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晚,中炬高新(600872.SH)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火炬集团启动增持计划,此次已完成增持192.653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25%。增持后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炬高新股份比例从20.78%增加至21.03%。按照此前公告的增持计划,中山火炬
9月22日晚,中炬高新(600872.SH)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火炬集团启动增持计划,此次已完成增持192.653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25%。增持后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炬高新股份比例从20.78%增加至21.03%。按照此前公告的增持计划,中山火炬将于2025年9月1日起12个月内计划增持金额为2亿-4亿元。大股东巨额增持释放出强烈的长期价值信号,给公司的发展也注入一针强心剂。
2025年上半年,调味品行业深陷存量博弈与消费分级的双重调整周期,终端需求疲软叠加成本波动压力,让多数企业面临业绩承压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炬高新持续深入推进战略革新,已清晰展现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增长”的转型定力,夯实了公司经营韧性,更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关键窗口期,锚定了长期增长的核心坐标。
锚定健康高端赛道,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在存量竞争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渠道覆盖广度”转向“产品价值深度”。深化革新以来,中炬高新坚持以“健康+场景”为双轴,同步推进产品迭代与品牌升级,在同质化市场中构筑起差异化壁垒。
产品端的创新始终紧扣行业演进主线。随着“三减”(减盐、减油、减糖)成为国家健康战略与消费端核心诉求,中炬高新快速完成零防腐剂、低盐、松茸等工艺试验,推出“厨邦减盐30%特级生抽”、“零防腐剂酱油”等核心单品,精准匹配健康消费升级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原来酱油系列产品上新增沃集鲜有机酿造料酒、沃集鲜纯芝麻油、沃集鲜加鲜蚝油、朴朴优赐有机烹饪料酒等有机调味品矩阵,成功占领高端消费市场。在场景化布局上,其策略更显精准,公司针对北方市场口味偏好定制的山西风味陈醋,填补了区域产品空白;为餐饮连锁企业开发的特香芝麻调和油、厨邦丸滑生抽等B端产品,则从“标准化供货”升级为“风味定制+便捷生产”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家庭与餐饮两大核心场景的全覆盖。
产品力的提升需要品牌势能的加持,中炬高新的品牌升级策略极具行业借鉴性。其选择签约兼具“明星流量”与“厨师专业度”的谢霆锋为厨邦代言人,将代言人形象与“减盐30%特级生抽”大单品深度绑定,一举强化了品牌“健康+专业”的双重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央视广告巩固国民认知、商圈LED地标抢占线下流量、社交媒体话题实现裂变传播,配合厨邦年味节、厨邦家庭节等场景化活动,新品牌形象在终端快速渗透。2025年厨邦品牌价值达292.89亿元,连续6年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数据印证了品牌升级的成效,这一系列指标背后,是品牌从“知名度”向“美誉度+忠诚度”的价值跃迁,为其在高端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基础。
双线融合织密渠道网络,直销崛起强化终端掌控
如果说产品与品牌是“矛”,那么渠道就是刺穿市场的“枪杆”。中炬高新以“线下筑底、线上突围”的双线策略,完成了渠道从“规模覆盖”到“效率提升”的转型,进一步强化了对终端的掌控力。
线下渠道的核心逻辑是“深度渗透+精准赋能”。公司持续推进渠道下沉战略,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数量净增245家至2799家,地级市开发率达97.9%,基本实现全国地级市场“无死角覆盖”——这一布局并非简单的数量扩张,而是通过“客户分级管理”与“一户一策”策略,将资源向TOP客户与核心区域倾斜,针对性解决经销商资金周转、库存管理等实际问题。这种“扩张+赋能”的模式,让线下渠道从“简单分销网络”升级为“深度协同体系”,为产品渗透率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线上渠道则成为增长的新引擎,其战略重心落在“模式创新+增量挖掘”。公司将新零售提升至战略高度,在抖音、拼多多等新兴平台推出定制化产品,通过年轻化内容运营触达Z世代消费群体;同时精准切入餐饮B端渠道,为头部连锁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非传统渠道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值得关注的是,直销渠道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渠道结构优化的亮点,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72%,其中线上业务核心品类增速超60%,第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攀升至38.85%。直销占比的提升,不仅优化了收入结构,更增强了企业对终端消费数据的获取能力,为产品迭代与营销精准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转型逻辑兑现,长期价值待显
企业战略的落地质量,始终与治理结构的成熟度深度绑定。2025年7月,兼具快消行业深耕经验与资本运作视野的黎汝雄出任中炬高新董事长,成为公司治理优化的关键变量。从行业逻辑看,调味品作为快消品,对市场反应速度与渠道协同效率的要求极高,中炬高新治理结构的优化,本质是完成了“决策层-执行层-终端市场”的效能打通,为后续产品创新与渠道攻坚扫清了制度障碍。
从治理焕新打通效能堵点,到产品品牌构筑差异化壁垒,再到渠道革新强化终端掌控,中炬高新的转型路径始终紧扣“质量优先”的核心逻辑,每一步动作都与调味品行业“集中度提升、消费升级、效率革命”的长期趋势同频共振。
尽管短期业绩仍受行业调整拖累,但其二季度营收降幅收窄、毛利率逆势提升(上半年调味品业务毛利率39.92%,同比+2.41个百分点)等信号,已印证转型的阶段性成效。正如华西证券、浙商证券等机构所预判,随着下半年渠道库存去化完成、健康新品持续放量,叠加其品牌、产品与渠道的协同优势,公司营收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来源:老姚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