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兴“三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8:56 1

摘要:金秋时节的广西田东县,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在右江河谷的祥周镇百渡村200多亩的藕田里,工人正分拣双季莲藕,种植大户陆军强笑着盘算:“双季莲藕每季亩产4000斤,今年能收80万斤,发往百色、南宁根本不愁卖。”

金秋时节的广西田东县,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在右江河谷的祥周镇百渡村200多亩的藕田里,工人正分拣双季莲藕,种植大户陆军强笑着盘算:“双季莲藕每季亩产4000斤,今年能收80万斤,发往百色、南宁根本不愁卖。”

而在北部山区那拔镇六柳村的芒果园,晚熟台农芒果装车待发。“50亩晚熟台农芒果,年收入预计超30万元。”果农陆忠教的喜悦溢于言表。

从藕田的清甜到芒果的香甜,田东县的丰收图景不断铺展。近年来,田东县以“五子登科”为抓手,统筹推进粮食安全、品牌建设、产业创新、特色农业和农民增收协同发展,一步步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三农”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右江河谷徐徐展开。

守底线,抓稳“粮袋子”

田东县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藏粮于地”战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政策保障筑牢根基,不仅大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更实现了“粮田”向“良田”的提质转变,推动全县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

截至2024年,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10.9万亩、改造提升1.8万亩的目标,获得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县级激励。2025年计划再建1.46万亩,目前已完成0.59万亩,0.8万亩正在开工建设,持续为粮食丰收夯实根基。

政策护航则为粮食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田东县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通过“耕地地力补贴+良种推广”组合拳,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预计今年全县夏收粮食产量预计达7.04万吨,同比增产0.03万吨、增长0.43%,粮食生产稳中有进。

强品牌,端牢“果盘子”

为让农业更具竞争力、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必须在特色产业品牌化上做文章。该县全力攻坚“果盘子”品牌建设,以“田东香芒”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为核心引领,持续做强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聚焦芒果+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芒果文化活动月”文旅IP,推动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带动香蕉、柑橘等多元水果品类协同打响品牌,逐步构建起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品牌矩阵。

2025年,田东县芒果种植面积约达34万亩,产量预计39万吨左右,产值约17亿元。香蕉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超15万吨,以甜度高、口感软糯细腻的特点闻名,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市场竞争力强劲;砂糖橘、沃柑等柑橘类水果则依托“田东果蔬”区域品牌,年销售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撑——这些“小水果”正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大能量”。

勇创新,守好“糖罐子”

除了粮食与水果,蔗糖产业也是田东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中国糖料蔗主产区”核心示范基地,该县紧抓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老蔗区生产机制创新试点的契机,通过机制、资金、产业链的多重创新,推动蔗糖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2024年,该县发放良种良法补贴1568万元,直接惠及1.2万户蔗农。2024-2025年榨季,全县进厂原料蔗达59.7万吨,同比增长4.7%,农民蔗款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5.9%,两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其中良种覆盖率达92%,机械化种植率提升至35%,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金融领域则创新推出“甘蔗贷”产品,通过“企业担保+政府贴息”模式,累计为蔗农发放贷款1.2亿元。

在产业链延伸上,田东县探索出“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模式。田东村投集团与南华糖业合作开发“5+N”产业链,将蔗渣用于生物质发电和造纸,糖蜜用于生产酒精和酵母,滤泥制成有机肥反哺蔗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率超95%,预计年增产值2.3亿元,形成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多赢局面。

抓特色,拎稳“菜篮子”

作为全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该县立足自身自然禀赋,在粮食、水果、蔗糖之外,进一步聚焦特色蔬菜产业,以“特色种植+科技赋能+品牌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持续夯实“菜篮子”工程根基,让特色蔬菜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支柱。2024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33.83万亩,产量68.02万吨,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为持续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该县创新构建“5+2+1”涉农全产业链体系,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有效推动番茄、辣椒、黄瓜、南瓜、大葱、菜心菜、生姜等特色蔬菜产业,从过去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跨越,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目前小白菜、辣椒等6个品种已获得大湾区市场准入资格,“天成禾鲜”牌蔬菜更入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菜篮子”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8月,田东县蔬菜种植面积约22.01万亩,产量预计44.38万吨,产值预计达14.2亿元。从智能大棚到标准化基地,从“圳品”认证到全链溯源,田东县正以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将“菜篮子”一步步打造成推动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稳“两业”,鼓起“钱袋子”

无论是“粮袋子”“果盘子”,还是“糖罐子”“菜篮子”,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该县以“产业聚能、就业扩容、增收提质”为主线,构建“一区三园”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保障“两业”协同发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实支撑。今年1-6月,田东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全县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技能培训则成为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增收的关键抓手。田东县围绕新能源、绿色化工等主导产业,建立起“需求调研—精准培训—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培训机制,确保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26期,累计培训1180人次,所有参训人员均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409名脱贫劳动力(含监测户)成功掌握实用技能,为他们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抓牢“粮袋子”保障基本民生,到端牢“果盘子”、守好“糖罐子”、拎稳“菜篮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最终到鼓起“钱袋子”实现农民增收,田东县以“五子登科”战略为统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周月珍、周章师、李世虎)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