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的阳光洒在广西龙州边境的山坡上,一串串沉甸甸的坚果挂满枝头。在彬桥乡安镇村种植基地,县农业农村局、坚果办农技专家穿行林间,仔细核验参评2025年坚果“优秀种植示范户”的种植情况,只有达到“连片种植总面积不低于20亩,坏果率在5%以下”等标准,才能在评选中脱
9月的阳光洒在广西龙州边境的山坡上,一串串沉甸甸的坚果挂满枝头。在彬桥乡安镇村种植基地,县农业农村局、坚果办农技专家穿行林间,仔细核验参评2025年坚果“优秀种植示范户”的种植情况,只有达到“连片种植总面积不低于20亩,坏果率在5%以下”等标准,才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并获得2000元奖励。
广西龙州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属边远落后地区,农民长期以种植糖料蔗为主,农业结构单一,年均收入不高。让边境群众过上好日子,始终是党委、政府的最大心愿。面对发展困境,龙州县反复调研、多次论证,立足毗邻越南、山林地多、气候适宜的优势,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坚果产业之路。
坚果在龙州落地生根,带领农户走出脱贫攻坚主战场,奔向乡村振兴最前沿。2025年来,龙州坚果种植面积达16.5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1.44万亩,挂果面积位居全区第一,预计总产量4.72万吨,加工产值达5亿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约1.68万元,坚果产业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
党员示范与技术帮教强共振
坚果种植周期长,管护要求高,刚开始推广种植时,很多农户持观望态度。“前期没少碰钉子。”龙州县坚果办负责人回忆。尽管已通过入户动员、发放传单等方式宣传,也都从资金、技术方面为农户兜底,但大多数农户还是担心赚不到钱。
在坚果种植推进不力的情况下,龙州县将目标转向村“两委”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鼓励其扛起责任、做好示范,成为坚果种植“第一梯队”。同时,给予产业奖补、种苗补贴、小额信贷等政策扶持,在育苗、施肥、剪枝、授粉等关键环节,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授课。
当第一批坚果产生效益时,很多农户看到希望,纷纷将种植速生桉、马尾松的坡地改种坚果,有的重新开垦撂荒地块种植,并同步发展林下经济,套种中药材、养殖肉鸡等,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一人带一户,一户带全屯”“一户四亩百株”种植模式逐步形成。
为更好地指导农户,龙州县整合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坚果办以及广西南亚所等技术力量,组建“红色专家服务队”,分片包联各村,开展技能培训。组织科技特派员、农艺师拍摄“爱坚果开讲啦”“坚果微课堂”等教学视频,通过微信群、公众号传播,“线上+线下”定期推送坚果管护要点,实现技术传授零距离。根据蓟马、蝽蟓及速衰病等地域常见病害,组织专家研发绿色防控技术,大幅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坏果率从2022年的10%降到2025年的5%以下,品质走在全国前列。
链条延伸与品牌打造深融合
为了拓宽坚果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龙州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工信、投促、农业等部门外出招商,以区位、政策、劳力优势为突破口,成功引入松鼠富民食品(龙州)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坚果加工企业。
“我们公司日处理青皮坚果达120吨,加工产值约30万元,货源都是从附近种植户收购。”龙州县大德亚内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道。在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隆隆响个不停,一批批绿皮坚果经过脱皮、烘干、炒熟、封装,成为美味零食。企业与农户达成“订单”合作,既解决了销售问题,又吸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
为确保企业“引得进、稳得住”,龙州县建立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在用地审批、厂房建设、融资担保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由广西南亚所下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就虫果检测技术、设备升级、废料利用等提出优化建议。在一道道工序下,坚果变身为坚果油、即食干果等一系列产品,身价至少涨了一倍。
龙州县将坚果产业嵌入农文旅融合发展赛道,连续举办6届“坚果文化节”及“坚果王”评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知名企业、专家、游客5万人次。在“二月二”春龙节、三月三等重要日子及区市农副产品展销会,强力推介坚果产品。借助粤桂协作消费帮扶,坚果搭上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快车道”,龙州坚果的品牌旗号越发响亮。
人才攻坚与科技赋能双驱动
近日,“澳洲坚果副产物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通过验收,这预示着经过降解后的坚果青皮有望成为有机肥原料。近年来,聚焦澳洲坚果品种不良、单产不高、加工后端废物难处理等问题,广西南亚所积极组建“课题研究团队”,22名专家就澳洲坚果发展瓶颈齐力攻坚。
为弥补科研能力短板,广西南亚所不断加强与区内外农业发展中心、农业科学院及坚果领先企业合作。不仅邀请知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与技术交流,还组织团队赴云南、四川等地调研学习,深入借鉴其在品种选育、精深加工与市场运营方面的成熟经验。
“桂热1号果实大小均匀、呈串、产量高。龙边9号出仁率高,集合了早花、高产、矮干、自花授粉等优异特性,这2种新品种受到农户青睐。”广西南亚所科研团队表示。
除了品种培育,团队还研发出澳洲坚果花果精准调控、根系快速诱导、绿色植保等新技术3项,解决种子萌发率低、座果率低、病虫果率高等实际问题。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真正让农户受益,广西南亚所研究员主动深入种植基地,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2025年来,新建立示范展示基地1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项,开展培训21余场,服务人次919余人,内容涉及防寒冻、灾后恢复、病虫害防控、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副产物加工等方面。(彭秀娟)
来源:金台资讯