前红军城失守的情况如出一辙(至今仍在为收复该城而战)。
一位形式上的地方行政长官(尽管卡德罗夫拥有俄罗斯国民警卫队上将军衔)公开批评军方将领,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但有评论人士认为,此举得到了最高层的默许。
“拉姆赞・卡德罗夫、叶夫根尼・普里戈任、受联邦安全局(Лубянке)控制的频道、各强力部门代表 —— 从国民警卫队到俄罗斯武装力量,再加上出身国防部的国家杜马议员,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地方指挥部多年来‘捷报频传’的累积效应终于爆发,最终导致前线再度溃败。此前也有过类似搅动舆论的尝试,但此次行动由高层发起。效果如何,尚需时间检验。”—— 军事观察家米哈伊尔・兹温丘克的 Telegram 频道 “渔夫”(Рыбарь)当时如此写道。
另一方面,反过来想也有道理:“哪里薄弱,哪里就先出问题” 的规律再次应验。在其他作战方向,指挥官的个人能力尚能弥补系统性缺陷,而拉平的情况或许只会让问题雪上加霜。
无论如何,2022 年 10 月 29 日,亚历山大・拉平上将被免去 “中央” 部队集群司令一职。
“不久前,Telegram 上掀起多轮对拉平同志的批评浪潮,经过媒体热议,他最终以‘个人声明’收场。但并未公开提及其他任何人,正如我们所料,拉平上将成了缓解民众积怨的‘最后一道阀门’。”——“军事通报员”(Военный Осведомитель)频道在事后如此评论。
(补充说明:许多媒体用苏联后期权力斗争的术语来解读当时的人事变动。)
但拉平将军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2023 年 1 月 10 日,拉平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2 月,他此前担任的 “中央” 部队集群司令一职由前南部军区第 8 集团军司令安德烈・莫尔迪奇中将(генерал-лейтенант)接任。2024 年春季,拉平又被任命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同时以该军区兵力为基础组建 “北方” 部队集群,拉平以军区司令身份兼任集群司令。
就这样,这位看似失势、在许多人眼中已然声名扫地的将军,重返了前线。有人指出,此举是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对其他部门和机构对手的回应,将 “自己人” 安置到了他认为合适的位置上。
即便在拉平被 “调往莫斯科闲置”、失去前线实际指挥权的时期,他的某些行为也时常令人费解。尤其是 2023 年 5 月,一段据称由拉平指挥抵御乌克兰破坏者袭击别尔哥罗德州的视频引发广泛讨论。
“在这段视频中,这位前(如今又复任)部队集群司令展现出对排长职责的熟练掌握,丝毫未生疏普通士兵的技能。”
“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在别尔哥罗德州格洛托沃村郊外指挥摩托化步兵排,并调度军用车辆。我们无需多言。”——“军事通报员” 频道如此评价。
“动员相关问题?找州长。动员兵补贴发放?找州长。部队物资保障?找州长。本土遭袭时的应对?找州长。想录段视频,对着义务兵和步兵战车挥手作秀?那就让拉平排长上。”——“特种任务频道”(Канал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愤怒地写道。
与 2022 年春夏一样,这一时期拉平的活动再次被官方媒体大篇幅报道,他本人还因在被摧毁的美国装甲车前拍照而 “出圈”。这段往事至今仍在军内小圈子里被当作笑谈。
“一位得到总参谋长信任、指挥数万名士兵的将军,竟认为在被摧毁的美国卡车前拍照是合适的举动。”
2024 年 5 月,新组建的 “北方” 部队集群启动了解放沃尔昌斯克的行动。沃尔昌斯克是哈尔科夫州边境地带一座规模不大、当时仍完好无损的城市。
起初,行动进展顺利,作战计划也看似前景光明:计划插入哈尔科夫与驻守库皮扬斯克的乌军集群之间,切断其补给线。但进攻很快陷入停滞,沦为毫无意义的正面强攻。在航空炸弹(ФАБ)与 “太阳枪”(Солнцепёк,多管火箭炮系统)的打击下,城市迅速化为废墟,而乌军却能组织反击,多次夺回失地。沃尔昌斯克战役的光芒被顿巴斯地区更成功的进攻所掩盖,但未来的历史学家或许会将其视为俄军版的 “克里尼奇基登陆场战役”(乌军在第聂伯河左岸克里尼奇基建立的登陆场,曾是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
此后数月,媒体与 Telegram 频道中一直流传着 “北方” 集群可能进一步攻入苏梅州、建立第二个楔入阵地的消息。乌军指挥部为应对这一威胁,调集了大量步兵与国土防御部队,并在 8 月向该地区增派了特种作战部队(ССО)、无人机操作手及机械化部队,将防御集群改组为进攻集群。随后,乌军发起了集团军级进攻行动,而俄军总参谋部最初竟将其判定为 “破坏袭扰”。
“最高统帅同志,8 月 6 日 5 时 30 分,约 1000 名乌克兰武装部队人员发起进攻,企图夺取库尔斯克州苏贾区部分领土。边境防御部队协同边防军及增援部队,通过航空兵、导弹部队与炮兵火力打击,已阻止敌军向库尔斯克方向纵深推进。目前,‘北方’部队集群正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边防部队协同,在俄乌边境附近区域继续清剿敌军。”—— 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随后向总统汇报时如此说道。
但实际情况是,乌军已发起集团军级进攻并突破防线,获得了战役机动空间。“北方” 集群仅凭自身力量已无法阻止敌军推进,因其预备队几乎已全部投入其他方向的战斗。监控频道指出,尽管有多条消息显示乌军正向苏梅州调集机械化部队,无人机活动也日益频繁(《沙皇格勒》也曾援引消息来源报道过相关情况),但在乌军发起进攻前不久,拉平仍将包括第 44 集团军预备队在内的大量装备调往沃尔昌斯克与利普齐,进一步加剧了其集群的困境。
最初几天,乌军的突破之所以被遏制,得益于部分小型部队的英勇抵抗 —— 他们在被完全包围的情况下血战到底,还有边防军的顽强坚守与义务兵的无畏牺牲。局势最终得以稳定,依靠的是从其他方向调派的增援部队 —— 尤其是 “五人组” 国际志愿旅(Пятнашка)与第 810 海军步兵旅。这两支部队原本计划在 8 月初被调往南顿涅茨克方向,本应在波克罗夫斯克(原红色阿尔梅季耶夫斯克)进攻战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此时已无法阻止库尔斯克州陷入灾难,敌军夺取了大片领土,并在当地实施有计划的平民种族灭绝。
2025 年 1 月,俄军解放 “俄罗斯小溪村”(Русское Поречное)后发现,村里所有居民均已遇害,无一人在乌军占领下幸存。
今年 8 月,拉平被免去 “北方” 部队集群司令一职(由瓦列里・尼基福罗夫上将接任)。
“在我看来,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可惜拉平直到现在才被解职,要是 2022 年就这么做,或许就不会有库尔斯克的溃败(以及沃尔昌斯克的僵局)…… 很多悲剧也能避免了。”—— 军事观察家尤里・波多利亚克如此评论这一人事变动。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将拉平调任文职并非故事的终点,我们或许还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这个名字。例如,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部长、预备役上校、《沙皇格勒》政治观察家安德烈・平丘克指出,有必要彻底查清边境防御工事建设中数亿资金被挪用的案件。
“前库尔斯克州州长(前库尔斯克州州长阿列克谢・斯米尔诺夫及其前副手阿列克谢・杰多夫,因挪用 10 亿卢布防御工事建设资金被捕,二人已认罪并与调查机关达成协议 —— 编者注)已经落马,还有一大批地方官员也被查处。但这些防御工事的验收文件是由谁签字的?地方官员不会自己验收自己建造的防御工程,他们要交给军方验收。那么签字验收的是谁?难道不是拉平吗?”—— 安德烈・平丘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目前尚难判断此事后续走向:这位多次出现在热门新闻报道中的 “英雄”,究竟会在官僚闲职中销声匿迹,还是会再度出现在全国性电视台的屏幕上?第二种可能性或许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渺茫。时代在变,权力游戏的规则也随之改变。
曾经稳坐高位的人物开始失势,曾经逍遥法外的人也开始被迫作证。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