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纪念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邮电部于1976年10月19日发行了《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邮票一套3枚。名称分别为鲁迅浮雕像、永战不休、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设计者刘硕仁、邓锡清,发行量1000万套。
为了纪念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邮电部于1976年10月19日发行了《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邮票一套3枚。名称分别为鲁迅浮雕像、永战不休、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设计者刘硕仁、邓锡清,发行量1000万套。
J11鲁迅邮票
在中国,鲁迅的名字家喻户晓,鲁迅之所以如此知名,是因为他在多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抨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制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反映了广大民众的苦难和呼声,而且也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
鲁迅邮票的发行,不仅是对鲁迅先生的缅怀,更是对他一生为文化革命所作贡献的肯定与传承。这套邮票每一枚都精心设计,画面生动,寓意深远。
(3-3)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鲁迅也集邮。鲁迅喜欢邮票,不仅是因为对于他这个终身以写稿、寄稿为生的大文豪来说,邮票堪称须臾不能或缺的尤物,而且更因为,国内外文朋诗友、社会各界联络联谊的书信往来,亦须过手大量的中外邮票,更何况还有一个天生就喜欢集邮的宝贝儿子周海婴的爱好满足呢。
这就难怪在《鲁迅日记》中,就有6次提到过邮票的事儿,亦为旁证。
据鲁迅夫人许广平生前回忆,鲁迅先生非常关注和支持集邮活动,对喜欢集邮的人总是给予热心的帮助。他平时常常留心收集各类邮票,送给朋友、同事、学生中的集邮爱好者,季天复就是常常得到他帮助的一位。
一次鲁迅先生到南通会馆去看望季天复,就带去了十多枚日本邮票送给他(季天复,江苏南通人,曾任袁世凯总统府侍从副官、参谋部参谋。1912年至1920年的《鲁迅日记》中曾经50多次提到过季天复)。
对同乡加好友的许寿裳,鲁迅先生所赠的邮票更多,这在先生的日记及书信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如一九三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致许寿裳信:“现将《淑姿的信》一本,另行寄上,内附邮票一批,日本居多,满邮只一枚……此外各国邮票当随时留心。”
一九三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致许寿裳信:“日尔曼邮票三枚,并附赠。”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三日致许寿裳信:“邮票已托内山夫人再存下,信中寄呈。顷得满邮一枚,便以附上。”
一九三三年三月二日致许寿裳信:“集得旧邮票六枚,并附赠。”
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七日鲁迅日记:“上午季市(即许寿裳)来,留之午餐,并赠以旧邮票十枚。”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鲁迅先生五次送给许寿裳邮票,不但这些邮票都是鲁迅有意集得,而且邮票品种也比较丰富。
鲁迅先生在世的最后几年,由于受到儿子周海婴的影响,他自己也喜欢上了集邮,广泛收集各类邮票。
源泰评级的J12鲁迅邮票
鲁迅先生搜集邮票的面比较广,不但收集国内的邮票,也注意搜集国外的邮票。他与外国友人来往较多,如美国的史沫特莱,日本的内山完造、增田涉等,常常把国外友人来信信封上的邮票收集起来。他当时正提倡木刻运动,因此从寄木刻图片的包裹纸上,也剪到了不少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的邮票。他对当时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更充满了热情,所以对苏联邮票特别喜爱,常常委托在苏联留学的作家萧三、曹靖华等,代为收集社会主义苏联的邮票。鲁迅先生把收集到的中外邮票都放在爱子海婴那本小小的集邮册里,供海婴欣赏。
另据《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1期披露:“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藏明信片255张”,足见鲁迅对于明信片的喜爱程度并不逊于邮票。
(3-2)永战不休
鲁迅邮票的发行,承载着对这位伟大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它让人们能够通过邮票这一特殊载体,铭记鲁迅的精神和贡献,具有深厚的文化纪念意义。
从发行至今,鲁迅邮票经历了50年的消耗、沉淀。在这个过程中,邮票的稀缺性不断增加。又因为早期保存条件有限,很多邮票因为保存不当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进一步加剧了稀缺性。现在,一套全品相的鲁迅邮票在邮市和“赵涌在线”的成交价为105元,升值437倍。
#邮票# #邮票收藏# #邮票哪里买# #热门邮票# #精品邮票# #集邮#
来源:逸趣雅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